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中国创造”之路上,这家公司值得借鉴
当下正值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所有企业都喊出口号,要做“创新型、知识型”的公司,要将“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但真正的“知识型公司”究竟是怎样的,又有几个人有过直观体验?
在一家比许多中国企业还要年轻的美国公司身上,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例子。这家公司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高通公司(Qualcomm),它成立于1985年,比中国的联想、海尔还要晚一年。公司创办之初只有7个人,都是科学家和大学教授。他们将公司定名为QUALCOMM(高通),意思就是要提供高质量的通信(Quality Communications),经过30多年的努力,如今高通公司已经成为移动通信领域举足轻重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英特尔代表了PC时代,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就当属于高通。
创始人刷信用卡发工资,发明数量决定员工级别
高通内部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那就是在公司的初期研发过程中,公司创始人艾文·雅各布博士甚至刷自己的信用卡为工程师支付薪水,而公司销售收入一旦进账,便投入到技术的研发中。从一开始,高通就注定成为一家以研发为导向的公司,而任何一个经营过此类公司的人都会明白,这么做的风险有多大。
“创新发明的过程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高通公司法律及政府事务全球高级副总裁赵斌坦言。硅谷曾经发布过一份专门的商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75%以上的研发投资是失败的,不能取得商业上的收益。试错、改错都需要巨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若没有公司对于研究发明高度的宽容和长期的支持,是不可能持续进行下去的。高通也经历过那样的“艰难时期”:研发费用巨大,却无法迅速转换为利润收入。但高通的氛围让员工知道,公司鼓励自己不断去尝试、探索甚至犯错,自己的错误会被容忍,自己有时间和资金不断去尝试,改进自己的想法。
高通这种宽容和坚持最终收获巨大。今天,如果你走进位于圣地亚哥的高通总部,迎面就是一面偌大的智慧墙(也称专利墙),墙上展示着一千多项专利,而这仅仅是高通专利数量的不到百分之一。
对技术的重视,已经渗透进每一位高通员工的血液。高通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总部员工门禁卡上会有一个标识,叫做“发明者徽标(Inventor logo)”。这种徽标分为四个不同层级:
其中,“知识产权贡献者(IP Contributor)”说明这个员工至少申请了一项专利,但是还没获得批准;“发明者(Inventor)”代表该员工至少已经为公司贡献了一项专利;“知识产权导师(IP Mentor)”表示员工不仅自己有专利,还帮同事取得了专利;而最高级别的“发明大师(Master Inventor)”则说明该员工在某个细分领域已经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贡献者。高通的员工们如果获得了这些认证,往往比职务上的提升更被人看重。
知识产权有多贵?看看高通的研发成本
如今的高通公司有两大核心业务,一是芯片研发和制造,二是技术许可业务。普通消费者有些可能对高通的手机处理器芯片业务很熟悉,但对于技术许可业务可能就有点陌生了。
事实上,高通的技术许可业务本质是“发明-分享-协作”的模式。也就是高通投入大量研发成本进行技术创新,再以专利许可的形式,将积累的核心专利技术与产业从业者进行分享,随后通过协作和规模化让众多先进技术普惠整个产业、市场及消费者,加速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如今,我们所用的智能手机,处处离不开高通发明的核心基础技术。高通通过为相关厂商提供技术许可,使进入智能手机行业的门槛大大降低,助力中国手机企业异军突起。凭借具有差异化和竞争力的产品,这些企业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扩大他们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也只有当这些企业获得市场的成功后,技术才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高通才能得到回报。高通开放的商业模式能够对基础性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形成可持续良性的循环,这也是其作为一家“技术性公司”所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
最近高通的一场诉讼拉锯战,将高通的技术许可业务再一次推向了风口浪尖。简单而言,高通被认为收费过高过广,而高通则认为技术许可收费是必要且合理的。对此,《福布斯》杂志撰文评论:“在当今这个充斥着免费服务和开源软件的高科技社会中,人们很容易忘记保护知识产权(IP)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各项新技术开发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知识产权不仅能保护那些持有专利的企业的利益,它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带动高新科技行业的就业增长。另外,保护知识产权更能促进竞争,激励创新,并鼓励企业将资源投入于解决世界上最严峻难题的挑战。”
