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国奶奶和中国爷爷跨越半个世纪的旷世之恋

2022-08-14 19: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秋月溶 民国女子

他心碎的眼神啊,几十年了,我从来不曾忘记。(李丹妮)

“在漫天风沙里,望着你远去,我竟悲伤的不能自已。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穷水尽,一生和你相依……”酷热里听这首歌,忽然之间就心静了许多。

想到的不是“娃娃”金智娟与诗人阿橹,而是55年未见面,断联几十年,好不容易在耄耋之年再次找到彼此,在白发苍苍中执手相伴的一对异国恋人。

他们是李丹妮和袁迪宝,这段“跨国传奇之恋”曾被央视等众多媒体广泛报道。

袁迪宝(1928年-2017年10月19日),福建厦门人。1953年9月,考入浙江医学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公共卫生学科的大学生。

李丹妮,原名李尘生,法文名DanielleLI,籍贯广东梅县,1927年5月24日在北京出生,中法混血儿,父亲李树化是浙江美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母亲是法国人,林风眠先生义女。

李丹妮熟悉法、英、俄、德和拉丁语, 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语系,后任浙江医学院外文助教;1956年随母亲赴法国定居;1973年后在里昂第三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任教;1979年获巴黎第七大学汉学博士,同年获里昂第三大学终身副教授;1981年后任里昂中法学院秘书长;1989年获法国政府授予“骑士勋章”(法国教育界杰出成就奖);1992年退休后任中法事务协会秘书长,对中法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01

她是他的老师。

1953年9月,浙江医学院。凉风习习,漫步在偌大的校园里,袁迪宝长舒一口气,我终于来了!是的,经过几年埋头苦读,他终于考上了浙江医学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人生从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5岁,在当时,的的确确是个“大龄青年”。不久,长姐给他介绍了护士黄秀雪。在家人眼中,二人门当户对,结为夫妇一定会和和美美。

袁迪宝他是个孝子,理解父母的焦急。一个月后,在鼓浪屿鸡山路1号,他和黄秀雪成婚。之后继续独自赴杭读书。

他不会想到,在学校,他会遇到她,那个自己爱了一辈子,亦用一辈子来爱他的女人。

她叫李丹妮,中法混血儿,父亲是浙江美院教授,母亲是法国人。

毕业于浙大外文系的她,时年26岁,精通法、英、俄、中四国语言,被浙江医学院聘为俄文老师。身材高挑,肌肤雪白,五官精致的李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女神。

在班上,袁迪宝是年龄最大的学生,学习也格外用心,每次俄文成绩都拿满分,成了俄语课代表。这个浓眉大眼,英俊潇洒的学生很快引起了李丹妮的注意。

年龄相仿的师生,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二人开始了亦师亦友的生活。

当时学校没有英文课,看到袁迪宝对外文非常感兴趣,李丹妮就让他周末到自己家来帮他补习英语。巧的是,袁迪宝是福建上杭人,与丹妮的父亲都是客家人,每次去李老师家里补习时,他就与丹妮父亲用客家话聊天,深受丹妮一家人的喜欢。李丹妮时不时还会买些书籍或生活用品赠送给他。

对于老师的好意,袁迪宝心怀感激,却始终止步于师生情谊。

真正敞开心扉的是1953年那个冬天的早晨。

那一天,雪花飞舞,可冻得瑟瑟发抖的袁迪宝却没有赏雪的兴致。课后,李丹妮悄悄递给他一个纸包,里面是一件蓝色的毛衣。

摸着柔软的毛衣,袁迪宝心头漾起一股暖意,他早就感受到了老师的爱意。其实,他何尝不是这样呢?

他们有很多相同的爱好,有聊不完的话题。他想起两人最喜欢的歌曲《当我们还年轻》:“当我们还年轻,在美妙的五月早晨,你曾说你爱我,当我们还年轻……”

这是美国电影《翠堤春晓》的英文插曲。看着满眼爱意的丹妮,袁迪宝再也情难自已。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情不自禁地相恋了。从此,美丽的西子湖畔多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天气晴好的日子,二人携手漫步西湖。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曲院风荷、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南屏晚钟……如诗如画的风景成为了他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02

美丽的校园,甜蜜的爱情,热爱的专业,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这样的日子如果能永远走下去,那该是多么幸福啊!

可天意弄人,措不及防中,离别的笙歌已悄悄奏响。

1955年,袁迪宝所在的卫生系被合并到华西医科大学,他得随学校去成都。分别在即,他也想起了在老家,同样有一个女人对他牵肠挂肚。虽然是包办的婚姻,但袁迪宝不忍抛弃发妻,他觉得,既然她嫁给了自己,就不能对不起她。

一面是责任,一面是真情,该如何抉择?袁迪宝很煎熬。但逃避不是办法。去成都的前一天,袁迪宝鼓起勇气,把这一切告诉了李丹妮。

乍听之后,李丹妮痛苦异常。这位中法混血女孩,骨子里有着法国人的浪漫多情,也有中国人的善良与理智。虽然希望爱人能跟她一起去法国,但她明白:“我没有权利把幸福建筑在另外一个女人的不幸上,去抢别人的幸福,这个结果我不能接受。”

她藏起了伤痛,剪下了一缕金发,脱下戒指,交给袁迪宝,叮嘱他:“你要好好照顾你的妻子。”

