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英雄本色》的魅力跨越30年
《英雄本色》重映了。
对于电影市场来说,这是一部票房没有引发任何波澜的作品;对于今日主力18-28岁的观众来说,这是一次不解其妙的怀旧;对于曾在录像厅中看过本片70、80后来说,可能大部分都还不知道《英雄本色》又在影院上映了。
一次可有可无的重映。
也了却了一种遗憾。

如果录像厅和盗版观看都可以计入电影票房的话,那《英雄本色》在上世纪90年代的“点击率”,估计远远超过今天的很多影片。无数观众在火车站、台球室、学校旁的录像厅里看过这部影片,或在朋友家中、长途汽车上、饭店浴场里偶尔瞥见过,或通过租借录像带、VCD,网上下载完整欣赏过。
《英雄本色》,一部值得一看再看,极富生命力的商业片。
今天看起来,《英雄本色》的主体情节设置未免太过老套。没有穿越,没有卧底,没有男男基情的暗示。当贼的大哥,当警察的弟弟,注定了这场警匪游戏中亲情和道义会放在一起煎烤,也注定了最后亲情必将战胜道义,获得符合中国传统伦理的一种平衡。吴宇森师从张彻,男性阳刚的气质贯穿了影片始终,影片命题仍然是江湖武侠式的恩怨情仇。

当年却是以一种看似基情满满的方式拍摄出来的
也许在主题之外,是一种全新的视觉方式造就了影片的独特。虽然彼时导演吴宇森还没发明“在教堂里对着白鸽蜡烛”开枪的暴力美学,但小马哥孤身刺杀报仇一场,以各种慢镜表现人物如跳舞般轻盈,已经足够新颖了。在欢快喜庆的台语歌中,小马哥搂着徐娘半老的陪酒女,扭身进入仇人的房间。表面是乡土又艳俗的场景,小马哥却把枪藏在了花盆中,暗示了观众即将出现的危险杀机。出乎意料,在如此紧张的场景中,小马哥杀完人竟然安然无恙,显得手段高超酷炫。然而最后又一转,他被暗枪所伤拖着长长的一条血迹,又让人觉得惨烈无比。整个段落一气呵成,几次反转惊心动魄,靠饭店的一条走廊和一个包间就完成了华语电影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一次刺杀。

然而枪战场面的设计,终究只是影片成功的点缀。其后《英雄本色》2、3也有几场令人难忘的枪火大战,精神气质方面却始终难以像第一部这样既让观众感觉荡气回肠,却又如鲠在喉难以平息。
也许是编、导、演们当日的境遇,使他们在这部影片中投入了太多个人的情感,而显得比一般影片中的戏剧表演更为真实:彼时的导演吴宇森,是大师张彻的徒弟,却辗转几个电影公司,尚未有自己的代表作;演员周润发,早已凭电视剧《上海滩》成名,却始终是电影圈的“票房毒药”,也未获得过电影类奖项的肯定;彼时的大哥狄龙,是七十年代邵氏最重要的武侠小生,却人到中年处于无戏可拍的境地;即使是当时境遇最顺利的张国荣,歌坛影坛都有所斩获,也常被视作演技阴柔的青年偶像,不知能否承担起阳刚的角色要求。
所有人都需要证明自己。
就像影片中刚出狱的大哥对着小马说:“这里已经不是你跟我的世界。”
小马说:“我们可以从头再来过!”


而更是伤感的,是明知不可为却偏要为的迟暮英雄。
如《英雄本色》中的阿豪和小马。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内地开始出现大量去往大城市的打工者,终于也有了一批“先富起来的人”。那时贫富差距才刚刚拉开,是个机会与艰辛并存的时代。

《英雄本色》的开头,是印假钞的豪哥和小马哥,在财务公司出入无阻。即使两人周围没几个跟班,似乎也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然而随后歌厅的一场戏,看似嬉笑无常的小马,却含泪诉说了自己发家的艰辛:


故事的中段,两位主角更是跌到了谷底。出狱的阿豪一直在被黑社会逼迫从操旧业,另一面也始终难以获得弟弟的谅解。而曾经豪情万丈的小马,跛足后只能跟在曾经的小兄弟身边,几乎是靠人施舍才得以度日。

何为英雄?光明磊落,言行一致,敢作敢当的人就是英雄。片中三个主角阿豪、小马、阿杰,都是响当当的英雄人物。名为《英雄本色》,不仅在这三个正面人物之间构建矛盾,且把他们都放在最落魄最委屈的环境中试炼。通篇人物几乎都在忍耐社会的歧视、同行的欺压,而最终忍无可忍的爆发,即使是再度走上犯罪之路,也是出于对命运不公的奋起反抗。观众不仅认同了他们的以暴制暴,甚至还会长舒一口气,正是他们敢于出头的行动,才能让人从这压抑的影片中获得一丝宽慰。

《英雄本色》不仅是一部单纯的黑帮题材枪战片,它对小人物奋斗艰辛的表现和屈辱压迫的描写,刻画得入木三分。之后吴宇森的枪战美学在《喋血双雄》中达到巅峰,周润发和张国荣的演艺生涯也越走越顺利,然而对人物的塑造和表现,却再难以突破《英雄本色》中的成就。今天的年轻观众,也许因为影片整体的环境和造型太过脱离当下,不免觉得老土。但这样一部经典影片的内涵,却永远不会过时,即使作为一部商业片。
这就是超越时代的电影艺术魅力吧。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