- +1
铭记|八一南昌起义中鲜为人知的昭通人


罗占云是中国革命进程的直接参加者。他1910年出生在大关县天星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4岁开始戎马征程,参加过北伐,1926年11月进驻江西南昌, 被选派到朱德创办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学习深造,参加南昌起义。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形势急剧变化,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按计划,罗占云所属的叶挺独立团扩编的第25师的任务是,如遇敌人追击,坚决抵抗掩护主力展开。经过周密部署,25师3个团的辎重部队从马回岭火车站乘火车赶赴南昌,73团、75团3个营、74团重机枪连也以演习为名,同时向德安进发,时任73团7连排长的罗占云随部队一起行动,8月2日与南昌城内的起义部队汇合,起义计划全部实现。

罗占云经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和艰苦坏境的冶炼,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先后任红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团长, 参加了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陕北第一战区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 他历任新四军特务营营长、团长、津浦路东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淮南军区独立旅旅长、淮北军区副司令员。他曾对爱人邓宇蓝说:“我这辈子是开荒的,能为两淮人民的最后解放再出点力,就是牺牲了,我也是高兴的。”1948年4日25日,罗占云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淮北,年仅38岁。弥留之际,他用微弱的声音低呼“共产党万岁!”
“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公理、正义,死而无憾!”这是参加南昌起义后被俘的钟德禹在牺牲前的铁骨诤言。

钟德禹,1891农历3月3日出生在彝良县角奎镇。1915年到昆明加入滇军, 1916年在朱德直接领导下参加讨袁护国运动,1926年在国民革命军第3军朱培德部任营长参加北伐,9月占领南昌,朱培德出任江西省主席和第5路军总司令,朱德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和第3军军官教导团团长, 钟德禹在南昌市公安局第5处任上校处长,管有五六百人抢。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联合讨伐,中共前敌委员会和军事参谋团先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起义军全部撤出南昌。朱德被委任为先遣司令,率领第9军教导团为起义军南下开路,一路上他们进行革命宣传,为主力部队筹办粮草,安排宿营,途中多次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当起义部队行至江西重镇抚州临川县时,因伤情恶化掉队的钟德禹被敌人抓捕关押,罗炳辉等人出面保释均未成功。敌人对钟德禹进行严刑拷打,逼其反省投降,他坚定地说:“共产党领导起义是正义之举,我既然参加了,就无反悔投降之理,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公理、正义,死而无憾!”敌人遂将他杀害,牺牲时年仅37岁。钟德禹牺牲后,他的同乡好友罗炳辉,将他的遗体就地安葬于临川。

朱德曾不止一次说过:“我这一辈子遇到最慷慨无私的援助,就是范石生这一次。否则,很难说能剩下几个人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这句话的背后,还包含了他的属下师长曾曰唯。
曾曰唯,1889年4月4日出生在永善县务基乡,参加过护国战争,积极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曾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5师师长、第4集团军第16军47师师长等职。
朱德率领南昌起义改编的第9军遭到敌人残酷围剿后,伤亡损失严重,在缺衣少药,给养奇缺时,朱德从报纸上意外看到国民革命军第16军已从广东韶关移房到湖南郴州、汝城一带,便给军长、昔日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班同学范石生写信,希望同他们合作。

在讲武堂时,朱德与范石生就“结为金兰”,如同兄弟,得很回应后,朱德亲赴汝城,和范石生派来的代表47师师长曾曰唯谈判,曾曰唯也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对朱德信仰、为人甚为了解。朱德首先提出合作三条件:“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党什么时候调我们走,我们就什么时候走;给我们的物资补充,完全由我们支配;我们的内部组织和训练工作等,完全照我们的决定办,不得进行干涉。”在曾曰唯的斡旋努力下,最后达成协议,朱德起义军改用16军47师140团番号,朱德化名王楷,任47师副师长兼140团团长,并按一个团的编制,先发了一个月的薪饷,补充了弹药装备。

1928年初,蒋介石得知朱德隐蔽在范石生部队里,立即下密令解除起义军武装,逮捕朱德。范石生、曾曰唯不忘旧谊,秘密通知朱德率部离开,这才有了后来的井冈山朱毛会师。
曾曰唯身为师长,具体执行支持、庇护朱德,为朱德率领的起义军在47师休整、充实、安全转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昌起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胜利,也是党的统一战线的胜利。正是中国共产党善于和正确运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才成功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尤其是朱德主动利用滇军中的各种关系和有利因素,积极开展对滇军将领的统战工作,从而推动起义顺利进行,并使起义部队一次次走出险境,在艰难中不断前行,最终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建军90年历史充分证明:人民的军队不愧是听党指挥的英雄军队,不愧是忠心报国的英雄军队,不愧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英雄军队。(作 者/中共昭通市委党史研究室 翟昭明 部分图片来自杨峥及网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