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被“刺客”合围的夏天,这届年轻人“觉醒”了 | 精打细算播客

2022-08-02 07: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被“刺客”合围的夏天,这届年轻人“觉醒”了 | 精打细算播客
在这个“雪糕刺客”横行的夏天,你是喊出“退退退”了,还是变身成为“雪糕侠”?“一亿网友保卫雪莲”把当下年轻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拉到了高潮,“雪莲文学”被整活、《孤勇者》被改编成了《孤糕者》……

艾媒咨询《2022年“雪糕刺客”事件舆情监测报告》显示,超半数网友对“雪糕刺客”持负面态度,认为“定价过高,会破坏市场价格体系”“不标明单价,感觉受到欺骗”。此外,超八成网友对雪糕的接受价格在10元以下,超三成表示不愿意再购买“雪糕刺客”品牌。    

《2022年“雪糕刺客”事件舆情监测报告》/艾媒咨询

雪糕之外,“刺客”一词也逐渐向更广泛的领域蔓延。从千元一斤的荔枝、600元一斤的散装花茶、到300元的鲜花包装纸,“水果刺客”“饮料刺客”“零食刺客” “化妆品刺客”“机票刺客”“音乐会刺客”都被网友扒了个底朝天。

与此同时,“水果劫匪”“奶茶黑帮”“牙膏强盗”“痛包”等看似无厘头的新词开始流行。线上测评“避坑”、线下拒绝“整顿”,年轻人在社交平台自发抵制高价商品、保卫低价商品。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湃客创作者“町芒评测”的创始人@高公璞,他专注食品垂直领域测评,团队已连续三年测评雪糕,以及湃客创作者“燃次元”的主编@饶霞飞,她一直以来采访关注“刺客”现象。让我们从“刺客”热潮谈起,细数“觉醒”的消费者对商业发展的影响力。

【本期主播】

丁珏汭,澎湃新闻湃客财经栏目高级编辑

【本期嘉宾】

高公璞,@町芒评测 创始人,专注食品垂直领域测评

饶霞飞,@燃次元 主编,长期关注“刺客”现象

【时间轴】

01:54“刺客”频现,你被“偷袭”了吗?

06:41“一亿网友保卫雪莲”,雪莲为啥可以20年不涨价?

08:15“刺客”的行刺秘籍:高端名称、新异概念、模糊标价

14:00“刺客”的诞生和消费者的“觉醒”

17:48年轻消费者:你可以贵,但不能骗我

19:34渠道做选择后,年轻人怒了

20:25网红商品:资本在话语权和渠道权上的占领

25:20“整顿”与“反制”,消费者可以改变市场?

30:52网红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了?

35:30不被“刺客”裹挟:该闪就闪,该退就退

【配乐】

Funk Trap Heavy Kick 2018-D

以下为本期节目精华:

“刺客”频现的夏天,被“刺痛”的年轻人在觉醒

丁珏汭:@饶霞飞,您有过被雪糕“刺痛”的经历吗?和小时候相比,为什么雪糕越来越贵了?

@饶霞飞:我们家孩子有一天在冰柜拿了很多雪糕,买单的时候我发现价格比平时贵了两三百元,回家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有四五支钟薛高。大部分消费者的经历都跟我类似,买的时候不知道价格,高价雪糕也没有独立展示柜,与普通雪糕放在一起。我小时候吃过最便宜的冰棍是一毛钱,现在基本上都是五元十元。在我看来,一方面是成本的上升,另外一方面是很多品牌附加了网红因素和营销成本,导致了雪糕价格的提升。

丁珏汭:@高公璞,从什么时候开始,雪糕的价格开始收不住了?为什么有的雪糕可以20年不涨价?

@高公璞:从2018、2019年起,中国消费品走了两条路,一条路是价格越来越高,另外一条是打便宜牌,做替代产品。很多雪糕品牌走了第一条路,第一波价格比较高的是东北大板,国产品牌从以前的一两块钱突然到了四五块这个水平,雪糕价格由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有了融资、有了市场需求,商家会先把价格做起来,再去市场普及产品,很多消费品都在采取这样的策略。但也有很多老字号的雪糕品牌,在营销上比较缺乏,主要靠传统的经销思路和渠道来做,当在这些方面没有过多投入的时候,整体价格还是能维持住的。雪糕的价格和原材料之间的关系,我觉得并不是呈正比的,营销才是更影响价格的因素。

22款雪糕的主要配料和价格情况/町芒评测

丁珏汭:@高公璞 @饶霞飞,商家在推出雪糕产品的时候,通过什么让消费者上钩?消费者又到底被什么刺痛?

@高公璞现在很多产品会在名称上做调整,对消费者产生一些引导,让大家觉得价格比较高,但从产品内容、构成上来讲,还是没有什么本质性变化。比如国家标准里“雪糕”分为三类——冰棍、雪糕、冰淇淋,但商家又增加了雪泥这个品类。也有很多产品会不断加入新概念,比如鲜果汁、网红口味、异域风情等等。现在消费者反应过来了,就会觉得一直被引导、被误导,心情很郁闷。

@饶霞飞:类似的套路在日常中比较常见,比如早些年的新疆切糕,刺痛了不少80后和90后。我们之前采访的消费者,他对散装巧克力价格过高的印象也特别深刻。其实比较简单,刺痛消费者的就是价格标码不清晰,与他们的心理预期产生了一定的落差。

“劣币驱除良币”,低价商品的渠道被裹挟

丁珏汭:除了雪糕,“刺客”一词开始向更多领域蔓延,饮料、矿泉水、商场、零食、化妆品、音乐会等都“中招”了。@饶霞飞,消费者有哪些具体的反馈?@高公璞,为什么高价商品越来越多了?

