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学·免疫学》:新冠变异株BA.1与BA.2抗原差别大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贺梨萍
2022-06-24 12:29
来源:澎湃新闻
科学湃 >
字号

当地时间6月23日,国际权威免疫学期刊《科学·免疫学》发表重磅研究:抗原图谱显示,和新冠原始毒株以及此前的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BA.1和BA.2的抗原进化上显示为两个“离群值”,且这两个“离群值”之间也有着不小距离。同时,BA.1和BA.2都由于不同的抗原特性而逃脱了疫苗(mRNA疫苗,BNT162b2)诱导的抗体反应。

前述研究团队包括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院、英国剑桥大学。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院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医学院并称“欧陆三大医学院”。

抗原(antigen)是指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即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TCR/BCR)特异性识别与结合,活化T/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产物(致敏淋巴细胞或抗体),并能与相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物质具备两个重要特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和免疫反应性(immunoreactivity)。免疫原性即指抗原诱导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免疫反应性是指能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能力。

前述研究使用抗原图谱来可视化早期新冠变异株(614G、α、Beta、γ、Zeta、Delta和Mu)之间的抗原差异,并将这种差异量化。研究者使用原发感染后获得的仓鼠血清。他们首先验证了用于中和测定的细胞系的选择对图谱的拓扑结构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在广泛使用的Veroe6细胞系上使用假分型SARS-CoV-2生成的抗原图谱和人类气道细胞系Calu-3生成的抗原图谱结果也是类似的。

在Calu-3细胞上使用真正SARS-CoV-2制作的图谱也与假分型生成的地图非常相似。抗原图谱揭示了SARS-CoV-2的早期变异毒株呈现中心集群的现象。这些新冠病毒早期变异株在抗原上是相似的,在抗原空间中彼此相对靠近。

然而,该研究发现,奥密克戎BA.1和BA.2的图景截然不同,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抗原异常值。研究数据显示,BA.1和BA.2都由于不同的抗原特性而逃脱了此前疫苗诱导的抗体反应。因此,抗原图谱可用于评估未来出现的令人担忧的SARS-CoV-2变异株抗原特性,并决定新型基于刺突蛋白(加强)疫苗的组成。

流感病毒在人类世界已经流传了上百年,相比而言,新冠病毒(SARS-CoV-2)在人类社会中流行时间尚短,不足3年。在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之前,大多数新冠病毒变异株在结合人体细胞的“钥匙”——刺突蛋白中仅含有很少的变异,并且仍然被人体感染恢复期和疫苗接种后的血清所识别。

然而,新冠病毒的新变异株快速涌现可能会对疫苗效力产生重大影响。奥密克戎BA.2的基因序列与奥密克戎原始株BA.1有很大不同,且在全球全面替代BA.1,但BA.2的抗原特性尚未得到评估,该研究解答了这一问题。

这一研究也解答了,为何海外大量人口感染奥密克戎BA.1之后,仍然会重复感染BA.2。同时在人群中广泛感染了BA.1、BA.2之后,BA.2.12.1、BA.4/5仍旧能造成大量的重复感染,抗原出现重大不同也是关键因素。

6月2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刊登了来自哈佛大学Beth Israel Deaconess医学中心的最新研究。研究发现接种了3针mRNA疫苗(BNT162b2)2周之后,受试者的中和抗体滴度对BA.4/5较新冠病毒原始毒株下降了21倍。同时,这一研究也显示,BA.2.12.1 、BA.4和BA.5同样能够逃逸感染BA.1、BA.2所带来的免疫。这一研究为BA.2.12.1 、BA.4和BA.5为何能够造成突破性感染(接种疫苗后依旧感染)以及重复感染提供了支撑。

抗原出现不同,重复感染多发,对健康构成重大挑战。已有研究显示,首次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会增加患者的疾病、死亡以及后遗症风险。然而,再次感染新冠是否会进一步增加风险,尚未有系统研究。随着全球至少已有5亿人感染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BA.4/5拥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和再感染能力,对再感染问题进行研究迫在眉睫。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退伍军人健康看护系统联合发布重磅研究:Outcomes of SARS-CoV-2 Reinfection。

前述研究通过569万人的大样本分析发现与首次感染新冠者相比,再感染者表现出全因死亡率、住院和诸多疾病风险的增加。无论是未接种疫苗,还是在第二次感染前打过1针或2次或更多针的人,风险都显著增加。

重复感染带来的风险在急性期最为明显,但在再感染的急性期后仍然持续存在,大多数后遗症的风险在6个月时仍然很明显。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对重复感染累积风险的评估表明,全因死亡的风险和超额负担以及其他疾病的风险随着感染数的增加陡增。也就是说,风险在1次感染者中最低,在2次感染者中增加,在3例或3次以上感染者中最高。

附:重要图表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