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罗新:历史学家的使命是反抗主流历史理解

2022-08-26 12: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罗新教授

最近,罗新教授的新书上市,引发了媒体的密切关注。

这本花了他过去三年时间写的书——《漫长的余生:一位北魏宫女和她时代》,试图找寻一个历史故事之外的学科意义。

《漫长的余生》讲述了一位出身南朝的普通女性王钟儿,在30岁那年被掠入北魏平城皇宫,先后以宫女和比丘尼的身份抚育两代皇帝,在宫中生活了56年之久。她的命运与权力斗争密不可分,在时代的转折处始终身不由己,但缝隙间她也寻得了某种生存的可能和机会。

谈及王钟儿的一生跌宕,罗新说,人不单单是命运的承受者,人也是命运的创造者。

漫长的余生:一位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罗新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2022年7月

王钟儿(慈庆)活了86岁,生于南朝刘宋,入魏后历经献文、孝文、宣武、孝明四朝,去世时南朝已是萧梁,真是漫长的一生。通过把她的命运嵌入南北朝近百年的历史动荡中,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时刻全都变得真实、生动起来:

刘宋叔侄争夺帝位引发内外战争,南北对峙形势发生变化;权力的诱惑一再使“子贵母死”成为争权武器,朝堂的博弈延续至后宫,后宫的安排影响朝堂的格局,数代皇后不得善终,孝文帝杀子,宣武帝保护唯一子嗣,无不迷雾重重;孝文帝迁都引起的暗流涌动,鲜卑贵族与汉人门阀的合作与冲突,王朝中后期的政治弊端,都通过具体的人的命运展示出来。

罗新教授利用墓志等史料讲述了王钟儿漫长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并以她的眼睛去看她身处其中的时代,把皇帝、后妃、外戚、朝臣、宦官和宫女都还原为具体的人,看到他们面对权力时的喜悦、疑惧、张狂、绝望……随着王钟儿人生故事展开的,还有从献文帝、孝文帝到宣武帝、孝明帝近八十年的北魏历史,当然也有被时代的惊涛骇浪席卷的许许多多人。

我们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历史就是不完整、不真切的。

在一场名为《质疑与反抗是历史学家的使命》中,罗新说:

历史学家归根结底不是传承什么文化,也不是要把某种古代的东西保存下来。他的使命本质上是质疑现有的历史论述,去反抗、去抵制种种主流的历史理解。

我们身边的情形是,人们时时刻刻都在使用历史,但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滥用和错用——即便历史学家自己也不免于滥用和错用。可以这么说,我们讨论的历史,我们所使用的历史,我们所说的历史,多半都是靠不住的,经不起追究的。

在我的领域也是如此,我是做魏晋南北朝史、北方民族史的,很多大家常常提到的东西都是经不起追问的。

那么历史学家做什么呢?历史学家去重新考察这些东西,作为一个rebel,作为反叛者、起义者、异议者,去质疑那些被广泛接受的说法,重新质疑、一再质疑。

历史学和其他一切学科大概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对各自时代的历史负责任的。这个责任我们过去检讨得不够,我们太喜欢把自己当作受害人,把责任推出去。

历史学家做什么,为谁做?所谓探究真理、探究真相,该探究什么,为谁、为什么探究?这些都是应该反思的。没有哪一个学科、哪一个人能宣称自己真正掌握了真理,这是到了今天我们应该完全明白的事情。但是做什么、不做什么,做到哪个程度,这确实需要我们反思学术史上、历史上的教训。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

罗新 著

上海三联出版社·理想国,2019年5月

今天我们必须知道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坚决不做。作为一个rebel,一个反叛者,有所不为是一条原则。

历史学家的使命本质是质疑现有的历史论述,去反抗、去抵制种种主流的历史理解。

十几年前,当时去内蒙赤峰去访一位网友。那位网友后来和另外一位网友一起去了元上都,寻访古迹。很多年后,多次在元大都遗址公园散步、聊天,只是知道这曾经是元朝的大都,是一处“历史现场”。再然后,就读到了罗新教授这本《从大都到上都》。

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

罗新 著

新星出版社·新经典,2018年1月

北大教授罗新,一位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的专家,在华发之年,自北京健德门启程,沿着古代辇路北行,经龙虎台,过居庸关,行黑谷,越沙岭,背着行囊,徒步穿越北京、河北的重叠山谷,进入内蒙古草原,不畏烈日、暴雨、尘土飞扬、山路艰辛,穿行于田垄与山谷间,一步一步走完了从健德门到明德门的四百五十公里山川河流,抵达上都,完成了他十五年前的夙愿。

“到了我这个年纪,一切希望、梦想、信心和理想都被‘雨打风吹去’,只剩下难以言说的无奈、郁结、愤懑和迷惑。是啊,我了解自己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社会吗?我所研究的那个遥远迷蒙的中国,和眼下这个常常令我大惑不解的中国,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罗新 著

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2022年2月(修订版)

北魏皇帝,不仅是华夏帝制国家的皇帝,也是内亚游牧征服集团的可汗,他们的历史活动,是多种文化传统的碰撞、融合与新生。北魏的所谓“代都旧制”,分明就是内亚传统的一部分。

