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新研究表明 古红河曾连接青藏高原和南海
2017-10-30 16: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日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藏东南地区曾存在连接青藏高原与南海的古红河。
印度大陆-欧亚大陆碰撞及青藏高原隆升影响了亚洲水系演化。目前,藏东南三大江河的水系格局通常被认为是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与地貌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对此前是否存在一个连接青藏高原与南海的古红河还存在很大争议。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颜茂都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对云南思茅盆地早新生代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
据介绍,通过对比潜在物源区与现代河流沉积物的年龄谱,指示思茅盆地的古新世-晚始新世沉积物的物源区可能包括可可西里块体、松潘-甘孜块体、北羌塘块体、义敦块体和扬子块体西部,与现代长江上金沙江和下金沙江段的流域较为一致;而晚始新世-渐新世沉积物的物源区可能主要来自于思茅盆地西侧的临沧花岗岩,其范围明显缩小。
结合其他研究数据,科研人员认为,在古新世至晚始新世期间藏东南地区应存在一个连接青藏高原与南海的古红河;到距今3500万年前,古红河失去其北部的大部分流域,现代红河格局基本形成。
中国气象报记者 王敬涛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责任编辑:小雨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澎湃矩阵
新闻报料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