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生于1997|香港青年罗佳伟:感受到国家力量的强大,盼香港越来越好

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实习生 金梦婷   
2022-06-30 18:26
来源:澎湃新闻
港台来信 >
字号

【编者按】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1997年出生的“回归宝宝”,如今已成长为“回归青年”。他们与香港特区同龄,与特区同行。

澎湃新闻走近香港“回归青年”,聆听他们对于当下的探索,对于时代的思考。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香港青年罗佳伟。他1997年出生在内地,母亲是东北人,父亲是香港人,4岁时随着父母来到香港定居。打从记事起,他就一直生活在香港,每年抽空回到东北跟亲人待一段时间。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切换”,他学会了换位思考、包容尊重。目前他是中建香港的一名见习工程师,一共参与了香港三个重大建筑项目,包括元朗方舱项目。“我强烈地感受到国家力量的强大。”

香港青年罗佳伟   本文图片均由 受访者 供图

以下是罗佳伟的讲述——   

“以更开放的心态求同存异”  

我的父亲是香港人,母亲是东北人。平时,我和爸爸交流说粤语,和妈妈交流说普通话,所以我的普通话有一股东北味儿。东北方言非常有趣、亲切,这让我去内地旅游、学习、工作,和人交流时也能很快适应。

我的妈妈是典型的东北爽朗大妞,比较喜欢喝酒,而我的爸爸滴酒不沾。但语言、生活习惯、文化风俗等等的差异不会阻碍我们成为一家人。虽然父母互相交流还是习惯用各自的语言,但是他们能听懂对方要表达的意思。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我反而潜移默化地锻炼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会了换位思考、包容尊重。我会在香港或内地的文化之下不停“切换”,不断观察,有时候把自己抽离出来,这样能够更客观去看待事物的本质。

我从小在香港长大,接受的教育和内地有很大差别。我的外公在内地生活,是一名公务员。我和外公经常会对一些事情进行讨论,尽管观念不同,但我们没有过争吵。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考虑的角度不同,观点自然也会有差异,我们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相互理解。

同样地,以开放的心态交流、相互理解、求同存异,我相信,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一些误会也会自然而然消除。  

“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家”

我喜欢旅游,喜欢祖国的大好河山,喜欢看不同地区的建筑。张家界、呼和浩特、漠河、哈尔滨、大连、云南、西藏……我都去过。

香港青年罗佳伟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国人的胸襟开阔,这些特质在内地的建筑物风格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内地的建筑物相较于香港的来说,体积较大,整体风格非常宏伟大气。我非常喜欢云南大理一间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大者,包含万有,雄者,摄伏群魔,宝殿高大敞亮、金碧辉煌,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震撼。而香港因为土地面积较小,建筑物的体积就比较小,旨在提高空间利用率。

我一开始选择土木工程专业的原因,一是喜欢建筑物,二是想在以后跟朋友介绍时可以说,“这个是我参与做的,那个是我盖的”。想要在世界上留下证明自己来过的痕迹。后来到了社会上工作,我还是继续钻研土木工程,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所有人都可以有一个家。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我们这一代人面临很大的压力,选择更加多元化,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普遍都更早熟一点。在香港,衣、食、行都能很容易实现,但在“住”这个方面有很大的难度。而这样的情况,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同样存在——年轻人很难买得起自己的房子。房子可以说是构建新家庭的基础,没有自己的房子,很难成家。

同样是没有房子,香港和内地还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说如果你是在上海工作,买不起一套当地的房子,你可以回老家发展,你还有一个根。但是在香港,别说年轻人,有很多在这里打拼、成家立业了大半辈子的人都还是住在公屋(指租住房),而且还没有地方可以回去了。

我认为,住房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想要真正推动问题解决,必须大力发展经济。香港需要向内地的很多城市学习,鼓励年轻人去探索、去创新、去挖掘、去发展一些像美团、滴滴这样的新企业新行业。香港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创业机会与保障,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才能有敢于追梦、勇于尝试、失败重头再来的勇气与底气。

关于香港这座城市的建设,我希望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把一些焚化炉、滤水厂等基础建设移到一些更为荒芜的地方,把更多的土地拿来盖住宅,给更多人居住。我曾经看到一个有趣的研究,说一个人基本的住房需求是30平方米,但其实香港还有很多人没有达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是我的心愿。

“感受到国家力量的强大”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中建香港工作。截至目前,我一共参与了三个重大项目,香港国际机场“天际走廊”、将军澳海水化淡厂和元朗方舱医院。我工作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香港国际机场“天际走廊”。“天际走廊”连接香港国际机场一号客运大楼以及北卫星客运廊,启用后旅客无须再乘搭接驳巴士来往两座大楼,只需步行约10分钟就可以直达,每年减少了约10万架次的接驳巴士。

香港青年罗佳伟

2022年2月26日,我参与了元朗方舱医院的建设项目,主要负责的工作是与客运码头、货运码头沟通建材的需求情况、到达情况、质检情况,协调现场隔离窗的安装,监测进度,解决机械器材故障问题等。疫情期间,生命至上,刻不容缓,工地24小时不停,我被安排到晚上工作,每天晚上8点上班,早上9点下班。

那一段工作争分夺秒,我真的累到怀疑人生,怀疑自己为什么要当一个土木工程师。不到一个月,我瘦了10多斤。工地10万平方米,每天晚上,我都会从这一头跑到另外一头,跑了20多个来回。现场施工声音大,沟通全靠吆喝。我每天下班都是一种“嗓子要哑了,腿也瘸了”的感觉。

虽然工期很赶,但我们的质检没有半点疏忽,每一步都检查得很仔细。可能运输过程中的一点碰撞,都会导致建材质检不合格,需要我们联系供货方退回重新发货。

3月22日,正式完工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我看到方舱医院的照片、视频,既熟悉又陌生,感觉很震撼,也难以置信。这个地方我呆了将近一个月,每一个房间,每一个角落,我都踏入过、抚摸过,检查有没有漏水,地面平不平整,但在照片上看起来又如此新奇。方舱医院的每一天都在发生奇迹,每一天的变化都很明显,看建设进度的延时视频就感觉特别震撼,特别有成就感。

方舱项目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我还会在网上刷一些新闻,看关于方舱医院的报道,看到医生、护士、我的同事们,各行各业为了抗击疫情,大家同舟共济、恪尽职守,都是非常辛苦的。

香港青年罗佳伟  新华社 资料图

我也强烈感受到国家力量的强大。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没有中央的坚强领导,没有14亿中国人民举国同心、众志成城的精神,这项工程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做完。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我衷心希望社会越来越融洽和谐,希望不同想法的人可以以更开放的态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希望香港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