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塘古镇的后5A时代:打造藏富于民的全域旅游新样板
深秋时节,当一年一度广袖飘飘、衣袂摇摇的汉服文化周,在碧瓦雕檐、飞檐流阁的西塘古镇如约而至时,来自四海八方的游客们便能在这座“活着的”千年古镇里探访到一场华夏美学的文化盛宴。
朝代嘉年华、水上嘉年华、中华传统婚礼、文化创意产品展——3.5万名海峡两岸汉服同胞爱好者的齐聚,给古镇增添了一份艳丽、一份英气。
“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浙江西塘历史沿革最恰当的概括。在这里,时钟仿佛停摆一般,一切似乎从未变过,漫步在青黛色的石砖之上,驰骋在温润灵动的碧波之间,恍如“人在画中走,画在心中游”。
如今,带着5A景区的激励和全国特色小镇的招牌,西塘正以传统和现代融合为理念,打造全域旅游惠民生,彰显古镇独特的经营与管理。
原汁原味的江南标本
西塘的街区大多以桥为脉,以桥头导入整个区域,一座桥两端的空间作为一个街区或小巷的入口,桥与弄堂、廊棚融为一体。街巷逶迤,河道纵横,有声、有形、有色、有味,相得益彰,家家临水、户户通舟。


这里的瓦当、酒、纽扣、木雕,都溶进了西塘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生活体验,隐含着西塘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吸引力。

保护的核心是生活
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之一、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首批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单位,西塘熠熠生辉的背后是处理好“建筑的镇”与“灵动的人”的关系。
“我们对西塘古镇保护的出发点是原汁原味地保护古镇,营造的是一个城镇的概念,即把古镇作为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景区。”西塘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的核心是生活,西塘自古到今,是生活着的古镇,而生活不可复制。若将这一理念放在大历史的视角中考量,那么西塘古镇首先是一个社区,其次才是一个有着生活内涵的景区,是一个集古城镇和新镇区于一体的理想的人居环境。

此后,当地共投资3.75个亿用于古镇景区建设、立面整治、地面石板、管线地埋、拆除不和谐建筑、河道清淤等,并对西园、薛宅、倪宅、根雕馆等景点和千米古廊棚等文保单位等进行修缮保护。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西塘则走出了一条抢救性挖掘整理之路,将越剧、七老爷庙会、跑马戏、摇燥船、荡湖船等或放到博物馆,或由本地居民现场演绎,从而再现了古镇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俗风情,原真性地保存了西塘人的生活脉络。


全域旅游惠民生
时光并没有辜负古镇的初心。
今年年初,国家5A景区的授牌成为古镇旅游保护性开发20年最好的印证:具备世界级旅游资源和一流的景观价值,同时又为游客提供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和体验。
但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不是终点,如何让古镇里6000多名原住民继续与客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实现旅游惠民才是西塘发展的最终目标。
据介绍,西塘的全域旅游重点是藏富于民,全民参与旅游开发,鼓励支持当地人以主人翁的态度共同推动西塘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西塘镇还鼓励支持当地居民发展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业态,探索建立本地人合理分享旅游经营收益的机制,最大限度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百姓增收,使旅游成为惠民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古镇核心区内有民宿518家,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个,每年实现相关收入6亿多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