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策展是在窥见未来吗

2022-05-17 18: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梧桐渺 中国画报出版社

什么是策展性?让-保罗·马丁说,策展性是一份馈赠,是我给你的馈赠。它先是给自己的馈赠,然后才是我们之间的馈赠。但是,它不是包裹,那太具体了,它是一种在所有关系建立之前的馈赠!它是一种表达的愿望,在阐释之前,也在展示之前。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艰涩?没关系,接着读下去。《策展哲学》这本书,将展开这个问题,并回答我们的疑惑。

《策展哲学》

[英]让-保罗·马丁编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让-保罗·马丁讲了策展性是什么,他说策展性是一份馈赠,是一个无法获得任何收获的事件,是一种重新的思考的努力,是彼此关注的间距,甚至是测绘,是送别,是拥抱想象之力,是冲破约束规范,它为了创造而选择了破坏,为了建构,而选择了解构……那对你来说,策展性是什么呢?我为何策展?策展要走向何方?

当然,你可以走向任何地方,就像海子时而愿意走向麦田,时而愿意走向东方的水边,你可以为了激越,你也可以为了低吟。茨维塔耶娃说,我动笔写作,是因为我不能不写。我想,对于策展性而言,也是如此,策展就是去发声,策展性,是发声的愿望。

▲异邦项目现场参与者

《策展哲学》这本书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送别、人类行为学、运动、异端、重塑、舞台。通过六个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何为策展性,何为策展哲学。

我觉得,读完这本书,你可以加一个单元,在这里写下你的策展哲学。是的,现在我写下来的,就是属于我的“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策展就是窥见未来

首先,我选择的对象,一定都是旧物,除了还在发生着的呼吸,又有什么不是旧物呢?玛利亚的旧报纸、伦勃朗的画、周杰伦的奶茶、在新街口吃过已经消化的披萨。所有的过去都喂养了我的此刻,也将与此刻一起,沉淀下去,共同喂养我的未来。

这本书里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名叫玛利亚的同事,每天晚上都在看两年前的旧报纸,大家最初都当她是在做一种奇特的消遣,但后来作者发现,这是多么明智的举动,这不是在回顾过去,这是在预见未来。

那种散乱的、无序的阅读,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策展行为,通过这种阅读,她给自己策划了一个不同的现在,一个不同的未来。

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事件,在此刻赋予已逝的历史以新的生命,这使得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日常得以被重塑,过去也得以被重塑,那未来也势必发生变化,未来从何而来呢?未来从过去而来,是的,策划过去,也是在策划未来。

《策展哲学》

[英]让-保罗·马丁编著

定价:98.00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策展吗?任何旧物都可以参与建构当下的知识体系吗?《策展哲学》中收录了这样一篇文章《扩展域》,作者是伊尔·罗格夫,他回答了这个问题。

对于那些理论上可以进入展示空间的艺术品,大部分人都会有疑惑,毕竟,对艺术品的认定千差万别,我也经常会在美术馆发呆,思索到底是我的审美有问题还是策展人的眼光需要被质疑,难道每一次面对形式陌生的当代艺术时,我都要说一句“时代错了”吗?

伊尔·罗格夫说,我们可以将策展性看成是观点形成的舞台,它为知识事件揭幕,而不是举例说明那些知识。也就是说,策展性使得策展本身成为了一个观点性的整体存在,而当代性是策展的基础结构——策展是回应当下问题的路径,策展性是将繁星般的系统、主义、知识、情感与识见整合在一起,融入到当代的实证之中。

我的疑惑暂时的被解答了,我想,下一次我站在展览馆迷茫的时候,我会尽可能的将所有的作品都看作一种整体性的表达、一种别出心裁的回应。

其次,如果我作为策展人,除了有梦想,我还应该具备哪些品质?第二单元就是专门讲策展人的,它的名字叫“人类行为学”,它的开篇是一个寓言(这里不剧透),后面又讲了许多关于策展策略、展览形式、策展空间的事情,它给我的启发主要有三点:

其一,如果我是一个偏爱“批判性策展”的人,我应该学会去突破展览的边界,要学会使用“策展能动性”。

其二,挑战现代规范性空间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其三,策展的“展”也未必要落到实处,落到景观上,它可以超越媒介,通过体验来完成。

当然,我也依然有着自己在发声上的固执:策展外衣可以尽可能的有未来感,但表达的内容,一定要有思想的重量与未来的规划。我也会忍不住问自己,未来是可以规划的吗?未来当然无法被充分的、有效的规划。那为何还要竭尽全力呢?我不晓得你是如何想的,我是为了站在此刻眺望那积极的充满生命力的可能性,关于未来,关于文学艺术,关于人类。

▲从巴勒斯坦到以色列档案展览

第三,策展的场域究竟是什么?它是发声场,是社交场,也是赋权场。

在这个地方,我表达观点,我与人对话,我将问题抛出,我在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你,有些事物存在,有些价值确凿。苏珊·凯利说,问题催生意义。它们为提出问题后的瞬间赋予了意义。因为无论被问者说什么或做什么,这一刻几乎都会被解读为回应。你也可以理解成,抛出问题即为哲学式的质询……哎,好吧,我也承认,策展是政治的一部分。

还有另一种说法,策展即重塑。这其实是假设了所有人有共同认同的价值系统,不过,表达嘛……这样也蛮好的,是一个更容易切入内容的起点。

第四,每一次策展的尝试,都是对未来的一次建构。可以实现策展的空间太多了……美术馆、博物馆、咖啡馆、戏剧、演讲等等,这些都是策展的舞台,甚至一种情境,也可以是它的舞台。

安妮塔·希拉克的《策展语境》也被收录在这本书里,她理解的语境是“移动化、碎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元素的共时组合”,它不仅包括着那些占据总体视觉叙事的内容,还包含着许多不适宜的、不被需要的内容……

事实上,即使不是语境,即使是舞台,被呈现与被表达的作品也一定充满了诸多不和谐的元素。这就好像是一位作者能否控制他的笔触?显然,他不能完全控制。

对于这点,安妮塔·希拉克也看得很清楚,“语境实践并不是为了挖掘语境的深度,使其变得可被理解或可见……语境使什么成为可能?基础、理解、政治参与、对道德要求的责任、知识生产?这是我们试图发现的一部分。策展人不能解决问题,也不是善意的能动者。它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但可能导致共同的语境产生我们能够识别的表达模式。”

▲展览场地及残余的制作

我想,即便是完全不同的策展空间,一个合格的、具备开拓精神与策展性的策展人也能在主体思想表达上做到完整而富于力量。因为沉默的策展与蓬勃的策展性都是朝向未来发声的。

尽管在文章的末尾,我想阐明一下主题,但我还是想感情充沛的跑个题!不管你现在学的是什么专业,将来又要跨到什么专业,有三个人,真的无论如何都逃避不掉,他们出镜率奇高,他们分别是:本雅明、德勒兹、阿甘本。

趁年轻,精力充沛,好好读一下他们的书吧!当然,还有这本《策展哲学》,很好看!入坑不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