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沪语悦读:石库门里的夏天

2022-07-06 14: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石库门里的夏天

朗读者/叶进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沪语播音员

文/朱伟

在我出生以前,我家从小沙渡路——也就是老静安和普陀区交界的位置——搬到了南市区的石库门弄堂里。上世纪四十年代,我就生那里,之后的童年、青少年也都是在这些弄堂里度过的。

我们的弄堂非常浅,50米都不到。有前弄堂、后弄堂,弄堂当中还有一条横弄堂,大约也就一两百米长,看上去就像是“井”字少了上面一横。那里石库门房子的格局都差不多的,有天井、客堂、厢房、灶披间、后门和阁楼。那个时候,每个门牌号里要住三、四户人家,虽然不像《七十二家房客》这么夸张,但也非常热闹了。弄堂口则是南市区当时非常繁忙的一条马路。

上海的盛夏,早上还是比较凉爽的,刚睡醒的我拿了一只小板凳,坐在后门口的弄堂里。只看见不少家庭主妇已经拎着菜从小菜场回来了,只有睡懒觉的新娘子还在墙壁边上的阴沟洗马桶。这时候,我通常喜欢拿一只刚买回来的新鲜的红粉番茄吃,酸酸甜甜的,或者是啃一根黄瓜,清脆爽口,这都是夏天的味道!

坐了一会儿,看到有人家开始生煤球炉了,我也回房间吃早饭了,吃好早饭还要抓紧做暑假作业呢。兴趣好的时候呢,多做几天作业,之后就好轻松一点、多玩一会儿。那个年代没电视机,也没收音机,那么都玩点什么呢?当时我家窗外就是大同中学的大操场,这个操场比当时的沪南体育场还要大,所以经常有人在那里举行运动会和消防演习,就算是大热天,一早也会有人在操场上踢足球,我就赛过是看台上的观众了。

另外呢,我们弄堂外头有一个书摊,专门是借小人书的,那就是连环画啦,像《封神演义》啊、《三国演义》啊、《西游记》啊一类古典名著,还有一些电影连环画,小朋友特别喜欢,有时候大人也喜欢看。老板做生意非常随意,你既可以坐在书摊上看,也可以借回去看。我就是经常借回家看的,一看就是一整天!

再有呢,弄堂对面就是蓬莱公园,公园虽然不大,但是假山、河浜、亭子都有。还有一个图书阅览室,可以免费看书、看报刊杂志,天花板上还有几盏电扇慢悠悠地吹。那个时候家里没有电风扇的人家很多很多,空调更是想也不敢想的,所以大家都喜欢去阅览室吹吹风、看看书。除此之外,蓬莱市场、文庙也都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

不过,大热天的中午大家一般是不出去的,辣霍霍的太阳当头照,马路上的柏油也被晒得融化了。记得,有一家邻居养了一条草狗,连狗都躲在阴凉头里,吐着长长的舌头。热啊,实在太热了!我们就坐在房门口的走廊里,这里的穿堂风还是蛮爽的。这时候,有些邻居会拿出长板凳,再在板凳上摆几块板,把冬天的衣服统统拿出来晒,这叫晒霉,毕竟大热天前是上海出了名的黄梅天呀,所以这样一晒,衣服都被晒的滚烫喷香。这时候,大同中学操场旁边的树上知了叫个不停,几个调皮的小囡就翻墙爬树捉知了,捉到了还捏在手里听它们叫。另外,他们还喜欢在晚上捉蟋蟀,不过大多数小囡还是会在夏天买只叫蝈蝈玩,一般都是小贩挑着一根扁担,上面挂着非常多的小巧玲珑的竹笼子,站在弄堂里喊“卖叫蝈蝈”。这些小小的竹笼子通常都编得蛮好看,还有一扇活动的小门。养叫蝈蝈也比较简单,只要给它吃生毛豆就可以了,挂在家里不时的叫两声,也给夏天增添了不少乐趣。

到了夜里的时候,每天都会有一个中年男子,化着个妆,嘴巴里的大金牙特别显眼。他左手挽一只竹篮,里面摆满了香脆饼、脆麻花,上面还盖一块布。右手则翘着兰花指,嘴巴里还用苏北话说“我给大家唱一段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我们小囡都叫他“娘娘腔”,有的时候他听到了,还会假装拿起一块大饼要打我们,又马上缩回手,把大饼放在竹篮里。

太阳落山了,天还亮着的时候,才是弄堂的夏天最精彩的时候。

走进弄堂,也是各就各位。辛苦了一天的当家人已经在家门口摆好小桌子咪起小老酒了。女人们把大脚盆搬进房间里去洗澡。男人则是穿着短裤,在自来水龙头上冲冷水澡,顺便浇几盆冷水在后门口的弄堂水门汀地上。等浴都洗好了,地上已经干了,大家都搬两只长凳、摆几块长板、铺一条席子,悠哉悠哉。

夜幕降临,喧闹了一天的街市渐渐安静下来。但是那些马路两边和弄堂里的人还没安静,有喝茶的、吹牛皮、聊天的,有借了昏暗的路灯打牌的,还有已经打呼噜快到苏州的……大人有大人的圈子,小囡有小囡的“淘伴”,各有所乐。我有的时候也会有同学或者邻居发小来聊天,有的时候则是独自仰望夜空,看着满天的星星,运道好的话还能看到流星飞过。

大热天,对那些急着相亲、约会的小伙子来讲也是够苦的。几个要好朋友在帮他精心打扮、出谋划策,两个小囡用大蒲扇拼命地扇风降温。但是,还没等他出门,刚换上去的白衬衫、长裤子,已经湿掉了。

到了半夜零点,暑气才渐渐消散、略有凉意。此地的人慢慢散开,回房间睡觉去了,只有少数几个,盖好被单继续“战斗”到天明。

一段苦夏,市井百态。这种场景不仅南市有,全上海每一个角落都随处可见,就算是繁华的南京路也不例外。老上海人美其名曰乘风凉。其实,实在是屋里闷得吃不消啊!

来源:“上海戏曲广播”公众号

我知道你在看哟~

原标题:《【沪语悦读】石库门里的夏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