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黄胸鹀的极危,盼百度、搜狗、google等搜索引……

2017-12-26 09: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从黄胸鹀的极危,盼百度、搜狗、google等搜索引擎更多“正能量”内容就位#

引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专家告诉记者的一段话来开始:所谓的“天上人参”,只是传说而已,没有任何科学依据,黄胸鹀的营养价值与鹌鹑、鸽子差不多。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黄胸鹀属于候鸟,可能和不同地域的鸟类接触,捕捉、宰杀、食用这类飞鸟,增加了感染不明病毒的风险。此外,黄胸鹀体内的一些寄生虫在烹煮不彻底的情况下可能进入人类体内。最后,这类野鸟都是通过非法手段捕获的,其捕获手段不排除使用毒饵,此前曾有人类食用用毒饵捕获的野鸟后中毒的案例。“食用来历不明的野鸟,徒增食品安全风险,不可取。”

如果一个人说,黄胸鹀(禾花雀)堪比“天上人参”,可能你不相信;如果有十个人都这么对你说,你可能会已经动摇了;如果再有一百个人这么说,那么很可能,你快要相信了……

这个时候,假如你去百度、搜狗、google、微软、360等搜索引擎去检索了解一下,又发现很多询问黄胸鹀(禾花雀)“多少钱,怎么卖,好不好吃,好养吗”等方面的内容,那么,很不幸,你对黄胸鹀的“价值观”可能就要发生“质”的改变了。

这时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用在被吃成极危的黄胸鹀身上,可能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当前人们获取科普知识“知之为知之,不知问百度/google”的大环境下,这种面向大众的不恰当知识传播和暗示,体现在一个物种上的时候,往往是致命的。不仅是禾花雀,还有穿山甲、蓝鳍金枪鱼等等。

12月24日,绿会向上述五大搜索引擎公司致函,建议其加强对濒危、极危物种检索结果的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营造安全、健康的野生物种网络生态保护空间。绿会也愿意在这方面向上述公司提供帮助和支持。

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不仅体现在对黄赌毒的清肃上,还体现在对地球上各物种的关爱上。

文/绿宣 审/大风 编/Angel

(图一:圣诞节这天,搜索了一下黄胸鹀的词条,很不幸的是,这个词条在黄胸鹀定为极危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尚未没有作出任何内容变更,甚至有认为其为“害虫”的内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