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六小龄童: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演员

澎湃新闻记者 沈河西
2017-10-02 16:46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在上海的六小龄童艺术馆见到了六小龄童。他这次来上海,专门为了参加他伯父七龄童先生逝世五十周年暨“章氏猴戏”创立七十周年大会。七龄童是绍剧艺术大师,曾编演《三十六本西游记》,创立“章氏猴戏”,他也曾在彩色戏曲艺术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饰演猪八戒一角。

六小龄童。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唐莹莹拍摄。

说起六小龄童,86版《西游记》是永远绕不过去的话题。都说六小龄童演孙悟空眼睛最灵动,眼珠子转得比一般人都快,但其实他真人说话语速也快得惊人。

以前《西游记》选角是根据人物定位,现在是票房

尽管已经接受过无数次媒体采访聊《西游记》,但一说到《西游记》,六小龄童还是停不下来。这几年,几乎每年都有与《西游记》相关的影视剧上映,六小龄童没少出来骂。

他说,“以前杨洁导演拍《西游记》那时候,是从人物开始找,不是找名人,当时很多名人没有参与,但为什么有的名人参与?因为合适。杨洁导演是从人物定位开始找演员,孙悟空必须找一个戏曲演员,唐僧要找一个电影演员,沙和尚要找话剧演员。现在不是了,谁有票房先找你,让你演唐僧。现在是谁有名,找谁演。那你这个戏的胜算就很难说了。”

六小龄童艺术馆

对于如今流行的找流量明星演孙悟空的做法,六小龄童说他本身不反对商业投资要回报,所以找一个大明星去演,但是孙悟空这个人物尤其不同。“孙悟空的四肢五官、表情都是连着的,差一点都不行。猴戏是自成体系的,是独一的门类,要唱念做打。演孙悟空,猴的动物性,还有神的传奇性,人的社会性,缺一不可。”

六小龄童认为,没有演员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我能演好孙悟空,因为我合适,我演李逵就不行。农民我也演不像,军人我也不行,所以一般我就不去接这些戏。我跟年轻人说,找准自己的位置,把你的强项发挥到极致。”

杨洁导演没有外界说的那么凄惨

86版《西游记》导演杨洁于今年4月去世,她的病逝引发大众的怀念。说到杨洁,六小龄童说,“杨洁导演是我恩师,没有杨洁导演,就没有六小龄童。她对传统文化非常精通,所以她拍出的《西游记》大家这么喜欢。以至于后来很多拍西游的人都不理解,我高科技也比你好,化妆也超越了老版。怎么就老说我们不行。认为初恋的都是最好的。”

但六小龄童向记者澄清,杨洁导演没有外界说的那么凄惨,因为她是中央电视台的职工。“但也没有得到豪车啊别墅啊这些,尽管我认为她完全应该得到。”六小龄童说,《西游记》是目前全球卖得最好的一部电视剧。“前十年就上亿了,但跟我一分钱关系没有。第一部二十五集,就拿了2000块,但是三十年来观众给我的荣誉是钱能衡量的吗?”

六小龄童认为艺术作品第一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然后才是经济效益。他说自己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幸福的演员。“哪个演员到一个地方,敢说这句话:我演的戏你们都看过吗?没有看过的请举手啊。没有出现过举手的情况。我到山区也问啊,山区也有电视了,你没看过,你说实话,不用考虑我的情绪。但有吗?很多人都几遍几遍那么看。这是演员最大的荣幸。你看网上微博下面那个留言,说什么一听到那个‘噔噔噔噔’的片头曲音乐,就想起你。”

猴戏不姓章,属于全世界

1947年底由七龄童自编自导自演猪八戒、六龄童主演的绍剧《西游记》36本连台本戏在上海正式诞生,标志着“章氏猴戏”正式创立,迄今已经七十周年。

关于六小龄童家族的艺名,有许多人搞不清楚,记不住。六小龄童笑笑,解释说:“很简单,六岁学戏,叫六龄童,七岁学戏叫七龄童,这是中国戏曲的一个不成文的习惯。你比如说巴金先生,他孩子从事文学,没有叫小巴金的,小鲁迅、小曹禺也没有,唯有戏曲才有,比如常香玉她孩子接班,叫小香玉。盖叫天他孩子接班,叫小盖叫天。这也是一种家风和传承。我哥哥叫小六龄童,我不能叫小小六龄童,变孙子了,所以把小和六颠倒,叫六小龄童。我去大学,有的大学生说搞不清,记不住,我说很简单,六字打头的都是演孙悟空的,七字打头的都是演猪八戒的。”

尽管“章氏猴戏”已经有七十年历史,但六小龄童还是一再表示,猴戏不姓章,属于全世界。尽管六小龄童生的是女儿,无法继承衣钵,但依然有很多影迷喜欢问他,你怎么不生个儿子啊。但六小龄童笑说,二胎再生一个,也不能保证就是儿子。再说,生个儿子,也不能保证他以后会演孙悟空。

六小龄童表示,如果他的前半生是在传承“章氏猴戏”,那么他的后半生就是在弘扬西游文化,他去了世界各地多所学校进行讲演,向学生们解读戏曲文化。

同时他也在影视剧方面继续传播猴王精神,据悉六小龄童将于10月底将赴美拍摄根据小说《西游记》改编的中美合拍3D魔幻电影《敢问路在何方》,他主演孙悟空,希望把真正的西游文化和猴王精神通过世界银幕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六小龄童还表示,在自己时间精力够的情况下,想要拍摄一部猴戏戏曲电影,辅以高科技手段精致呈现60年前的传统艺术,吸引更多年轻的观众。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