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俄超级工程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投产,中国将新增北极来气
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这一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




作为中俄在北极圈合作的首个全产业链合作项目,亚马尔项目成为了“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不仅将带动俄罗斯能源产业和边疆地区发展,还能够丰富我国清洁能源供应,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一带一路” 资金融通的范例
在卢布大幅贬值的背景下,亚马尔项目曾一度出现严重资金问题,在中资、俄资和国际银行等渠道共同努力下成功完成融资,创造了“一带一路” 资金融通的范例。
由于2014年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导致亚马尔项目面临困境。正是通过丝路基金增加约3.01亿美元的公司注册资本,改善了亚马尔液化天然气公司净资产状况。
中国制造打造北极新名片
中方企业并非仅仅通过融资的形式参与了该项目。从模块到钻机,从设计到建造,亚马尔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国企业全方位的参与,整体带动国内的产业升级,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在和国际企业竞争中,中国制造也成为北极新名片。
北极钻机要具有抗寒保温的功能,可在零下50度低温和12级以上强风环境下连续工作。国产的第一台“极光”号极地钻机,打破了俄、美、加拿大等技术垄断,成功打进了俄罗斯的北极的市场。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再到强强联合,通过练兵亚马尔,中国企业实现由单一产品到项目承包、由低端制造到高端“智”造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制造成为北极新名片。
开辟北极航道 助推“冰上丝绸之路”
亚马尔项目的建设不仅为我国新增了北部海上运来天然气,同时开辟的北极航道成功实现北冰洋运输,成为了我国“冰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支点。“冰上丝绸之路”,就是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亚马尔项目建设过程中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是经过白令海峡、通过北极东北航道运输,平均用时16天左右,比通过苏伊士运河节省近20天。

数据显示,一旦北极东北航道正式开通,我国沿海诸港到北美东岸的航程,比巴拿马运河传统航线缩短2000到3500海里;上海以北港口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港口,将比传统航线航程短25%-55%,每年可节省533亿到1274亿美元的国际贸易海运成本。
(原标题:中国制造打造北极新名片 开辟北极航道助推“冰上丝绸之路”)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