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了不起!金华原来有这么多“国家级”称号!骄傲转走~
国庆将至,小布要和大家聊一聊咱金华拥有的国家级荣誉称号,如果这些荣誉让你感到自豪,请放到你的朋友圈哦~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双拥模范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
中国科学发展十大优秀城市
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中国十佳宜游城市
中国电子商务十强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最安全城市
中国商业地产投资环境最佳城市(区)
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
中国大陆最适宜发展物流城市
中国电子商务创业示范城市
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早在2000年,国家旅游局就授予了金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金华山川秀丽奇绝,国家级风景区双龙洞早已蜚声中外。永康方岩、兰溪六洞山地下长河、浦江仙华山、磐安花溪、百丈潭、大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仙源湖旅游度假区、东阳花都-屏岩、汤溪九峰山等深受游客喜爱。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206/152.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206/153.jpg)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说到金华的历史文化,不得不提婺剧文化、道教文化和婺学文化。
婺剧发源于金华,是金华最古老的戏曲,也是浙江省第二大剧种,因金华历史上素称婺州而得名。她拥有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大声。婺剧在金华这个拥有浓厚艺术文化的城市,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比发源于江苏昆山,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昆曲只晚200年。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206/154.jpg)
金华道教文化起源于赤松山,而赤松山道教文化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游历、隐居、采药或修炼。据明万历《金华府志》载,秦初著名方士安期生,曾于金华赤松山修炼。西汉元帝(公元前48年至前33年)任射声校尉的将军刘仲卿,也曾隐居赤松山。赤松山道教文化的真正创始人,则是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葛洪,在赤松山炼丹,留有葛坞、葛仙溪等遗迹。所著的《神仙传》,记述了黄初平、黄初起在赤松山修炼成真的事迹。至隋唐、两宋赤松山道教文化有了更大发展。唐代杜光庭著《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它列为道教“第三十六洞天”,使赤松山成为名冠江南的道教名山。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206/155.jpg)
婺学,又称“吕学”、“金华学派”,是指南宋中期由吕祖谦开创的一个儒家学派,它是南宋“浙东学派”重要的一支。吕祖谦的家学渊源十分深长,其为学能做到不私一说而兼取其长。他与朱熹、张栻过从甚密,时人以“东南三贤”目之。他又与浙东诸子及江西三陆子(陆九龄、陆九韶、陆九渊)私交也很深,朱熹和陆九渊的“鹅湖之会”,发起者就是吕祖谦(参见本书“吕祖谦”条)。由吕祖谦创建的“婺学”,在当时有相当影响,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齐名并鼎足相抗,全祖望的《宋元学案》中曾说:“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206/156.jpg)
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在2016年6月公布的2016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榜单上,金华再次入选。这是自2006年底初登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榜单以来,金华第9次上榜,成为上榜最多的城市。
宜居城市是对城市适宜居住程度的综合评价,特征是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其评价体系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等7项一级指标、48项二级指标、74项三级指标。
近年来,金华在城市综合发展、城市建设、和谐文明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在加大宜居城市建设力度、打造精品城市方面成效卓著。金华九次登上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榜,可谓是实至名归。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206/157.jpg)
国家双拥模范城市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谋划和推进双拥工作,努力健全组织领导、工作协调、考核保障、军民融合四大机制,着力增强双拥共建工作合力;积极抓好“关爱亲人解放军”慈善救助项目、驻金部队子女就学待遇落实、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等“双十项”活动,着力推进双拥共建创新发展;积极运用“城乡社区+”、“社会机构+”、“医疗单位+”、“社会团体+”和“义工队伍+”的“5+”模式,着力推动双拥优抚政策落实;探索构建集“基层建设、全民教育、窗口展示和宣传”四位于一体的双拥宣传教育体系,着力营造双拥共建的良好氛围。
截至2016年12月,我市已连续五届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城”,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至2015年底,全市九个县(市、区)全部申报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达全城覆盖。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206/158.jpg)
国家卫生城市
2009年2月,全国爱委会就授予了金华“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金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其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宜居城市后,又一深得民心的重大举措。
金华市应该成为国家级卫生城市!说她应该,是因为她是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而干净整洁正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说她应该,是因为金华市山水优美,原有卫生基础较好,这是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说她应该,还因为金华市至今没有重工业的某些难以处理的环境污染,有条件整治出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来。
这几年,垃圾分类的金华模式频频受点赞,不仅“分”出了乡村好环境,“分”出了生态好效益,还“分”出了基层好风气。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206/159.jpg)
中国电子商务十强城市
2016年公布的“电商百佳城市”排行榜,金华列杭州、深圳、广州之后,居全国第四;2016年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最活跃城市50强,金华排名全国第二……在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带来的巨大变革中,金华脱颖而出。一连串生猛的“大数据”足以证明,地域上的三线城市金华已经在电商领域跻身全国一线,并有了打造全国电子商务中心的底气。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206/160.jpg)
中国最安全城市
2017年1月,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在香港发布2016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金华被评为2016中国最安全城市之一,排名位列全国第20位。
登上“2016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的30个城市,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当年无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社会治安良好,投资环境优越,生产事故少发,消费品安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为市民、企业、政府提供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和强有力的信息安全保障。《GN中国最安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在内的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构成。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206/161.jpg)
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提升演进的方向,也是金华新一轮发展的潜力所在。2010年,金华市被评为“中国现代服务业最佳投资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全省排名第四、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三。之后,义乌国际物流中心、义乌国际商贸城、浙中信息产业园、永康五金产业总部中心、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列入了全省首批40个省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金华国际物流园、武义温泉旅游休闲集聚区、东阳木雕竹编文化产业集聚区、磐安中药材产业集聚区等列入了省级备选集聚区。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206/162.jpg)
![](http://image.thepaper.cn/www/image/6/206/163.jpg)
金华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有较好基础,希望整合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品牌,着力培育大企业,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城市。
荣誉有点多
小布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下面是一些相关链接
或许你也感兴趣
↓↓↓
霸气!最新人口吸引力排行榜,金华排名秒杀一众“新一线”城市!是时候为金华来一次彻底的表白了!
因为这3个理由,全国年轻人都爱上了金华!
金华入选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恋上这座城,不需要太多理由……
全国第五、浙江第一!金华又多了一个宜居的理由
(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综合|金华新闻客户端 金华晚报 浙江在线 浙江日报 新浪微博 百度百科等
编辑|卢奕仿 何梦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_next/static/media/pp_report.644295c3.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caixun.cd299678.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104x44_tianzi_white@2x.b88d1296.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rebang.f9ee1ca1.png)
![](/_next/static/media/logo_bjjx.667644a5.png)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