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收获》60年,这片庄稼地“收获”了当代文学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薛松
2017-12-09 11:1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收获》创刊60周年活动。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赵昀 薛松(03:11)
1957年,巴金和靳以先生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双月刊《收获》杂志。风雨六十载,《收获》已然是中国文学的标杆与旗帜,这片文学的土壤培育了无数中国作家。

为庆祝《收获》杂志创刊60周年,12月8日,莫言、贾平凹、苏童、余华、王安忆等近六十位重量级中国作家从各地赶赴上海,参与《收获》创刊6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文学家园”座谈会、“与时代同行”作品朗读会将分别于12月9日、12月10日在上海作协举办。

贾平凹12月8日晚上赶到上海,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收获》这六十年,在中国文坛上可以说是卓尔不群、独领风骚的,是一本能够出思想、出观念的杂志。在我年轻时候,就开始在《收获》上发表作品,还记得当时作品被发表后的巨大欣喜,给了我信心。而且在创作过程中,《收获》上很多新的文学观念,给了我很多启示,给了很多动力。”

贾平凹接受澎湃新闻采访。

贾平凹将《收获》比喻成一大片庄稼地,这几十年都丰收了,“收获”了大面积的当代文学,而他自己也在这个庄稼园子里汲取到了养分,“六十年了,是应该好好庆祝一下,这是很荣耀的事情。古人讲‘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我衷心祝福《收获》越办越好,继续滋养无数的中国写作者。”

1985年,苏童在《收获》上发表了《青石与河流》。“那是我第一次给《收获》投稿,很紧张,还让朋友帮忙向编辑举荐下。我很幸运,第一篇就成功刊登了,不用说当然特别激动”,回忆当年的往事,苏童说依然历历在目,这是开端,自此苏童就成为了《收获》的作者,“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这么多年,我很多重要的作品,尤其是中长篇几乎都是在《收获》上发表的。”

苏童出席《收获》60周年活动。

“《收获》对我来说就是家人,是有血缘的、有亲情的。专业上来说,《收获》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当然时代在变化,一批批的作者在变化,《收获》也在变化。我觉得《收获》变年轻了,现在《收获》上涌现了不少年轻作者,这在上世纪80年代是很少见的。《收获》也跟随着时代,做了一些创新,有了微信公号、开辟了一些类型小说栏目。但《收获》没有变化的是对文学、对自身的高度自信,很少做广告、营销,这源于文学圈、作者、读者对杂志的信任,使得《收获》能这个定力。”

对于更年轻的写作者,苏童的建议是:“唯有多写,写是唯一的真理,《收获》会给好作品一个展示的平台。”

《收获》杂志2017年第六期

格非和《收获》的缘分也有三十多年。1987年,格非将自己的处女作《迷舟》在《收获》上发表。格非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了当年一段趣事,“我先是把《迷舟》投给了另一家很大的文学杂志,但是被退了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就找到了《收获》编辑部,把稿子放下,编辑说会看看的。几个月过去了,没一点消息,我实在忍不住打电话过去问,是不是退稿了?退稿的话有没有修改意见?结果编辑部说稿子不是已经给你刊发了吗?我简直不敢相信,赶紧去学校图书馆查,我还清楚记得那是一个下午。我很感慨,《收获》对一个从来没发过稿子的年轻人这么信任,对我后来写作是非常大的一个鼓励。”

格非说:“在我心里,《收获》在文学界首屈一指的地位是不会动摇的,一是有好作品,二是对年轻人的挖掘力度非常大,刊物的声誉是通过编辑们扎扎实实的工作建立起来的,《收获》就是中国文学的高地。”

格非接受澎湃新闻采访。

《收获》的地位和编辑们的专业度已经毋庸置疑,作家李洱回忆自己与《收获》的渊源时感叹,不管是多大牌的作家,在《收获》都会感到是自己是青年作家,“写每篇稿子都感觉是处女作,这种感觉只有在面对《收获》时会出现,这也是这样一本老牌杂志对作家们的一种提醒。”

“我知道很多写作者在《收获》上发表第一篇作品的时候是热泪盈眶的,我也是这样,当时在东北身边没有什么朋友可以分享,特别感慨,”2002年,盛可以的《turn on》在《收获》上刊载,“至今我有三、四部长篇,和一些短篇在《收获》上发表了。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收获》编辑们对作品的高要求,我的小说,他们都给了很中肯的修改意见,有时候探讨要怎么修改一打就是一个小时的电话,程永新老师还给我写过一二千字的修改意见,他们一直在力求完美,使得作品结构、人物建立更具说服力。我在成长、也在老去,但这一路都有《收获》陪伴。”

《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看着作家们纷纷赶来庆祝杂志六十周年,就感觉到家人回来了。“他们都很忙,有的昨天刚刚从国外回来,就马不停蹄地赶来上海。我们就是像亲人一样的朋友,这是长久积累下来的情分、情谊,在文学的名义下,我们再次相聚。”

时代在变化,《收获》有变也有不变。程永新说:“不变的是前辈知识分子的情怀,杂志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含量,保持《收获》的质量和重量,是我们要坚守的,要努力将中国写作者、文化人最有智慧的那部分呈现给人民。但是时代在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在改变,《收获》会适应时代,更多地挖掘年轻人的潜力,协助他们推出新时代下的作品。”

程永新还透露,明年《收获》将开辟一个新栏目“行走的年代”,邀请作家们,写一些改革开放四十年里,中国社会、人的精神的各种变化。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