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省重量级“大咖”齐聚景德镇,你知道他们是来看啥的吗?

2017-11-16 17: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1月15日至16日,全省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举行。15日下午,全省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来我市出席此次现场推进会的代表利用半天时间,在副省长郑为文的带领下,现场考察了我市部分“城市双修”项目。

省政府有关领导、省直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全省各设区市及赣江新区管委会党政主要领导、各设区市市直有关部门及所辖县(市、区)主要领导共计200余人参加考察。市委书记钟志生,市委副书记、市长梅亦,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刘锋等陪同考察。

第一站

/西河水系/

西河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是景德镇市实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提升城市形象战略决策的第一项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工程,通过对西河沿岸鲤鱼洲、陶金岭、老石岭村等低洼易涝地区的整体搬迁、河道整治和沿河景观的建设,新增了千亩的生态水面,修复了裸露山体,建成洪源至新平桥沿线约数公里长集生态、游憩、文化于一体的滨河景观带。

西河水系综合治理项目2016年启动,包括昌南湖、西河湾沙滩湿地公园、西河湿地公园二期等工程,2017年已建设完成昌南湖、西河湾沙滩湿地公园项目工程。

昌南湖由拦水闸新建工程和市政景观工程两部分组成,采用河岸式布置,设计蓄水水位29米;西河湾沙滩湿地公园则位于昌南湖西侧。

第二站

/宝石码头/

宝石码头是“昌江百里风光带”的重要节点,因昌江河中矗立着三块天然的巨大“宝石”而得名。虽“天生丽质”,自然风光秀美,但环境一直脏乱、荒芜,垃圾成堆、杂草丛生。

宝石码头综合治理项目2016年启动,以“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理念,在保留自然生长树木的基础上,对河岸的自然林进行清杂,对边坡进行绿化美化,对金岭大道泄洪道也进行了修复,并以麻石和青石板为主材建设码头,种植了桂花、红梅、红枫等苗木。该项目充分融入了“城市双修”理念,在宝石公园内依山就势,沿着排洪走势修建了旱溪,使之成为“晴天一道景,雨天一条溪”。在古石桥下的小溪用鹅卵石以错落稀疏的方式排列,使之成“过滤器”,为昌江滤去了雨水中大量杂质和污染,真正起到了“水里的文章岸上做”的作用。

第三站

/南大门/

城市入口是城市的首要形象,是城市的“门面”,关乎八方来宾对景德镇的“第一印象”。景德镇市四个入口“门面”的形象设计分别是:东大门——唐汉风格;北大门——明清风格;西大门——宋代风格;南大门——民国风格。

这四种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代表了景德镇市千年不息的窑火,千年陶瓷文化传承。项目改造同时兼顾了城市生态修复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道路(东大门连通高岭大道、北大门连通金岭大道、西大门连通迎宾大道、南大门连通206国道)沿途景观、绿化、亮化工程。

其中,本次考察点景德镇“南大门”项目于2016年启动建设,项目位于距景德镇市区约8公里,北靠景德镇月亮湖风景区,西连景鹰高速,东接206国道,收费站采用民国工业建筑风格,大气浑厚,展现出千年瓷都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特色。

第四站

/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项目用地属1926年建立的国有林场--枫树山林场范围内,原场地生态优良,环境清幽。但场地内的游乐场、医院以及100多户民房(棚户区)等建筑年久失修,园区道路、给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缺失,白蚁、松线虫等森林病虫害猖獗。

2017年景德镇启动了国家森林公园绿芯修复项目,对园区内的病虫害进行杀灭;对不协调的建筑物征收拆除;对有价值的建筑进行修缮(修缮了一栋二十年代民国建筑和三栋八十年代建筑)。

同时,还对园区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设置了以透水混凝土为路面材料的一、二级园路,而三级园路则就地取材,为自然生态的砂土小径。并且沿园路合理设置了游客服务站、监控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标识标牌系统等基础设施,完善了园区功能。此外,在南、北门各新建了一个地下车库,采用地下停车、地上覆土复绿的设计理念,增加了600余个地下停车位,既解决了周边停车难题,修补了城市功能,也恢复了被棚户区侵占破坏的山体,修复了城市生态。

第五站

/名城保护利用项目/

此次考察的历史名城保护利用项目主要包括彭家弄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御窑博物馆、徐家窑和明清窑作群三个考察点。

●彭家弄历史文化街区是景德镇历史文化名城内6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修缮以文化为先导、以保护传统街巷格局为前提,完善了市政基础设施、修缮了历史建筑,将成为景德镇传统街区的典范和传统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御窑博物馆主体工程包含展陈、修复、库房、办公等功能区,地上部分为八个双曲面拱体结构,内侧干挂窑砖,外侧砌筑窑砖,地上高度为9米。目前博物馆最困难的八个拱体结构浇筑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管线和机电安装。

●复建的徐家窑始建于明末清初,砖木结构,长度为四丈九尺,建筑面积1037平方,能容纳320担窑柴。该窑址是迄今保存最完善的镇窑遗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柴窑。明清窑作群遗址坐落于景德镇建国瓷厂内,保留了景德镇特有的八座明清传统坯房,与徐家窑柴窑连成一个完整的窑作体系,是景德镇老城区保存较好的地面工业遗存。

第六站

/地下综合管廊/

2016年景德镇市启动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高铁商务区和景东片区地下综合管廊按PPP模式建设运营,涵盖11条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和监控中心大楼一座,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高铁商务区,包括八条道路的地下综合管廊和监控中心大楼一座,管廊总长度17.4公里,计划在2017年年底完成施工。其中,高铁大道地下综合管廊总长1.74公里,为四舱结构:包含污水舱、高压舱、综合舱和燃气舱;入廊管线7类,包括: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燃气,并预留其他管位。目前,廊体施工和回填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管线入廊工作。

地下管廊

第七站

/陶溪川文创街区/

陶溪川项目以宇宙瓷厂为核心启动区,为近现代陶瓷工业遗产综合保护开发项目,遵循“结构改造、功能再造、文化塑造、环境营造”的总原则,已抢救性保护与修复煤烧隧道窑、圆窑和各个年代的22栋老厂房等现代工业设施。老厂房、老窑炉、烟囱、水塔依然耸立,但是它们的结构已经改造,功能和业态已经重新塑造。

陶溪川项目利用原有老厂房进行改造修缮、活化利用,建有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等非遗展示场所,以及美术馆、国际工作室、双创邑空间等文化场所及现代服务业配套。昔日炉火熊熊的烧炼车间,成为美术馆、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过去灯火通明的彩绘车间,猫屎咖啡等品牌企业入驻;老一辈陶瓷科技人员工作过的中试所,改造成配电间;曾经瓷声悦耳的选瓷包装车间,成了国际陶艺家工作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