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喜迎十九大|主流媒体齐唱诸暨好声音
近日,全市对外宣传工作紧紧围绕“迎接十九大”这条主线,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振奋精气神,积极在上级主流媒体发声,为奋力谱写两个“高水平”的诸暨篇章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氛围。
1
9月8日,新华社通稿刊发
《诸暨:“一卡通”实现政务服务纸质证明“零携带”》
▼


诸暨:“一卡通”实现政务服务纸质证明“零携带”
记者 黄筱
共享单车、共享雨伞、中央厨房......一个平台加N个信息点组成的“1+N”网格,老百姓感受到共享的便利。在浙江诸暨,“共享”也渗入政务服务领域,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被打破,百姓办事凭着一张社保卡就能实现纸质证明“零携带”。
据了解,诸暨的社会保障卡有“一卡多用”、“全国通用”等特点,与身份证相比具有更强大的功能性,在金融账户、社保结算、公共服务等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
诸暨市人力社保局推出的“民生事·一卡通”系统工程,通过多点信息共享,把民生事项集中在一张社会保障卡上。这一举措仅在今年的秋季新生入学资格审核中,就为教育部门的参保证明数据自动核验提供网上信息比对近5万余条。
“民生事·一卡通”启动之初,从群众最关心和办理量最大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登记2项事项入手,针对残疾人、低保等享有政府优抚政策的特殊群体,人社、民政、残联等多个部门横向对接,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救助证”、“低保边缘救助证”、“残疾人证”等资料数据一键导入社保业务系统,实现办事群众纸质证明“零携带”。
诸暨市人力社保局局长杨永水介绍,截至目前,诸暨市人社局先后公布了37个主项、123个子项的“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在此基础上,推出15个主项、69个子项的“民生事·一卡通”事项清单,精简办事材料22项,优化办事流程16项,群众办事纸质资料递交减少近40%,办事人员手动输入信息减少近50%,办事效率提高三成以上。
而针对群众关心的信息安全问题,在卡片介质、系统平台、传输网络等方面均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充分保障居民个人信息和账户资金的安全,使社会保障卡真正成为百姓的放心卡。(完)
2
9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要闻3版刊发图片新闻
《创意“面具”旺销海外》
▼

创意“面具”旺销海外

3
9月8日,光明日报10版综合新闻刊发
《浙江诸暨新桔城村:“小镇巧妇”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

浙江诸暨新桔城村:
“小镇巧妇”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作者:洪旭朝
一排排古朴的路灯点缀在粉刷一新的村舍之间,整洁的水泥路旁有序地摆放着垃圾桶……走进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新桔城村,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一个个充满创意的美丽庭院。今年5月以来,该镇从庭院建设和家风建设两方面入手,在11个行政村开展“寻找最美小镇巧妇”活动,迄今已选出111位“小镇巧妇”。
“小镇巧妇”房志英家的院落,充满创意。用旧衣服、木料和稻草做成的稻草人被绑在树上,行使着“家庭管家”的责任;从山上捡来的枯树桩,配上鸡冠花、兰花,点缀着庭院;废旧轮胎被涂上颜色、装上铁链,成了孩子玩耍的秋千。30多岁的房志英从事服装生意,平时喜爱设计。她把家里陈旧的咸菜罐、生锈的铁笼、断把的水壶等都改造成了趣味小景观。
在“小镇巧妇”何卫星家的庭院里,绿油油的金钱草铺满一地。10多年前,公公得了胆结石。何卫星四处寻觅挖掘金钱草,给公公煎成汤服用。后来,何卫星便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了金钱草。
据悉,山下湖镇“寻找最美小镇巧妇”的评选活动还将增加“邻里和”内容,“庭院美、家风好、邻里和”带动了村庄美、村风美。这一评选活动引导了村民努力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4
9月11日,浙江日报头版、四版分别刊发
《“枫桥经验” 历久弥新》
《枫桥经验 花开诸暨》
▼


9月11日,钱江晚报以头版大标题+2个整版报道的形式刊发
《借力互联网+ “枫桥经验”升级2.0版》
《68岁退休老民警 视频连线开启网上调解》
▼



昨天诸暨发布推送的头条:
今天,“枫桥经验”受媒体广泛关注!除了《浙江日报》头版,还有……
受到了澎湃问政的关注
《浙江“枫桥经验”不断升级:毛泽东曾批示,民生事件实时办理》
▼

9月10日,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
“八八战略新征程”栏目单条播出
《诸暨——标本兼治 打造“清廉诸暨”》
▼

9月7日,浙江之声《浙江新闻联播》单条播出
《诸暨市人社局推出“民生事•一卡通”系统工程》
9
9月12日,
大唐镇镇长王其军及浙江和茂盛袜业董事长陈仁勇
做客浙江之声《飞扬访谈》,
为全省人民介绍“国际袜都”里的特色小镇,
并通过全媒体进行视频直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