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何一张小小的创可贴贴不好会截肢?怎样才算正确使用创可贴
近日,#女孩因创可贴使用不当导致截肢#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一个小小的创可贴,竟然能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新闻公布后,创可贴在这一事件中“躺枪”,引得大家纷纷表示“创可贴真可怕”。
那么,创可贴真有这样的隐患么?为何一张小小的创可贴会导致手指截肢呢?在平时的生活中,如何安全和正确的使用创可贴呢?
创可贴的作用是什么?
创可贴是居家必备的急救医疗物品,皮肤表面出现创伤时,第一时间肯定会想到创可贴。它因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而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但由于创可贴的结构的限制,决定了它只能用于小的伤口的应急治疗,只能起到暂时的止血和保护创面的作用。
使用创可贴为何会引起感染?
如果长时间、或者过久地使用创可贴,由于其外层胶布不透气,会使伤口和伤口周围的皮肤发白,导致细菌的继发感染,使伤口更加恶化。
如果伤口较小,或者较深也可引起细菌的感染,如果发生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是可能引发破伤风的。

由于创可贴较窄,多用在手指、或者是肢体的小伤口。因此,发生截肢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即使要截,也是截指。
发生外伤怎么办?
发生外伤后,我们在现场应该做到:
压迫止血
对于小的伤口,可以用创可贴压迫止血,这种措施只是临时性的。
送医院
尽快到医院就诊。
使用创可贴的误区
创可贴是万能的
许多人认为,任何伤口都可以使用。其实,创可贴并不是万能贴,它适合于小而浅的伤口,可以起到压迫止血的效果。
对于大于创可贴的伤口,动物咬伤的伤口,或者烫伤的创面是不适合的,因此,创可贴不是万能贴,是有着一定的适应症的。
创可贴可长久贴
有人认为,一贴上创可贴就可以几天不更换,这是不合适的,其结果会导致伤口周围的组织发白,成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有些人认为,只要有创可贴,就可以在家自己处理。还有一些人认为,只要有创可贴,就可以足不出户,自己在家换药。
其实,这样是危险的,一是医生的检查可以判断伤口的情况,二是多次使用创可贴,容易引起感染;三是医院换药的无菌条件和技术比家里好。
如何正确使用创可贴?
使用创可贴,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对于较大、较深且有异物的伤口,不宜使用创可贴,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对于已感染的伤口,不宜使用创可贴。

贴创可贴之前,检查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用生理盐水先将伤口清洗干净。如果条件允许,可进行简单消毒处理。

敷贴时,药面对准伤口,每天至少更换一次。

包扎太紧,易造成手指血流不畅,伤口不易愈合。
创可贴的正确贴法

(作者为纪光伟,普外科主任医师,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兼职教授,原标题:吓一跳!创可贴贴不好会截肢?看完再也不敢这么用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