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保护企业家精神,打破“玻璃门”

2017-09-26 18:06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更好发挥企业家遵纪守法、恪尽责任的示范作用”。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

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价值,这是对企业家地位的正视,更是突破。

回望近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市场活力的持续激发,还是社会财富的积累、就业岗位的创造、经济社会的强劲发展,乃至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无不与企业家群体息息相关。

《意见》所言及的企业家,涵纳国有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家,尤其关注民营企业。此前习近平总书记曾数次表态,从非公有制经济的“三个没有变”,到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坦言政策执行中“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大量存在,到直面民营企业家遭遇“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民营企业的健康存续与良性发展,始终为中央所高度关心。

当前,企业家究竟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担心什么?《意见》用“三个营造”“三个弘扬”“三个加强”的权威表述,为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比如,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创新权益和自主经营权。再比如,强调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希望这些规定“贴地而行”,不仅种种“XX门”被推掉,企业家也能在“坚定企业家信心,稳定企业家预期”中,更有获得感和安全感。

同时,《意见》也提到“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家成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模范”。对于企业家来说,守住边界,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才能行稳致远。这也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时代呼唤企业家精神,培植企业家精神,就得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从积极“松绑”到主动“减压”,从全面破除“玻璃门”到职能部门的放权服务,一样都不能少。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