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机器人医考成绩超安徽省九成考生,或走入社区为病人“把脉”

张沛/安徽商报
2017-11-15 14:59
直击现场 >
字号

“智医助理”机器人

HELLO,我是“智医助理”医考机器人,诞生于清华大学和科大讯飞的联合实验室。大家可能已熟悉了我的外形,在省立医院、滨湖医院的智慧医院,我是大家的导医,但可能大家还不熟悉我的新功能:帮助医学教育和规范化培训、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疗。因为在刚刚揭晓的2017年度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综合笔试测试成绩中,我取得了456分,不仅超过国家临床执业医师360分的合格线,且超越了安徽省90%以上的考生。这也是像我这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全球首次与人类考生同步参与“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测试,也是全球首次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答能力测试。

我有什么高科技?下面有请清华讯飞联合实验室主任吴及和科大讯飞医疗总经理陶晓东给大家揭秘。

我是如何诞生的?

其实,“智医助理”医考机器人年纪很小,大约在2016年才有研发的构想。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有标志性成果的涌现。我们一方面着眼考试机器人,让计算机运用知识来做题,另一方面选择医疗行业这个知识体系复杂、应用难度极高的领域,来测试经过学习的机器人是否能达到学习知识、综合应用的水平。

吴及介绍,今年2月14日,清华大学多媒体信号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与科大讯飞AI研究院、讯飞医疗公司一起组建了医考系统研发团队,并由清华-讯飞联合实验室负责核心算法研究和核心引擎的开发。其实一开始,对“智医助理”的测试甚至是令人失望的,“做模拟测试题,只有100多分。”但随着不断迭代和研发,最终摘得456分。陶晓东解释,让机器人参加医考测试,除了将领先技术落地应用于医疗、惠及民生,也是验证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和未来服务医疗行业的能力。

我有什么“超能力”?

考了这么高分的“智医助理”背了题库?还是在题海战术中百炼成钢?答案是NO。

究竟是什么高科技让机器人可以达到这样的学习、考试能力?吴及进行了揭秘:在学习方面,“语义张量”方法可让机器人拥有庞大的医学知识库。在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关键点语义推理”,“上下文语义推理”,“证据链语义推理”在内的多尺度融合推理算法,让机器人具备多层次推理能力。

自主学习、自主推理、自主判断,智医助理拥有了这些能力等于有了智慧的大脑,“将来走下考场可以运用聪明的大脑去帮助医生,成为真正的智医助理。”

我可以代替大夫看病吗?

看病必须找大夫,机器人代替不了医生。吴及解释,医考机器人是在执业医师考试的特定场景下参加测试的,和医生实际的诊疗工作场景差别非常大,“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系统帮助大夫。”“人工智能在任何行业的应用,核心技术、行业专家和行业大数据都必不可少。”陶晓东说,智医助理将来必须要与行业专家结合,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疗,并走入医院、社区、家庭等环境为病人服务。

究竟如何帮助诊断?陶晓东进行了演示:首先,阅读病历和入院记录,进行理解、提取信息、给出初步诊断建议;在入院几天的检查后,智医助理根据检查结果和自己的医学知识不断给出进一步的诊断判断;最后再确定某种病症的最大可能性。智医助理将来的另一大用途是辅助进行医学教育和规范化培训。科大讯飞透露,已与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考中心)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医学考试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原标题:机器人医考成绩超全省九成考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