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育部首推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七成为一流大学主建

我国慕课建设有哪些标志性成果?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哪些特点?下一步如何发展?随小编一起看看↓↓↓

■ 慕课建设与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有关高校和机构自主建成10余个国内慕课平台,学堂在线、爱课程网已居国际国内领先行列。460余所高校建设的3200余门慕课上线课程平台,5500万人次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选学课程。
■ 慕课建设与应用实现了大范围的优质资源共享。西部高校获得高水平大学教学支持,并共享2400门优质课程。已有600多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以跨区域、跨校、跨学科、学科专业等各种形式组建的慕课联盟覆盖面逐步扩大,推动因地因校制宜跨校、跨区域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等共享与应用模式不断涌现。
■ 慕课已获得高等教育界越来越多的认同。各省级教育部门和高校纷纷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规划,并在学分认定、转换以及相关配套机制建立等方面开始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 我国慕课建设已经走入世界前列。我国慕课数量已列世界第一位。有200余门慕课登陆国际著名课程平台, “清华汉语”等中国慕课进入2016年国际著名课程平台前列。我国慕课建设与应用为世界慕课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创造了中国模式。
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取得骄人成绩的基础上,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了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这在国际上是第一次,也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努力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深入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积极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主建设的344门课程入选,占比70.2%。
■ 大规模应用惠及高校和社会学习者。首批课程中,选课人数超过10万人次的有78门,占比15.9%,其中国防科技大学的《大学英语口语》选学人数超过98万人次,同济大学建设的《高等数学》选学人数近85万人次,北京大学在国际平台上线的《Chinese for Beginners》(《初级汉语》)选学人数达45万人次。
■ 示范引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首批课程坚持“学生受益第一、开放共享为先”的基本理念,重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重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强化线上与线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跨区域、跨学校推动东中西部高校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在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打造中国在线开放课程国际品牌。有12门在国际著名平台上线的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推动更多高水平大学的优质课程上线国际平台,参与国际竞争。

01
到2020年,以国家名义推出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1000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进而带动1万门慕课和5000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线运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提高质量和推进公平上取得重大进展;
02
推出中国慕课标准,推进慕课广泛应用,加大慕课平台开放共享力度,把更多高质量的慕课输送到中西部地区高校;
03
加强师资和技术人员培训,让更多教师会建慕课、会用慕课;
04
推进慕课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
05
加大慕课建设对外开放,在慕课建设模式、推广应用及标准制订等方面掌握国际话语权,占领新一轮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教育部认定的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哪些?有没有你感兴趣的?一起来看全名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