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浏览儿童色情图片都不可以,看看被恋童癖毁掉的人生

戴桃疆
2017-08-14 16:42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犯罪题材英剧总是和英国的天气一样,阴郁,空气是潮湿的,时有时无的风也并不清爽,如果剧中人正过着平静又平凡的生活,观众看室外的天空就可以判断出,这家伙准摊不上好事情。

《身处黑暗》(In the Dark)甚至从剧名就透露着没一件好事儿的气息。

《身处黑暗》海报。

BBC一台今年7月播出的这档四集迷你剧,改编自犯罪题材小说家马克·比灵汉姆的同名小说。这本书并不是马克最好的作品,主要是因为主题有点乱,线索太多。

开篇交代人物之后,小说将着力点放在了曼彻斯特的黑社会问题上,从街头无组织小混混、到低调的地下之王,再到负责打击黑社会势力的警方,多角度勾勒出英国黑社会文化一景。

着力点是黑帮,发力点却是与曼彻斯特黑社会地下之王有六年交情的警察之死。

该剧改编自马克·比灵汉姆的同名小说。

而电视剧中的女主人公就是这个倒霉警察的女友,同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海伦。

海伦挺着大肚子独自追查男友的死因,她是一个传统的英国女人,深谙二战时期英国的那句口号“保持冷静,继续前进”(keep calm and carry on),逝者已逝,留下一烂摊子事儿还没做完,生者还要继续前行。

海伦外貌普通、没有敏捷的身手,她像日剧里常说的那样,是一个“漏洞百出”的人。

要说女主角有什么特长,大概要数“毁掉自己的生活”,连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都搞不清。

不要先发制人地指责海伦作死,毕竟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乐意活着。

侦破家乡儿童绑架案后,海伦过去的伤疤被揭开,她十三岁时曾被镇上的议员性侵犯过。

这位议员是个恋童癖,家庭美满,事业有成。

议员知道海伦的父亲是个同性恋,海伦的母亲去世后,议员以对外公开父亲同性恋身份相要挟,迫使海伦对性侵犯和猥亵行为缄口不言,同时朝海伦周围的小伙伴下手。

风气逐渐好转之后,海伦的父亲结交了同性伴侣并通过政府进行了民事伴侣登记,当年性侵海伦的议员还成为这场同性婚姻的见证者。

海伦以自己的方式保护了父亲和周围的小伙伴,但谁来保护她?这个女人外在强势而强硬,内在完全崩坏。

童年的伤痛并不都像摔倒后拍干净屁股上的灰尘就能爬起来继续前行,不是的,童年遭受的性侵害堪比一跤摔成了终身残疾,即便肉体的伤痛已经消失,但心灵的创伤可能成为终身的噩梦。

心思越重、越是早慧的孩子受到的伤害越大,许多人走向了绝路,就像林肯公园的主唱;而活下去的人,必须使自己“强硬”起来才能面对这个世界,比如7岁遭遇性侵的拳击手泰森。

海伦自陈不习惯快乐的生活,当下的快乐会反衬过去的痛苦,会让过去的痛苦变得更加容易被感知,从而加深对自己的伤害,生活清一色苦味,反而尝不出哪段更难熬一些。

恋童癖毁掉了海伦,恋童癖为英国电视剧贡献了一个作死的女主角,恋童癖是女主角人生所有危机的罪魁祸首。

恋童癖,即那些以十四岁以下儿童为爱欲对象的人,是少有的无可争议的犯罪行为。

爱欲是人类痛苦的原产地之一,作为内在需求的欲望无法与外在供给达成一致时,痛苦便会产生。如果将痛苦视为一种问题,那么爱欲作为问题的源头本身是亟待解决的,禁欲当然不是办法。

欧洲中世纪阿奎那掀起的荒谬的宗教式禁欲、中国程朱理学之后对欲望的回避,禁欲本身带来的问题并不比欲望本身要少。欲望需要寻求一条合理的解决路径,这条路径能不能行得通,起码在法治国家里应该由法律说了算。

法理学上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叫“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划定的是一个存在争议的区间,道德标准定得高一点,一种行为就是错的;道德标准定得宽松一点,一种行为做一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性癖好作为社会禁忌的一部分,因为存在太多不可言说,太多“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成分,界定行为的标准总是暧昧的,虐恋、恋足可能是道德家评论的部分,但恋童癖绝对属于法律管辖的领域。

和其他性癖好不同,恋童癖欲望发泄的对象(儿童)对性本身缺乏足够的认知,没有足够的能力对行为进行同意和回绝,甚至都不是法律意义上性自主权的权利主体,对于儿童进行实质性的性侵犯、猥亵行为,侵犯的其实是人权这一最基本的权利。

即便恋童癖没有真正对儿童伸出魔爪,也并不代表他们就可以被进行合理化。

假设恋童癖通过视觉刺激(图片、视频)泄欲,则必然滋生视觉刺激供应方的产业链。这些图片中的孩子、视频中的孩子,其人权问题更加难以得到保障。

在东南亚地区,大量贫困家庭的儿童成为恋童癖视频中的主角,在这些视频中,男童女童尚未发育的性器官完全暴露在摄像头前面,这些孩子不知道谁在网络的另一头看着他们,而他们的父母则依靠这个赚微不足道的钱。

远方的孩子刺激恋童癖的欲望,周围的孩子则有可能成为恋童癖欲望发泄的对象。

剧中性侵女主角海伦的恋童癖议员是女主角父亲的朋友,这也正是恋童癖最可怕的地方,儿童遭遇的性侵犯大多是熟人作案,防不胜防。

社会变得糟糕,其中一个征兆正是人们开始对纯道德问题变得吹毛求疵,但对真正的犯罪却无比宽容。

除了近乎完美地展示一个被恋童癖毁掉的人,《身处黑暗》作为一部电视剧存在很多问题。完全依赖玛安娜·布灵饰演的海伦为线索人物串联故事,海伦过去的故事和曼彻斯特黑社会故事缺乏衔接,两部分完全是割裂的,案件侦破呈现出灵光一现的突兀感。

结束了女主角童年创伤的背景交代,剧集陷入了英剧惯有的沉郁中,人物沉浸在各自的困境中,危机四伏,但所有陷入冲突的角色纷纷选择隐忍不发。

身处黑暗时,往往对变得对光明更加敏感,然而多数人都习惯在黑暗中哭喊并自我陶醉。

女主角被恋童癖毁掉之后,没能修复自己,却也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在黑暗中独行,成了《身处黑暗》全部的意义。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