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守卫人体生命线的“拆弹部队”:面对主动脉瘤,争分夺秒!
有一种病,论凶险急骤,肿瘤也要让路。它一旦爆发,整个人就像被劈开一样,抢救成功率极低——在心血管外科疾病中,主动脉夹层正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凶险的一种,其发病之急、致死率之高,完胜其他疾病。
近年来,随着主动脉夹层发病率的急剧上升,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就像拼搏在主动脉生命线上的“拆弹部队”,险情就是命令,执行任务快、准、狠,将命悬一线的病患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3小时惊魂大营救
创国内最快诊治速度
与时间赛跑,剪五颜六色的线,是许多人对拆弹专家的初识。其实对炸弹本身的预判得力,迅速集结,更体现了部队的综合实力。对主动脉瘤这颗不定时炸弹的拆解,敌我双方的较量,从上手术台前就已开始。
53岁的赵师傅患高血压多年。上周,他在工地上干活时,突感胸闷、疼痛剧烈难忍,汗如雨下,被工友紧急送往武汉市中心医院。此时他已休克,血压仅70/40mmHg,生命垂危。
检查发现,他的主动脉根部有个2厘米的破口,且心包里已积满了血液,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若不及时手术,随时可能因大出血而死。
时间就是生命!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医生迅速集结,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医生一打开心包,血汩汩往外冒,心脏几乎要罢工。尚玉强主任带领专家团队为其实施了“杂交手术”,术中快速将撕裂的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切除,置换上新的人工血管,随后将一个带膜支架置入病变处,封堵住破口。手术整整持续了10个小时,终于将赵师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从患者发病,入院确诊到医生进手术室,全程仅用3个小时,创下国内最快的诊治速度。”尚玉强介绍,急性主动脉夹层48小时死亡率达50%。一旦发病来势汹汹,很多患者是在急救车上猝死,甚至在术前准备时就血管破裂而死。因此,“早一分钟和晚一分钟,结果完全不一样。”
多学科联合“作战”
解除主动脉上的“炸药包”
拆弹电影里,由于主角光环,往往一人拆弹,独领风骚。事实上,若没有团队协作,将步步维艰。
“要解除主动脉夹层这个不定时炸弹,也绝非单打独斗能完成。”尚主任强调,必须是集多科合力,包括心脏大血管外科、急诊科、放射介入、心脏彩超、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学科密切协作,缺一不可。
65岁的王爹爹有两个嗜好:抽烟和打牌。上个月和他的麻将搭子昏天黑地地打了两天牌,突然感到腰背部像刀割般疼痛,胸前透不过气来,被牌友直接送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虽然心梗、肺动脉栓塞也有类似症状,但医生敏锐地意识到此病不简单,迅速进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心脏彩超及一系列抽血化验后,证实和预判吻合,而且这个主动脉瘤直径足有7公分,并且胸腔有积液,患者随时可能猝死。
与此同时,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4小时待命的专家团队和手术室、麻醉科已严阵以待,王爹爹经医院急诊绿色通道迅速被推进手术室。尚玉强主任为其实施了微创的血管腔内隔绝手术,在他左边大腿根部切开一个2厘米的小孔,通过一根细长的导丝,将带膜支架分别置入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病变处,封住破口。最终,王爹爹转危为安。
“为精准打击这类危险的血管炸弹,从医护培训、队伍组建、绿色通道畅通、多学科协作等,医院和科室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协作机制,确保每一个救治环节环环相扣,无缝对接,为重症病患救治赢得先机。”尚主任介绍。
尊重生命因病制宜
大血管手术告别巨创时代
尚玉强主任介绍,目前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性化诊疗。如病变未累及升主动脉,则以腔内介入治疗为主;如累及升主动脉,则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而这两者隔着一座冰山,杂交技术就是它们的桥梁。针对复杂的大血管疾病,可采取外科手术结合介入进行一站式杂交手术。
“面对复杂危急的主动脉病变,任何一种单一技术或方法很难解决所有的问题,外科医生既是专才,又得是通才,不是自己会什么就给患者做什么手术,必须要结合病情,利用各种手段,为患者提供最有效最微创的诊疗方案。”尚玉强主任指出,优秀的大血管外科医生“必须一手拿刀,一手拿导管”。
动力来自医学的飞速发展,更出于对患者的悲悯之心。过去夹层的病人都是“巨创”,刀口恨不得从背部蜿蜒到腹部,一位老病人曾嗟叹:“如若生之有望,一米伤口又如何?”
他为之心痛,暗记于心。凡经他和团队的手术,都力求减轻病人的痛苦和费用。 “病人的康复是对医生最大的激励与鼓舞!”尚主强说,学医绝不是掌握一门养家糊口的工具,一定要对生命充满热爱与敬畏,才能不断攀登医学高峰,用最好的技术切实为病人解除痛苦。
在许多医患交流网络平台上,不少患者和家属均为尚玉强和他的团队的医术和医德点赞叫好。
(原标题:守卫人体生命线的“拆弹部队”:面对主动脉瘤,争分夺秒、步步为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