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没有一只蝌蚪能活着游出广西三江”

2022-08-22 16: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发财金刚 不相及研究所

一只小蝌蚪平安长大,只需要两个月就能变成幼蛙。但如果它不幸出生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水地里,则很可能会变成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去三江旅游的外地游客,会在一些饭店的菜单上,赫然发现蝌蚪们的墓志铭。

蝌蚪用尽一生的时间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广西人要跟它们过不去。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没有人比当地的侗族人更参透青蛙生命的本质。

一到季节,侗族人就拿出自制的捕蝌蚪神器,在田里布下天罗地网。

为了袖珍美味,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时间换取一盘蝌蚪。

小时候大家还是拿小漏勺下地抓,这几年漏勺越做越大,简直堪比方天画戟,在泥水里捣鼓两下,很难有落网之蝌蚪。

在跟侗族人玩的这场捉迷藏游戏中,蝌蚪都是败者。可以这么说,没有一只蝌蚪能活着游出广西三江。

被捕获的蝌蚪又像回到了母体受精卵时期,紧紧挨在一起。在外人看来,食用蝌蚪的行为颇为残忍,但侗族人却有自己的理由,这是自古以来的饮食习惯。

他们认为,蝌蚪和果子水稻,或者飞禽走兽一样,都是山林自然给人类的馈赠。

为了不浪费馈赠,他们会把蝌蚪精心烹调,比如说制作成蝌蚪油茶。

广西到处都有食用油茶的习惯,但是将蝌蚪和油茶来个超现实跨界碰撞的,只有三江侗族人。

洗干净的蝌蚪,散发着致幻的色彩、美味的光芒,烧热的铁锅将是它们的最后归宿。

一个侗族的朋友对我说,蝌蚪入锅后激起的阵阵白烟,在他眼里其实是魂魄,这时候颠勺,是在触碰灵魂。

经过炒制的蝌蚪,灌进油茶的厚重汤色中,犹如回到了泥地旁的水沟,蝌蚪油茶的发明者可能是想让蝌蚪再次找到潜游的感觉。

此时你不得不佩服侗族人,他们吃蝌蚪甚至吃出了一丝哲学家的意味。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内心崇尚自然,敬仰原始的力量,对青蛙的幼体有着独到见解的缘故。

每个尝过蝌蚪油茶的人,都无法忘记那股味道,下肚后仿佛蝌蚪还在你的胃里头激荡。

“我忘得了前女友伤人的话,也忘不了蝌蚪油茶的味道,后劲实在是太强了。”

前提是,你得有勇气将蝌蚪送入嘴巴里。

相比蝌蚪油茶,当地的另一道蝌蚪美食,大众接受度会更高一点。

蝌蚪油茶视觉冲击力过于生猛,因为你能看见一只一只的蝌蚪浮在油茶上面,没有十个胆不敢轻易尝试。而蝌蚪煎蛋,蛋中包裹着黑色蝌蚪,有着极高的隐蔽性,跟你说是海蛎煎,有的人也会被欺骗。

一些人就是在朋友的隐瞒下,破了人生中第一次蝌蚪戒。

“本来我以为这道菜就类似于蚂蚁上树,吃的不是真正的蚂蚁,而是肉末。吃了好几口,最后用筷子把黑色的物体挑出来,好家伙,一条煮熟的蝌蚪,广西人跟你来真的。”

“蝌蚪煎蛋确实好吃,相当鲜美,但朋友跟我说是蝌蚪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儿想吐。后面他说我矫情,牛蛙都敢吃,吃个蝌蚪煎蛋怕什么,想想也是。”

“我感觉吃进了一串音符,尾调还是苦的。”

稻田里生长的蝌蚪一般分两大类,蟾蜍的蝌蚪与青蛙的蝌蚪。侗族人一般食用青蛙的蝌蚪,没有人敢食用蟾蜍的蝌蚪,因为蟾蜍的形象太坏,让人觉得它的子孙后代都有危险因子。

据一位蝌蚪十级爱好者口述:“每年春天的蝌蚪肉质最为鲜美,有的蝌蚪味道非常甜美,煮吃时候不苦涩,清淡醇香。有的蝌蚪却略带苦味,但是对于一些老饕来说,这都不是事,他们认为略带苦味别有风味。”

谁也说不上来侗族人吃蝌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翻开侗族人的饮食志,上面记载侗族人的常见食材不少于五百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无不取食。见多识广的广东朋友来了也得放下筷子,先伸着脖子看看上的是什么。

由于以前资源匮乏,侗族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田里除了有稻谷、稻鱼,田里的蝌蚪也被搬上餐桌。

侗族人才是真正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民族,和穿山甲、四脚蛇、麋鹿等他们先祖的食材比起来,蝌蚪确实算不上稀有。

蝌蚪虽小,但却也关系着生态环境保护,今天当地政府正在想办法扭转局面。

蛙科动物收录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蝌蚪作为蛙科动物的幼崽,属于蛙科整体。目前只有养殖的蝌蚪才被允许销售,没有取得相应许可,食用野生蝌蚪属于违法行为。

“舌尖上的文明”

网络上,关于蝌蚪可以不可以进食的讨论基本上呈现一边倒,几乎所有人都抵制吃蝌蚪,坚守文明社会的底线。

但有一个人的发言游离在这个讨论之外,他就像时光机一样,将所有人带回了过去更为久远的年代。

原标题:《没有一只蝌蚪能活着游出广西三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