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绿会收到高中生志愿者来信,欢迎新力量的加入!# 编……

2018-01-08 19: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绿会收到高中生志愿者来信,欢迎新力量的加入!#

编者按:中国绿发会响应十九大对青年的号召,扩大志愿者群体,全国各地多名大学生积极报名加入中国绿发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不仅高校大学生,很多优秀高中生新力量也加入进来,并给绿会来信,让我们看到中国环保事业的新希望。这些少年,未来可期。现选出张政同学一篇优秀文章,以飨读者。

环保,从改变观念开始

我是一名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也是一名环保志愿者,在繁忙的课业空隙,密切关注环保事业。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环保更是成为热门话题。政府、企业、民间无不在苦心孤诣、绞尽脑汁来应对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窃以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老大难,需要先从改变民众观念开始。

中国的古代基本上不存在什么环境污染问题。究其原因,除了生产力水平不足以大程度改变自然之外,更重要一点是古人敬畏自然的观念---先秦诸子提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主张,郦道元编写《水经注》以及大量唐诗宋词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都是在表达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观点。北宋哲学家张载对英雄的定义是这样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由此可见,天地在古人心目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其中,英雄的终极目标“为万世开太平”不正与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相契合吗?所以,在我看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唤醒潜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从而增强我们的环境意识,保护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此外,就德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的环保经验来分析,良好的公民素质是保障环保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只有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所以我认为,大力推动环保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环保亦然。况且,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当下,传播观念变得易如反掌。我偶然接有幸触到中国绿发会,看到绿会在微博微信上发表文章,在澎湃问政上大放异彩,甚至在中央电视台也活跃着身影。比如央视最近播出的有关绿会诉古树名木环境公益诉讼案吸引了我的注意,经了解发现竟然是国内古木环境诉讼第一案。此外,2017年12月29日,在北大举行的由绿会、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联合主办的绿色文学创新公益活动启动仪式,我因上课原因没能到现场也没能看直播觉得比较遗憾,但是它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绿会所做的各种努力,都是将环保的理念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环保意识自然也将深入人心。

近年来,许多明星也成为环保大咖,为环保事业出一份力。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凭借环保为主题的《荒野猎人》折获得奥斯卡奖,姚明成龙深入非洲拯救濒危大象,并排成记录片。柴静自费拍摄的《苍穹之下》也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我也了解到在李晨任联合国亲善大使的活动上,绿会代表也出席了提名仪式。无独有偶陈伟霆先生生日,他们的粉丝也通过向给中国绿发会做公益应援种珊瑚捐助“种珊瑚,种希望”公益项目。

这在某种程度上给环保宣传工作提供了经验,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文学、影视、音乐来贯彻落实环保教育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环保事业进入良性循环,环境教育不仅狭义上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也是广义上对全体公民的教育,因此尽可能扩大受众群体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总而言之,要使我国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正如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样,环境治理与改善也是复兴路上的一部分。我相信,随着民众、企业、组织、政府的共同努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虽路坚且难,却指日可待。我期待,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新鲜、未来更美好。

文/志愿者张政 审/绿宣 编/Ange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