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黔哨 | 在全省来一次大调研

2017-11-23 14: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来源:多彩贵州网

执笔:刘竹寒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贵州省委要求,要在大学习基础上来一次大调研,目的是通过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更好地把握实情、研究问题、破解难题,找到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以钉钉子精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好,把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好,“用苦干实干业绩诠释对党的忠诚。”

调查研究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从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习近平同志强调“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我们党历来重视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大调研不能是做样子、搞表演,而是要拿出深入下去的决心,直面问题和困难,“望闻问切”,找到管用的“药引子”、开好精准的“药方子”、去除深藏的“病根子”,切实破解贵州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年来,贵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毋庸讳言,作为全国较为落后的省份之一,贵州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三块短板”还需下大力补齐。这就要求我们要对省情有更加清醒更加精准的把握,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大调研不能是“坐着小车转,隔着玻璃看,临走说声‘好好干’,什么事也没办”的“走马观花调研”,要以问题为导向,奔着问题去。看见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抓住短板才能补齐短板,切不可浮于表面、盲人摸象,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与问题面对面,向困难交交手,把悬浮的心沉到土地上,在调研中踩下深深的脚印子,真正“走心”动真碰硬。

大调研不能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自以为是”的“孤芳自赏调研”,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我们的奋斗目标,奔着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去,到基层去,到一线去,问计于民,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同时把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有效激活,群策群力,共同解决制约发展的难题。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过去讲温饱,现在提美好;过去谈生存,现在说生态。新时代发展的需求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大调研中要对照新时代标准找问题,运用新时代思想破解难题,树立新时代意识谋划发展,研究新时代贵州的新特点。刚刚结束的全省项目建设观摩会,既是一次互学会、互促会,也是一次大调研、大思考,相信能调研出新思路、观摩出新举措、激发出新活力,形成一批有价值、有分量、可操作、可落实的调研成果,将大调研成果运用在谋划和推动贵州的各项工作中,保证贵州“青山依旧在,发展换新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