本书从北魏皇帝即位仪式的代北因素入手,推及北魏的祭天仪式、辽初的权力传承危机、清代的堂子祭天等,一方面观察拓跋鲜卑政治传统与华夏传统的遭遇、碰撞及变异,另一方面考察鲜卑旧俗(代都旧制)与内亚政治传统间的联系。

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那些内徙内亚人群,一方面固然深受华夏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多多少少继承和坚持某些内亚的文化传统。这些内亚传统中的相当一部分在史书记录中或遗忘或变形,依稀仿佛,难以辨认,所以清理这些残存的线索就成为一个足以显示历史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工作。以内亚视角重读历史,无疑具有巨大的空间。

王化与山险:中古边裔论集

罗新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

本书收录作者历年所撰关于中古时期边疆族裔问题的论文二十九篇,充分结合简牍、石刻与传统史料,分“边裔与中心”“发现与想象”“名号与传统”“墓志与历史”四个主题,对于汉唐游牧地理、中古南方族群的历史变迁、十六国北朝时期内入北族的政治发展与文化转型、北朝碑刻墓志的调查与研究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精当的论说。

中古北族名号研究

罗新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

《中古北族名号研究》通过对中国中古时期北方诸民族的政治名号制度的分析,特别是对这些名号的结构、功能、性质与变迁的分析,揭示中古北族政治发育及制度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并强调在起源意义上有着明确连续性的政治名号,随着政治体的演变发展而向广义上的专名方向辐射,由此为深入认识中古北族历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名号制度是在北族政治发育过程中,从政治的称谓名号所发展出来的一整套既复杂又多变的政治制度。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罗新 著

中华书局,2005年3月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收录20世纪50年代至2003年底期间新发表的魏晋南北朝墓志,墓志年代起三国之始,迄杨隋之末(220-68),皆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科学出版社956年版)及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992年版)两书所未收者。全书分为魏晋十六国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五部分,每一部分按照志主下葬日期先后为序排列。墓志先列录文,后附疏证,注明拓片图版和参考录文的出处,介绍现有研究成果,并对墓志所涉史事作简单的考证和说明。

在2019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访时罗新说,博士毕业后留在北大任教,他十多年间陆续出版了《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古北族名号》等专著。但是感觉魏晋南北朝离现在太远了,很长时间内他都觉得,历史和现实没关系。

直接促使他学术转向的是2008年的一件事。当时网上刚兴起同学录,消失多年的大学同学突然在虚拟空间聚上了,大家聊完近况和旧事,不免论及现实。一些老同学和他在边疆问题上出现很大分歧,同学对历史现实的误解之深刺激了他。

“我就像着魔了有一阵,”罗新回忆。他在短期内写了好几万字的文字回应争论,“同学们都说,你疯了,怎么写这么多东西?在电脑上读大家都不习惯,看不完的,你别写了。”由此很快写了一篇论文《王化与山险》。

“我不能说写得多好,但是这篇论文是发愤之作,是充满情感的。”罗新说。

2017年6月底,出于学术考察的需求,加之“对纯粹的书斋生活有些厌倦”,罗新花了15天,沿元朝皇帝夏日巡幸的辇路从大都徒步450公里到上都(即今北京到内蒙古锡林郭勒正蓝旗)。在《从大都到上都》的写作上,他借鉴了很多英语旅行文学著作,将行走的故事、途经之地的历史、他对草原生态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融为一体。

这之后,罗新作为历史学家更多地在公共领域开始发言,强调历史学家的使命,开始对主流的历史理解进行“反叛”。

罗新认为,中国现代的历史学则是一个很年轻的、新的学科,是20世纪初期以后逐渐形成的历史学,跟世界其他地方的历史学架构差不多。我们现在的研究和一个法国历史学家或埃及历史学家的研究之间的差距,要远远小于我们和清朝的历史学家之间的差距。

但是这一点人们经常故意不意识到它,因为想强调自己文化的连续性,想强化我们和古代文化之间的关系。

在任何已经形成的历史叙述里,个体都是被覆盖的,他们只是以群的形象出现。苏联特别流行无名战士纪念碑。我们知道任何战士都是有名字的,都有自己的亲人。可是在这个碑里你看不到人,看到的是一个纪念碑和一个抽象的意义。

真正的历史是每个人都有名字的。我们在华盛顿看越南战争纪念碑,看到的是一个抽象的隧道一样的地下的长条,每一个人都有名字,而且名字不分地位、也不是简单按照姓氏排列,是按照他死亡的时间排列。他和谁死在一起,死在同一天。每一个死去的人的家人都可以在这找到他,送上花,在他们眼前站一会儿,这才是有意义的。同样在华盛顿,你看到朝鲜战争纪念碑,那就没有名字,就是几个披着一个大雨衣在艰苦条件下行军的战士。你看起来是具体的形象,其实是抽象的。

我觉得有意识地发掘小人物,写微观的生命史,大概不是很古老的方法,是比较晚近才发展起来的。法国学者、还有后来英美学者做这些工作,也不过就是20世纪中期以后的事,甚至可以说是1970年代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罗新,1963年生于湖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史。专业代表作《中古北族名号研究》(2009)、《黑毡上的北魏皇帝》(2014、2022),著有旅行文学作品《从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发现中国》(2018)和学术随笔《有所不为的反叛者》(2019)。

原标题:《罗新:历史学家的使命是反抗主流历史理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