事实上,作为持续投入研发的“知识型公司”,高通公司最大的资产,就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从公司门口的智慧墙上得窥一二的各项发明专利。这些发明看似只有几行短短的名字和代码,但实际上所需要的成本投入却是异常高昂的。如今,高通在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已超过460亿美金,且逐年递增,每年的研发投入占税前营收的20%以上。对于标准必要专利而言,由于其技术方案往往更为复杂,且涉及标准化活动的大量额外投入,成本则更为高昂。
如果这么高的前期研发投入所得到的发明成果,后续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那么世界上还有几家公司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基础技术的研发?正因为如此,高通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推广。
知识产权不仅帮助高通,也助力行业不断向前
赵斌有句话,很好地说明了高通知识产权业务的核心:“研发不是为了把专利技术束之高阁,也不是在墙上挂着好看,是要应用在生活的各种场景里。”
高通也曾经在早期做过手机产品,但后来,他们选择了放弃手机业务,而采用技术许可方式将技术和专利分享给其他手机厂商,共同推进行业发展。高通在中国的模式也是如此,赵斌强调:“我们不和中国手机厂商竞争,相反,我们把最好的技术分享给这些合作伙伴使用,丰富合作伙伴的产品线。”
事实上,中国手机品牌这些年的突飞猛进,也确实少不了高通的功劳。
“对比多年前,强大的国际品牌独占中国市场;再到现在,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高歌猛进,我们很荣幸参与并见证这一逆转。”赵斌说,美国知名半导体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统计了2016年手机厂商出货量全球前12强,其中有8家是中国企业;而在2016年七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榜单上,前10名中也大多是手机企业。中兴、华为等公司不仅在亚太、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取得主导份额,更与多家全球领先运营商签订合作协议,使中国厂商制造、使用高通技术的手机和系统设备扬帆驶进发达国家市场。
而在这些“无形”的技术许可合作之外,高通也在中国做了许多“有形”的投资,其中包括上海测试中心、深圳创新中心,以及落户贵州的高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和合资企业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2014年7月,中芯国际与高通宣布在28纳米工艺制程和晶圆制造服务方面达成紧密合作;同年12月,中芯国际成功制造出28纳米高通骁龙410处理器。这些都是高通和中国企业的紧密合作范例。2016年10月20日,高通深圳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创新中心建有世界顶级的实验室,配备了最先进的测试设备,可以针对移动终端的电磁干扰提供精确测试和快速诊断。目前这一尖端设备全球只有两台,一台在圣迭亚哥总部,一台就在深圳。
2016年11月成立的上海测试中心则是高通加快在半导体芯片测试方面的尝试。“我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也得到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未来它将对整个中国市场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赵斌举例说,前些年,高通与中芯国际合作,助力其加快具备生产高端28纳米制程芯片的能力。近年来,中芯国际的产量越来越大,上海的测试中心可以在本地对芯片产品进行测试方面的支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运输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半导体芯片本地化和产品生产方面的效率。
2016年11月8日,高通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正式开业,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辛翎、上海外高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宏及上海市自贸区相关部门领导,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陈若文博士,以及安靠公司董事会执行副主席John Ki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eve Kelley等为新公司剪彩。在“中国创造”之路上,技术专利的申请、保护和利用无疑是最核心的环节。作为受益于此的高通公司,为所有中国企业做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未来的世界,将越来越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改变命运”这些熟悉的口号,这不仅是对个人,对企业和社会更是如此。良好的创新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是一个国家将工业从“制造”升级为“创造”的“标配”,而如何共同去建立这样一个体系,将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的问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