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问政智库 | 何万篷:上海静安购物要做成“入口级平台”
【编者按】:在2018年1月16日下午举行的静安区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专题协商会上,静安区政协常委、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首席研究员何万篷作了题为《把静安购物做成“入口级平台”》的主题发言。现分享如下:

购物,就像火车头,牵引着文化、服务、医疗、教育等等,这是一条很长的链条,很复杂的系统。用文绉绉的语言,就是通过静安购物,延伸、衍生到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交易方式、新的治理方式。新静安,新静安,我觉得就是要创造这“四个新”,这才是上海特质、静安特色。所以说,静安购物作为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入口级”的平台,通过它导入高净值人士、高成长人士、高增值环节、高竞争力总部型企业。静安价值,就非常生动、深刻地,率先体现在静安购物上。它的功效,表层是自然人的“买买买”,后面却隐含了大量的对法人进行赋能、赋权的活动。
在电商横行天下之际,我担心轻视静安购物,把它做小了,就购物谈购物。静安购物,更准确的表述,是消费促进和贸易服务。我坚持认为:城市,城市,“城”的初心和使命在于“市”,即市场、交易或贸易,万变不离其宗。但是贸易形态,由原来的实物贸易,到现在的服务贸易,到未来的信息贸易,一直在版本升级。上海的城市功能逻辑架构必须这样梳理: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驱动下,在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支撑下,国际贸易中心日长夜大,贸易形态和贸易标的持续迭代。国际贸易中心到位之日,就是国际经济中心建成之时。19大报告提出——增强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消费促进的体制机制。还提出——形成面向全球的四大网络,贸易排在第一位,然后是投融资、生产和服务。可见消费和贸易的战略权重。
我们再来看伦敦、东京、纽约等等这些都市的核心地区,他们的“业态”都是呈金字塔状,塔基是商业,中间是“商务+文创+休旅”,塔尖是金融服务。最后,实现“商商旅文一体化”,创新贯穿其中,无处不在。和静安南京西路齐名的某知名商业街,走下坡路,我们早在2014年,通过大数据分析,就发出过预警。出没的人群,70%是大老爷们。平均年龄36岁以上。主要靠地铁导入。非工作因素单次停留1.5小时以内。可见对消费人口、旅游人口、工作人口,都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塔基不稳,中间层和塔尖当然就不稳定了。
所以,今后要研究,人群到静安,不管是不是激情式购物,后面一定要及时、有效、高比例地,把他们就地转化为高能级创新创业人口,流进来,流下来,转起来。这是个课题,我现在就立个flag,或者说毛遂自荐,2018年好好来研究,包括:如何打造全球屈指一数的新品类、新品牌首次发布地,类似商品IPO平台;如何对接11月份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何参与5.10“中国品牌日”相关活动;如何学习新加坡的GTP计划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