两人决定,只把对方当作兄妹般关心。李妈妈也理解女儿决定,说:“现在没有你的位置了。”

一年后,李丹妮随父母坐上了去往法国的轮船。这一别,就是半个多世纪,两人从此再也没有见面。

离别之初,袁迪宝和李丹妮仍有书信往来。毕业后,回到厦门工作的袁迪宝和妻子先后生下3个儿子,他把一家5口的照片寄给法国的李丹妮报平安。

他们在信中谈家人,谈生活,谈学习,谈工作,像亲姐互相关心鼓励着彼此。李丹妮知道袁迪宝养孩子不容易,买了奶粉、玩具寄到中国。

但袁迪宝并不知道,初到法国时,因为混血身份,丹妮的法国亲戚瞧不起她,平时的生活还得靠祖母接济。直到4年后才获得法国籍。

这样的联系一直持续到文革前。

李丹妮收到的最后一封信是在1965年。得知运动来临的消息,丹妮担心给袁迪宝写信会害了他,再次将思念深埋于心,主动中断了书信。袁迪宝的姐姐也将丹妮的信,连同她的金发、戒指小心烧毁了。

文革结束后,二人再次提笔,给远方的爱人写信。然而,信都被退了回来。唯一的联系方式中断了,从此,音讯全无。

03

深爱的人,怎么会忘,又怎么能忘记?

他思念着她。每次出差到杭州,袁迪宝必定要到丹妮的旧居前徘徊。

她对他的爱从未停下一刻,但从未打扰。李丹妮小心翼翼整理出所有袁迪宝曾经寄给她的旧信,每日诵读,并虔诚祷告来排解感情。虽然后来进入法国里昂第三大学攻读博士,事业上不断勇攀高峰,但她一直未嫁。她说,“这辈子只有一个人爱过我,他一直住在我心里。”

既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就要对婚姻负责。袁迪宝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也以为能平稳幸福地和妻子家人度过一生。但不幸的是,1994年,袁迪宝的妻子患了牙龈癌。患病期间,袁迪宝天天陪床守护,把各种食物捣碎了喂到妻子嘴边,但仍没能挽救她的生命。

妻子病逝后,袁迪宝拒绝了与儿子同住的请求,一个人独居,10年后才搬去跟三儿子同住。

2010年春节,袁迪宝外甥(长姐的儿子)来拜年,偶然说起了袁迪宝与李丹妮的那段过往。

儿孙们被这段凄美而隐忍的情谊感动。三儿媳欧阳鹭英不忍看到公公寂寥颓唐,劝他再写封信给丹妮老师:“以前你怕妈妈伤心,现在她都过世十几年了,你还要辛苦隐藏这份感情吗?”

沉寂的心再次被唤醒。袁迪宝花了几个晚上,写了相同内容的5封信,寄向了大洋彼岸。5月1日,终于从法国来了一封信。袁迪宝双手颤颤巍巍地接过这封信。里面是3张写得密密麻麻的信纸,还夹着一张彩照。

袁迪宝端详着照片上熟悉而陌生的容颜,再看看纸上熟悉的中文笔迹,老泪纵横。想到丹妮一生未婚,甚至要在修道院终老,他心痛不已。

两位老人重新开始了书信往来。三儿子和儿媳见此状,鼓励公公把丹妮接到厦门一起生活,“妈已经走了,你还要错过丹妮老师吗?”

在孩子们的鼓励下,两位老人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亲爱的丹妮:50多年前上帝叫我来认识你,是要我来爱你的。离别50多年后,再让我们相见也是要我来爱你的。”

“亲爱的迪宝:你给我的,我都保留到今天。我深知你是真正爱过我的人,正如我真正爱过你一样。”

“亲爱的丹妮:如果你愿意,来厦门后我们可以到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你来和我们同住,我的儿孙们一定会把你当妈妈、奶奶孝敬的。”

9月18日,儿媳欧阳去法国将丹妮接到厦门。时隔55年,袁迪宝捧着55朵玫瑰和三个儿子各捧着一束鲜花在机场外等候。

别时难,见亦难,一切语言都显得无比苍白。这一刻,天地似乎都静止了。两位耄耋老人望着对方,相拥而泣。

9月21日,袁迪宝和李丹妮办理了结婚登记,26日,儿孙们为二老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袁迪宝终于在82岁时与爱人携手;李丹妮终于在83岁时穿上了婚纱,嫁给了自己最爱的人。

都说年轻人的爱蜜里调油、如胶似漆,二老的表现其实更甚。

丹妮问:“你亲我的时候,会不会觉得甜蜜?”

因为听力不好,袁迪宝说话声音要很大自己才能听到,他就大着嗓门大笑着答:“那比甜蜜还甜蜜,简直是忘乎所以。”

爱虽然迟来,但毕竟还是来了。幸福之情感染了每一个人。看着孩童一样的一对老人,周围人的心都甜化了,谁能不祝福这对历经风雨的爱人幸福久久?

2017年10月,与丹妮相伴7年的袁迪宝,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享年90岁。

一年后的7月,92岁的丹妮也离世。孩子们将李丹妮的骨灰一半与袁迪宝合葬留在中国,另一半日后由法国的亲属接回去,和她父母葬在一起。

愿两位老人在天堂再续情缘。

原标题:《飘洋过海来看你 : 法国奶奶和中国爷爷跨越半个世纪的旷世之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