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德黑兰“三国志”|普京对线拜登:外交突围“一锤定乾坤”?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马斌 贺瑶瑶
2022-07-25 14:56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编者按】

美国总统拜登前脚离开中东,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于7月19日开始了他的中东之行,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会晤了伊朗和土耳其领导人。俄乌冲突战火正炽,美俄总统的中东之行的博弈意味不言而喻,而作为美国多年老对头的伊朗,以及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又能在这场三边会晤中得到什么?俄乌战场之外的地缘政治局势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外交学人”栏目推出“德黑兰‘三国志’”系列文章,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在乌克兰战事未了,与美欧博弈正酣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继在6月底出访中亚两国后,又于7月19日出访中东,启动了俄罗斯新一轮外交突围努力。由于普京此次出访时间正好选在美国总统拜登任内第一次中东之行结束之际,因此不免被认为是要与美国在中东纵横捭阖“掰手腕”的信号。不可否认,俄美总统在两国围绕乌克兰进行高强度冲突、对抗的背景下前后脚访问同一地区,必然会涉及如何进行地区布局以更好服务于大战略这一敏感问题。当然,作为中东地区事务的重要参与方,普京的中东之行同样着眼于本国在该地区的长期利益诉求。

突破欧美构筑的围墙

如果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中东之行与俄近期一系列外交动作结合起来看,那么可以认为普京中东之行是俄意图在外交领域突破美欧构筑的围墙,寻找和拓展国际联系通道,以缓解压力,改善局面的一系列尝试的一部分。其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下列四项:

首先,恢复和营造外交空间。俄乌冲突以及美国、欧盟对俄罗斯的一系列制裁让俄罗斯在国际社会面临巨大压力。俄罗斯不仅在政治外交领域承受着众多谴责与批评,而且同外部的经济社会往来空间也不断被压缩,这对俄罗斯国家声望、实力等都构成了严重损害。因此,缓解国际压力,营造更加积极、有利的国际环境就成为俄罗斯外交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与外交、经济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常规交往相比,俄罗斯对目标国家、地区等开展首脑外交,既能凸显其外交决心,还能将相对有限的外交资源集中到处理重大问题上,从而实现外交领域的部分“突围”,一定程度上恢复和营造较为有利的外交空间。普京之前的中亚之行与本次中东之行,都具有类似性质;俄罗斯高官近期在中东、非洲等地区的一系列努力也都服务于这一关键目标。

其次,对冲美国的中东布局。美国总统拜登7月13-16日刚刚完成任内第一次中东之行,所布之局除优化美国中东政策框架外,不少动作也与俄罗斯紧密相关,例如,美意图联合以色列组成“中东版北约”压制伊朗核威胁,期待与沙特协议增产原油以遏制俄石油收入等。所以,普京此次高调出访不论时机还是内容都在相当大程度上剑指拜登的中东布局。不管是俄罗斯,还是普京此次访问的重心伊朗,都将美国及其盟友的敌视与遏制当做本国安全的重要甚至主要威胁。俄罗斯与伊朗这一较为类似的战略诉求使它们在对冲美国在中东战略布局方面具有相对一致的利益。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7月19日在会见普京时表示,对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表示理解,称北约是“一个危险的实体”,并认为北约东扩是俄乌冲突的根源,哈梅内伊还呼吁俄罗斯应对西方的欺骗保持警惕。

第三,强化与关键盟友关系。尽管俄罗斯与伊朗关系看起来并不如美国和以色列那般密切,但是,伊朗依然是俄罗斯在中东为数不多的可用来撬动中东地区局势、影响中东地区秩序甚至全球格局的关键盟友。因此,强化与关键盟友关系近年来一直是俄中东政策重点。俄伊关系关键基础之一“20年全面合作协议”已于2021年到期,虽然两国相对一致的“反美”立场使两国依旧能深化战略合作,形成联手抗美态势,但是确立支撑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新框架对俄伊关系同样至关重要。

今年1月伊朗总统莱希访问俄罗斯,并向俄罗斯提交新版“20年战略合作协议”的草案;俄乌冲突爆发后,俄伊关系明显升温,两国积极推进协议签署。普京此番访问期间与伊达成的一揽子框架协议,同样对该问题有所回应。其中,对伊朗石油行业投资400亿美元的相关计划引人关注,可能成为伊朗石油行业历史上最大的外国投资;在共同反对美国金融霸权上,俄伊两国也有共同的意愿。哈梅内伊会见普京时表示赞同两国直接用本国货币进行交易,目前两国央行计划扩大双边货币互换规模,对接各自结算和金融信息传输系统,两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密切。

第四,探索与推进具体合作。除与伊朗可能的大额投资外,普京此次中东之行还带动了一部分具体合作。当地时间7月22日,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以及联合国代表在伊斯坦布尔签署了从黑海外运农产品和化肥的黑海协议,为俄乌两国的粮食外运和俄罗斯化肥外运到国际市场做铺垫。根据外媒报道,普京中东之行可能还会与相关国家洽谈无人机等武器出口问题。这部分具体合作一部分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例如关于途经黑海的粮食出口问题主要体现的就是俄罗斯对国际关切的正面回应;还有一部分能服务于俄罗斯的现实诉求,例如备受欧美国家关注的无人机出口问题。

中东之行的困境

为呼应外交战线的突围行动,俄军近日在乌克兰战场的攻势有所调整。不仅加大了前线动员,而且对顿巴斯地区前线战场的武器装备进行了补充。当地时间7月19日,俄罗斯军队对苏梅、赫尔松等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炮击,此外还从黑海向乌克兰敖德萨发射了多枚巡航导弹。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摆出的强有力进攻姿态一方面是营造俄并未陷入困境难有作为的局面,以配合国家领导人的外交攻势;另一方面,则也反映出俄罗斯目前所面临困境的严重性。

对伊朗、土耳其、沙特而言,一个被俄乌冲突拖累的俄罗斯会是一个“理想的谈判对象”,因为,这有助于它们提出更高的条件,开出更高的价码。展现对战场局势的“控制力”则让普京的中东之行不至于太过被动,因为,在美欧不断箍紧孤立俄罗斯的篱笆时,普京中东之行是俄罗斯突破这种限制的一次有益尝试。俄罗斯需要这样一场“外交胜利”。

中东作为继中亚之后俄罗斯有较多抓手和支点可以参与的地区之一,自然就成为俄罗斯寻求“外交突破”的重中之重。叙利亚是本轮俄乌冲突之前俄罗斯通过军事支持才建立和稳固的坚定伙伴,伊朗尽管与俄罗斯在部分问题上有分歧,但多年来一直是俄罗斯中东外交的另一根支柱;至于土耳其,则因为其较为特立独行的实用主义外交风格,给俄罗斯提供了难得的新用力点。再加上叙、伊、土三国对拜登中东布局都有“腹诽”,目前正好处在调整政策以应对相关冲击的档口。于是,普京如期而至。

然而,不管是搅乱拜登的中东布局,还是从打造俄罗斯的中东棋局来看,仅仅靠一次首脑外交并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尽管普京的这次中东之行时机敏感,背景特殊,但与诸多“一锤定乾坤”的猜测和臆想相比,普京此次出访中东更像是在表达俄罗斯不惧怕美国打压,敢于捍卫自己势力范围的姿态,同时尽可能借机实现部分突破,以为后续博弈提供可用抓手。

(马斌,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贺瑶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朱郑勇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