@饶霞飞:我们采访到了一位消费者,他买了几颗话梅,就花了将近100块钱,还有消费者提到了最近的网红串串,购买的时候看着签子标的是“两块钱起”,但最终结账将近200块钱,后来才发现是几根鸡爪和几根猪蹄导致了价格飙升。

@高公璞:针对高价产品,2018、2019年第一波融资之后,很多食品开始在互联网上销售,有了盈利诉求。品牌发现走高端化能快速获得收益,在规模不是很大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这条路。特别是现在中国的很多食品品牌是通过代工来实现的,在成本不低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概念性营销,把价格定得很高,才能把整个成本做平。

丁珏汭:消费者的情绪其实也是在升级的。被暗地里被刺伤之后,有更多新词出现了,比如说“水果劫匪”“奶茶黑帮”“牙膏强盗”“痛包”等。@饶霞飞,为什么这些词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高公璞,真正挑动消费者情绪的原因有哪些?

@饶霞飞: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年轻人并不排斥高价格,不满的是觉得受到了欺骗。这实际上是差异化的问题,年轻人最先考虑的是值不值得,会有一些个性需求。比如说是否是个性定制、是否有一定的品牌价值等,但如果侵犯了年轻人的知情权,他们是不愿意买单的。

@高公璞:经济压力下,大家的消费行为越来越谨慎了,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懊恼的情绪,“以前为什么花了那么多钱?现在的生活成本为什么变高了?”在压力前面,情绪很容易发酵还有一个核心要素是渠道的裹挟,市场上并不是没有低价的产品,而是渠道也在做选择,没有让这些产品流通。对消费者来说,他想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他可能去了很多家便利店、走了很多个超市,都买不到自己心仪的产品,这会让消费者愤怒。

丁珏汭:针对很多网红产品,有消费者评论说:“挺好吃,但下次不吃了。”@高公璞,网红商品的底层逻辑是什么的?和普通商品有哪些不同?

@高公璞:网红产品的核心还是用大量资本占领话语权和渠道权。首先是填满渠道,比如说为什么便利店都在卖高价商品,因为返佣高,能得到的收入更多。第二是占领信息,通过大量的资本优势,不断在网红端、信息端和传媒端占领消费者的认知,让很多性价比高或者低价的商品在市场上慢慢消失,这就形成了食品行业“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资本认为,只需要在营销上、渠道上投入,就可以占领市场,甚至还可以左右消费者的选择,所以在产品端和品质上就没有提升了,现在市场上的很多网红品牌就是这种状态。

“保卫”“整顿”背后,是消费者的进步

丁珏汭:“雪糕刺客”出没后,出现了“一亿网友保卫雪莲”的事件。去年钟薛高老板接受采访时对网友说“你爱买不买”,刺激了舆情的发酵;而今年网友在面对雪莲的质量问题时却会说“五毛钱不能要求太多,它不嫌我穷,我不嫌他脏”。@饶霞飞,您有观察到类似现象吗?消费者是如何抱团自救的?@高公璞,这种自救会改变市场吗?也有调研说,今年消费者反击后,有部分平价雪糕的盈利超过了高价雪糕。

@饶霞飞: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各种雪糕、水果等各类“刺客”测评,受到了很多网友和消费者的热捧。有些年轻人还把《孤勇者》改成了《孤糕者》,来支持低价雪糕,这反映的是消费者对价格的保卫和对“刺客”的反击。消费者的诉求,是让商品回归本身,剥离附加因素。

@高公璞:从定价上来,定价越高的产品,获得的净利润一定会优于传统的低价产品,虽然说“薄利多销”,但物流成本还是存在。比如卖十根平价雪糕虽然能获得别人一根的利润,但流通成本更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找到很便宜的产品,但它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强,如果没有消费者自发的选择,这些产品很可能在这一两年就彻底消失了。靠消费者自发的方式,通过舆论来影响市场,从长周期上来讲,还是不能改变现在市场的状况。

丁珏汭:@高公璞,您觉得这种反击“刺客”的行为,折射出了今年怎么样的消费趋势,对企业和商家有什么影响?

@高公璞:目前的这种消费心态,可能会鼓励下一波食品领域的创业机构们,通过自己的优势,提供给消费者能满足需求同时性价比合理的产品。冲突和矛盾的集中爆发,是未来市场良性发展的必然过程。一旦掌握住,现在的网红状态可能会慢慢变成真正的品牌状态,可以持续地在市场中与消费者互动,得到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消费者进步了,市场就会变得越来越好,这就是商业文明的进步。

精打细算:消费者应该如何反击消费套路,击退“刺客”?

-认清消费诉求,拒绝盲目跟风;量力而行,适度消费,体验消费最真实的快乐

-不要顾及面子问题,对刺客勇敢说“No”;被刺痛了,该退就退,该闪就闪

精打细算,关注年轻人喜欢的新消费话题

你可以在荔枝播客APP、小宇宙APP、喜马拉雅

搜索「精打细算」收听我们的节目 

主播 / 丁珏汭

撰文 / 孟珈羽 丁珏汭

后期 / 李蔚 徐婉

监制 / 徐婉

运营 / 胡雅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