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安徽一家五代行医,在传承中坚守医者仁心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实习生 金梦婷
2022-08-20 09:40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1953年9月,23岁的徽州青年柯家骅,继承祖辈的“仁术”事业,来到安徽省会合肥,到安徽医学院报到;1990年9月,18岁的绩溪青年柯道正,离开家乡,怀揣着“像父辈一样,做一名伟大的医生”的理想,跨进安徽医科大学的校门;2019年9月,17岁的合肥女孩柯乃钰,跟随祖辈的脚步,坚定自己的选择,成为安徽医科大学的一名医学生。

柯乃钰是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的一名在读大学生,她的父亲柯道正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心血管内科行政副主任,爷爷柯家骅是宣城市绩溪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曾祖父柯莘麓是绩溪名医,在抗战期间,担任“九二兵站医院”军医。再往上数一代,先祖柯泽舟先生也是一生为医,“仁术”为上,在以八都上庄为代表的绩溪县岭北乡,乃至翚岭南北,都享有极高声誉,为胡适母亲治病,与胡适一家乡谊深厚、交情甚笃。

柯莘麓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柯氏一家世代行医,匠心传承。正如柯家骅的夫人胡蜜蜜在自己写的家族回忆录《风雨人生路》中所言:“我的家由鲜花锦盛,到盛筵散尽,再到如今的苦尽甘来,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其兴衰留给一代代后人挥之不去的身影。”

“一只大馍等于一支葡萄糖”

柯乃钰的爷爷柯家骅是家中独子,在其父亲柯莘麓、祖父柯泽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医学造诣、文学修养都极其出众。1953年,柯家骅继承祖辈的“仁术”事业,考入安徽医学院。柯家骅来自行医世家,幼承家学,在进医学院之前就上过杭州的药学院校,之前又在家随父见习行医,所以他在安徽医学院期间成绩优异、思想先进、学识渊博、嫉恶如仇、言行活跃,在同生中颇有威望。

大学毕业后,柯家骅念家中老母无人照料,回到家乡徽州,在绩溪县人民医院任职,成为当地县医院内科业务主管负责人。

柯家骅医术精湛,是备受患者称誉的“柯大夫”。他主张精心诊治,确证病患,节约用药,准确用药,不浪费公费医疗的每一分钱,他的口头语“一只大馍等于一支葡萄糖”;他提倡平时要注重食补,注重心理健康,受广大民众的爱戴和赞扬。其夫人胡蜜蜜在《风雨人生路》中提到,柯家骅作为当地资深医师,工作则非常繁忙,他经常不分昼夜地加班,节假无休,有时甚至除夕之夜都要义务出诊。

柯家骅有三个儿女,两个儿子柯道平、柯道正为双胞胎,“人间正道是沧桑,父亲母亲希望我和哥哥以后的人生道路能走得平坦些。”柯道正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解释道。

柯道正上初中之前,与父亲柯家骅一直聚少离多。他在乡间读书,父亲在县城工作,加上行医忙碌,两地之间班车较少,父子年龄相差较大,交流很少。“后来自己也做了内科医生,走过父亲走过的路,和父亲的交流渐渐多了起来,也愈发理解他。”柯道正说。

白天出诊看病,晚上泡图书馆,学习新知识,紧跟时代前沿。在治病救人,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柯家骅始终不忘学习新事物。他常常将不了解的东西,抄到一张张卡片上,得空便拿出来看看。在上个世纪的小县城里,内科就是一个“永动机”,远远没有如今细分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柯家骅主张一个合格的内科医生就应该博闻强记,有着广泛的知识面,诊断思路要开阔。

如今耄耋之年,柯家骅不惧怕数字鸿沟,他积极学习新媒体使用技术,是宣扬胡适文化的崇仰者。他上网、著文章,写微博,宣传胡适、学习胡适,著有《胡适与故乡》一书。“这也是我最佩服我父亲的一个方面,他善于接受新事物、善于学习、眼界开明,现在身体不大好了,卧在床上,也会刷朋友圈,看到我发的一些病例,一些行医体会,会积极的给我互动,点赞、留言。”柯道正谈道。

“除了医学,我就没想过其他专业”

柯道正兄弟是在母亲胡蜜蜜的悉心照料下长大的。“母亲是一位富有才情与学识的女性,上过女中,后来做了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十分严厉。在我们家,吃饭时不能叹气,坐姿要端正,学习要勤勉刻苦。”柯道正回忆道,小时候不听话,经常会被母亲打骂。母亲对医学是有一种情结的,她非常支持父亲工作,从不抱怨,从小就给我们兄弟姊妹几个灌输,一定要有人学医,不能让家里的根断了。

