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专访解振华: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非常愿意和美国加强合作

俞岚、李晓喻、彭大伟/中新社
2017-11-13 19:36
绿政公署 >
字号

解振华  视觉中国 资料图

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13日进入高级别谈判阶段。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详解中方将如何进一步改善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立场:2020年前承诺必须落实

发达国家同意到2020年落实减排承诺,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是气候谈判多年“拉锯战”的重要成果之一。但如今,这些承诺还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让饱受气候变化之苦的发展中国家相当不满。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呼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框架内设置专门议程,包括推动《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尽快生效、盘点发达国家落实2020年前减排目标,以及履行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承诺等。但发达国家似乎还想继续使用“拖延战术”。

解振华强调,《京都议定书(多哈修正案)》必须落实;发达国家必须讲清楚已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多少资金,差额部分怎么办。此外,各国是否兑现了202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承诺,也必须说清楚。

他表示,在这些问题上,中国立场非常明确,不会让步:只有把2020年前的事情做好,才能为2020年之后落实《巴黎协定》奠定基础。“如果连已经定下来的事都不落实,还谈什么以后?”

中国角色:贡献方案弥合分歧

中国近年来在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有目共睹。中共十九大报告称,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何谓“引领”?在解振华看来,在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有些国家后撤了,而中国却能提出富有创新性的建议,并为各方所接受,这就是引领作用的体现。

“中国的建议还是有分量的”,他说,“因为我们有经验教训,知道怎么干才会更好,有本钱和底气。”

随着中国作用日益凸显,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也越来越高。用德国《每日镜报》的话说,中国在气候领域从“后进生”变成了“救星”。

未来中国如何进一步引领气候治理“大气候”?解振华表示,这需要不断贡献“中国方案”。一方面,要把本国国内的事情做好,“只有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教训和最佳实践,才能在多边场合提出真知灼见”;另一方面,在多边进程中,中国愿意提出“搭桥方案”,弥合各方分歧。

中国态度:非常愿意和美国加强合作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中美曾长期扮演“领舞”角色。但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能否继续“共舞”,备受关注。

“中国非常愿意和美国加强合作”,解振华明确表示,发展可再生能源,搞绿色建筑、低碳交通,对各国培育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环境都有好处。“不在这方面合作肯定不合适”。

实际上,中美两国加强气候合作仍有良好基础。2013年4月以来,在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的工作框架下,两国确定了包括载重汽车和其他汽车减排、智能电网、建筑和工业能效在内的多个重点合作领域。两国地方政府也充分对接。2016年6月,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双方签署了27项合作协议。

民心也站在这一边。中美智库日前联合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中美两国多数民众支持本国签署《巴黎协定》,向低碳及新能源路径转型;两国民众对本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开展的行动均表现出支持态度。

(原题为《专访解振华:中国将如何改善全球气候治理“大气候”?》)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