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南省四大妙招突破“垃圾围城”
垃圾与日常生活如影随形。垃圾处理也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
面对“垃圾围城”困境,近年来,湖南各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减量试点,让垃圾不仅得到及时有效清理,还有处可去,让资源利用、人居环境大为改善。
其中,益阳市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郴州市永兴县建立城乡智能环卫系统,在垃圾的处理上都取得可喜成效,基本做到将生活垃圾“吃干榨净”。
【焚烧发电】
益阳一年处理37万吨
与垃圾堆填区远远就能闻到的刺鼻气味不同,9月22日,在益阳市谢林港镇青山村的光大环保能源(益阳)有限公司(简称光大益阳公司),三湘都市报记者漫步厂区,里面整洁干净,环境优美,见不到垃圾,也闻不到丁点儿异味。
在工厂四楼,记者隔着玻璃看到了约有5层楼高的垃圾存储仓,工作人员正在操作巨大的抓斗把垃圾抓住,不停翻动。“垃圾进入储存坑后,要先在里面存放5至7天,使垃圾里的水分滤出来,同时让垃圾进一步发酵。”光大益阳公司总经理冯彦明介绍,储存坑完全密封,坑内常年处于负压状态,里面的气体出不去,就不用担心会有臭味散发出来。
臭味问题解决了,那焚烧产生的烟气问题又如何处理呢?
据介绍,垃圾燃烧产生的烟气,采用特殊组合工艺,净化后烟气各项指标优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欧盟2010标准,烟气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颗粒物、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5项指标,并与环保部实时联网。此外,渗滤液和其他废水经厂内处理后回用,对外零排放。燃烧后的炉渣100%制成环保建材。
“95%以上的垃圾都资源化了。”冯彦明介绍,目前电厂发电量已接近最高值,每天能发电32万千瓦时,上网28万千瓦时。
据悉,2015年1月,益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2016年5月底建成投产。截至2017年9月17日,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464天,累计处理城乡生活垃圾37.3万吨,发出绿色电能10960万千瓦时,上网9100万千瓦时。
【智能环卫系统】
垃圾清运率100%
破解“垃圾围城”难题,垃圾清运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
9月24日,进入永兴境内,整洁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每一段路都有一个分类投放垃圾桶,不时有保洁员清理桶内垃圾,而这与该县城乡智能环卫系统的建设密不可分。
据了解,2013年永兴县投资4000多万元,在S212沿线试点建设农村垃圾收运系统,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7座,垃圾亭282座,购买环卫车辆50多台。2014年,在试点建设基础上,永兴县采取市场化运作,引进上市公司桑德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永兴县城乡垃圾收运体系30年。为加强管理,永兴县在湘阴渡中转站建设了智能监控指挥中心,通过GPS、车载移动视频等有效载体,能对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据悉,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1.2个亿,建成11座垃圾中转站、4131座村组垃圾亭,购买环卫车辆74台,投放垃圾分类收集桶3.1万个,永兴县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呈现“户有分类箱、组有收集亭、村有分类员、乡镇有中转站、县有焚烧转运站”工作格局。全县垃圾在分类减量的基础上,清运率达到100%。
■三湘都市报记者 和婷婷 实习生 何媚
链接
四种生活垃圾处置类型
农村垃圾产生量多,覆盖面广,转运成本高,特别是偏远山区,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个难题。我省在多年的摸索实践中,形成了四种生活垃圾处置类型。
分类减量处置:以“资源化、减量化”为立足点,以分类指导为原则,因地制宜推出“户分类减量、村主导消化、镇监管支持、县以奖代投”的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极大地转变了政府花钱转移垃圾的窘境。
户分村收镇转体系:适用于平原、低山丘陵区,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每户有分类桶,每组有垃圾池,每村有保洁员,每村设回收点,乡镇有中转镇。
垃圾焚烧发电或水泥厂协同处置:长沙、株洲、衡阳等地均建设了垃圾焚烧发电厂,为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乡同建同治:适用于近郊农村垃圾处置,纳入城市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置,如市辖区以及临近县城的乡镇。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