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剧版《镇魂街》:不燃也不爆
功夫片创作的一个定律是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结束。开场就打,是为了告诉观众没有走错放映厅;结尾通常是一场恶战,尽最大可能满足类型片观众的心理需求。
打斗场面是功夫片中最大的亮点,用网络流行话语描述优秀的战斗场面就是“易燃易爆炸”,功夫片的第二大亮点是情,可以是对抗过程中敌我两方的惺惺相惜,也可以是共同抗敌过程中产生的革命友情(以及友情升华后的爱情),更可能是为某种更高层次精神需求而产生的热情。
只是一味无情地战斗,很容易变成单纯的暴力冲击,缺乏回味;一味言情而无战斗,影视作品的题材会整个从功夫片变成言情片;二者缺一不可。
情绪高涨地战斗,才会达成漫改剧预期中“燃”的效果,如果打得无情,情感单薄,整个剧也会跟着变得寡淡无味,就像网剧《镇魂街》的前四分之一。

前有漫画为故事坐镇,后有动画打下的群众基础,又正值暑假期间,网络剧版本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是想要成功不是只想着如何顺应时事就可以的,作品本身也要过得去才行。

作为一部主打“燃”和“热血”的影视作品,《镇魂街》和功夫片的内在是存在一致性的。动画尚且懂得在第一集就抓住了功夫片叙事的要素,开场不久便呈现战斗场景,点明作品特质。真人出演的网络剧,反而含蓄起来,大卖关子。

一个毛头小子自称“老子”是要有足够的气场才能让人产生画面感的,气场不足,很容易助长一个街头小混混一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嚣张气焰,难以成就一个英雄形象。
曹焱兵是个年轻人,没有颇具历史感的铠甲武将在背后撑场面,几乎沦落成为在街头斗殴的少年。


以“黑尔坎普”一角为例,守护灵是地狱的三头守门犬赛伯洛斯。网剧基本保留了这个角色整体命运的走向,安排他打倒赤炼街镇魂将左铳,后被女主角夏铃的守护灵李轩辕打倒。
但是,这个叫着西洋风格名字,有着酷似《蝙蝠侠》中反派“小丑”类似妆容的角色,守护灵却是日本战国时代萨摩藩大名“鬼石曼子”岛津义弘。
确切地说,网剧《镇魂街》站在男主角及其小伙伴对立面的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庞大组织,乍一看一股东洋风味,再一看又宛若走进北京市丰台区世界公园。
组织中的女忍者服部半藏,号称是日本战国末期伊贺流忍者服部半藏的后人,穿戴打扮又有一种来自《刺客信条》的似曾相识感,而从世界公园日本馆里走出来的四不像和风组织女头目,官方角色名是——“紫薇”。


这些对亚文化场景的肆意借用可以被理解为想象力不足的结果,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背书,当所有元素都有出处,就会呈现出一种卖弄文化背景的惺惺作态。而对这些文化元素毫无体系的混用,除了制造混乱,并不具备任何提升视觉感受的潜质。
在这个混乱的文化符号森林中,曹焱兵的小院子守在这条地价看上去很贵的商业街上,独门独栋,超然世外,或许世俗但绝不市井。
市井是要靠人际关系撑起来的,曹焱兵负责战斗,只和罗刹街上的恶人打,不打交道。曹家小院里的那些闹哄哄的情节设置,试图让曹焱兵、曹玄亮兄弟两个更有人情味,奈何拜打交道的“蠢妞儿”所赐,人情味变了味儿,显得傻兮兮的。


既想要一个有成长的女性角色,能在战斗过程中变得勇敢坚强,又想要这个女性角色具备这个可爱的特质,最终的结果就是交出一个“蠢妞儿”。这大概是国内直男作者普遍难以克服的问题,即便没有不幸落入“蠢妞儿”这个窠臼,稍不留神也会矫枉过正地奔向另一个极端——对万物生灵都没什么性趣的白莲花。
夏铃这种除了在战斗场面中拖后腿的女性角色,观众真是再熟悉不过了。除了拖后腿,这个角色在故事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腹诽男主角,对男主角拳打脚踢——这些被归为“喜剧场景”的场景本身并不好笑,塑造角色的作用还是有的,证明战斗力一级棒的“火将军”曹焱兵不和女人一般见识,痞子模样,君子肚量。

前六集中,剧集只有一半的重量级人物上线了,网剧慢条斯理地交代着这些角色的性格特征,过往恩怨,但又想设置悬念,保持剧情的吸引力,为后续发展埋下伏笔。
怎奈设悬念的方式用得不大妥当,设悬念其实是在充分交代过去的基础上令观众对未来的故事心生疑问,而不是藏着掖着不说,让人物处于云雾中,令观众在头脑中大打问号。
而按照当下网剧的惯例,《镇魂街》不会止步于二十四集,随着故事线不断延展,人物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没有打实的基地很可能会在后面的叙事过程中被略过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