1990年,柯道正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疗专业。在谈及当初的专业选择时,柯道正直言:“除了医学,我就没想过其他专业。一直觉得我就应该做一名医生,后来工作也证明了我也很适合学医。”

柯道正,右一,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留念。

1995年,柯道正大学毕业,留在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任职,行医之路一晃近三十年。谈及自己的坚持,柯道正表示,“做一名好医生最重要的还是责任与爱心。”

柯道正在健康科普讲座上进行宣讲。

在采访中,他多次强调要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给予病人足够的耐心和人文关怀,“很多病人会觉得头晕、恶心、心悸……做了好几个检查显示生理上都没问题,其实这是心病,是躯体化障碍,作为医生首先你理解他的痛苦,他才会给予你信任。”

在工作中,柯道正将神经系统、心理学上的“刺激—反射”牢记于心,经常用于治疗。其实,这也是受其父柯家骅的影响。柯道正介绍,父亲早年为一位同乡就诊,同乡小便排不出来,他便让其家人在厕所放置一个水滴漏,长久以后,疑难之症竟不治而愈。

此外,柯家骅一直倡导的悬壶济世精神对柯道正的影响也非常大,他始终盼望着能像祖辈一样扎根乡野,为百姓治病,造福一方。

2019年7月初,柯道正积极报名参加安徽省“百医驻村”专项行动,暂别省城三甲医院原来的科室,来到黄山市区域内不同的几个村医空白的贫困行政村当了驻村医生,担负着各自驻点村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服务。

柯道正每周都要翻山越岭走访多个村民组,尤其是出行不便的贫困户,利用业务专长,全面摸排掌握群众患病的健康状况,解决了山区村民日常用药的问题,缓解了众多患有慢性疾病村民所受的困扰。

2020年7月,黄山市遭遇到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山村多户村民受灾。柯道正和同事们极协助镇村干部参与受灾人员的转运、安置工作;洪峰过后,积极深入到受灾村民家中开展现场清淤消杀,传染疾病的预防。“来箬岭村以后,我发现村民的健康意识比较淡薄,健康知识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场所来做健康科普。”2019年8月的一天,恰逢当地一场送戏下乡《舞台进万村》公益活动,柯道正和村支书商量,在大戏开演之前20分钟给现场的村民做一场关于高血压的健康科普。“自那场之后,我到村里去,村民都知道我是来箬岭村健康扶贫的柯医生,这也是我下乡最大的收获,能被老百姓认可,所有一切都是值得的。”柯道正谈道。

第五代传承

2019年高考落下帷幕,一位女孩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她是柯乃钰,超出安徽医科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76分,是该校当年招录的最高分学生。

柯乃钰从初中接触生物开始,就对人体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升入高中之后,随着学习和对未来思考的深入,她产生了学医的想法。当然,最主要的影响来源于柯乃钰的家庭。

“我的父亲、伯伯、伯母、姨母、舅舅、爷爷、外公、曾祖父、曾外祖父都从医。而从我父亲起,跟安徽医科大学更是结下了三代的不解情缘。”柯乃钰谈道,逢年过节家人团聚时,一桌子围坐着的大多是医生,在一起津津乐道最多的总是医学话题。

儿时,柯乃钰常听祖辈们讲从医的事,会去父亲工作的科室、看些关于医生的宣传片,也会跟着家人一同去安医校园,听父亲介绍过去安医的种种,而这些都对柯乃钰的兴趣和理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母总是盼着孩子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去往更广阔的天地,其父母也不例外。“女儿从小数学就好,还参加过许多竞赛,我和她妈妈总觉得不要局限于学医,也可以学数学嘛,我们当年是时代所限,眼界太窄,而现在盼望着她走出自己的人生路。”柯道正说。

然而,填报高考志愿时,柯乃钰仍然坚定地报考了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六个志愿只填报一个,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万一滑档了,没学上,我就复读,我特别坚定自己学医。”柯乃钰说。

寒来暑往,大学三年时光转瞬即逝。柯乃钰从不觉得学医枯燥无趣,始终怀有热忱,对自己要求极高。“她也会和我小声抱怨说书好厚,好难背,但说完了就立马去背了。”柯道正说道。

辛勤不负,三年来,柯乃钰多次获得安徽医科大学张锡祺一等奖学金、启航一等奖学金、良医成长计划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

对于未来,柯乃钰很有主见,已经选择了硕士阶段研究方向。“她想要做一名临床医生,去研究一些医学难题,希望她将来能传承长辈们的医者仁心,做一名优秀的医生。”柯道正说。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