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研究之路,始于深读

2022-09-06 17: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大家好,我是冠霖书院少靖博士,上半年在书院公众号上曾发表过《蔡少靖博士:我在人生低谷期的学术蜕变过程》、《蔡少靖博士:闲书阅读促进写作能力提升》、《蔡少靖博士:提高“文本输出产能”的具体步骤详解》、《“吃蛋群众”的文献拆解之旅——从“建筑解析”到“文献拆解”》、《如海绵一般贪婪吸收知识》、《建筑学学什么?| 我和我的专业》等文,今天为继续向大家分享我在阅读方面的心得。

一、从自我怀疑走向笃定方向

去年的我其实和诸位看客中很多人一样:

自我怀疑、重度抑郁,

阅读走神,写作发呆;

一坐坐一天,一看啥没写。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

导师焦虑,自己发愁,

如此念博士,何时能毕业。

一年后的我已经重装上阵:

想写就写,一写到底,

看书入迷,笔记不停,

一写写一天,笔记一大堆。

天天在读,日日在写,

大小论文,同步展开,

有时亦忧虑,好书读不完。

可能有同学会问,那能转变那么快?我要告诉你们,只要方法得当,一直坚持,你们也会和我一样“胸有成竹”的思考与写作,其实这篇短文就源于我和王老师的对话,我意识到了自己确有提升后,希望通过文字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表达出来,能帮助到身处迷途的你。

你们还会问,我是如何走入研究世界?

方法不难,需要从有目的、有意识、有方法的阅读开始,要让自己进入深读状态。

具体的方法:持续的、正确的阅读及读书笔记体系形成后,所读内容才能和过往知识体系建立联系。当研究领域内足够广的知识体系进入大脑后,此时我们会进入深度思考状态,理论模型将和现实问题建立新的参照体系,围绕着对新的参照体系进行描述和讨论,我们才能开始有底气的写论文。

或许上面写得过于抽象,我换个更具体得例子来继续解释:其实写论文的状态和写小说是类似的,优秀的作家都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他们对生活和人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及悲悯之心才能写出动人心弦的故事。

同样的,如果想让自己要写好论文,前提是让自己能够有效阅读大量的书籍、论文,在看明白前人研究者做了什么事,思考了什么,现在研究已经到什么程度,自己明白了这个领域的话语体系、论述方式、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只有做到这一步,才可能输出有价值的论文。

接下来我从三个层面的阅读来阐释我如何建立个人深读体系。

二、目的化阅读

我上小学时常去离家不远的图书馆阅览厅看画报,我对那个图书馆印象最深刻的是入口门厅正对墙面上写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时过境迁,图书馆早已被拆建了住宅,我在理解阅读重要性之后不停在阅读,但我没有深刻理解高尔基的话,如果没有在特定方向上进行有效的阅读,那么这个阶梯将很难成为连续状,也许是杂乱的,很难让人向更高位置攀登。

上博后我发现自己理论素养孱弱,理论素养和自己的专业技能相比,简直就是渣。然而人的底层本性是懒惰(要不然怎么会不断发展生产力,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自己并没有认真去研读文献,而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妄想用技能去应对理论研究:结果可想而知,我在上博开头几年过得很惨,头破血流,生不如死。

直到去年夏天我才真正进入阅读状态,懂得了要进行目的化阅读:即要搜寻和研究相关的经典文献阅读进行全覆盖阅读,而不仅是关键词相关的文献阅读。

经典文献有可能不包含关键词,也不是本学科的文献,然而这些文献逻辑清晰、写作精良,寓意深渊,极富思想,犹如高级厨师精制的深海蓝旗金枪鱼刺身,不仅味道鲜美、口感很好(阅读感佳),而且营养丰富、滋养身体;

一些包含研究方面关键词的文献也有可能是平庸文献:逻辑不清、拼凑写作,没有思想,亦无创新。这些文献如同蹩脚厨子随意乱炖的一锅粥,不仅寡淡无味,毫无口感,另外也没啥养份,无益身心。因此,进入阅读状态的前提是找到和研究相关的所有经典文献并阅读,同时要规避平庸文献。

三、主动化阅读

翻译家李继宏认为“人类的情绪和感觉往往是模糊、混乱甚至爆烈”。其实我过去看书时也会心不在焉,自己的非理性情绪裹挟了理性的阅读行为,无法安心阅读和思考,总忍不住去看看微信,阅读最新留言;看看淘宝,查询货到哪了。这种状态不可能深入阅读,就算读了也是白读,没有太大收获。

那么我们如何让把控自我情绪?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非常立竿见影的方法,唯一的办法只有刻意练习:尽量让自己有限的专注力聚焦于读书一件事情,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天才并不比任何一个诚实的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个特殊的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至燃点。”我们只能逐步践行在阅读时只关心读书,逐渐增加自己专注阅读状态的时长。

其次,研究状态的阅读一定是主动对话式交互,而非被灌输式阅读:想象你阅读的实质是和作者进行思想对话,此时请你一定要记住:

你不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老师是唯一的权威,老师的每句话都要记住,不能有丝毫反驳;

你是一名和作者共同探讨学科发展的学者,因此你可以通过写脚注、写笔记的方式和作者对话:你可以认同,也可不认同作者观点,因为你走的路、去的地方、读过的书都不会能与作者重合,观点不同很正常。

你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是,寻找你和作者的差距,你是否达到了作者的学术段位,如果没有达到,尽可能多的向作者学习;如果接近,那么想象自己在和作者讨论;如果不如你,可以不用看。

在找完差距后,你还需要能够认识到文字本身的局限性:会有模糊性,会有歧义,会有误解。如何在文字有限的表意前提下布局出逻辑清晰、论证严密、让人心服口服的新观点论文,如果你能写出来,恭喜你,你已经证明自己是这个领域的学者之一;反之,如果还不能,请你继续深读文献吧。

四、方法化阅读

最近在看李继宏老师翻译的作品,忍不住继续引用他的话:“写作推敲是冷静的理性活动,有助于清晰传达抽象概念,或者让语言具备形式的美感。”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写作发表,因此研究成果、内容也将以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呈现,由此会产生一个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结构化写作表述?

在阅读开始之时,我们就要写结构化笔记,以结构化的认知、思维、记录方式对原文进行“解构”,以格式化的模板去重组对象论文。

一方面这样的方法会让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去审视原文,另外一方面让原文“营养物质”分门别类进入我们的文献研究数据库中,这个过程如我们通过一日三餐获取身体营养:所有的食物都需要通过口腔咀嚼—胃液消化——肠道吸收,将原有具象的食物分解为“糖分”“蛋白质”“脂肪”等抽象的营养物质。当我们学会了文献拆解模板,就让 “内嵌”了一套文献“消化系统”,能够让自己能将他人之修辞、方法、思想化为自身之能力,从而为后面自己写作储备充足的素材。

五、保持状态与“研究内力”的提升

我差不多用了十五个月的时间重塑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其间已经写了三百多条笔记,包括读书笔记、闪念笔记、其他笔记。说真的,我不能明确告诉你我写到多少条笔记才能感受到自己“研究内力”的提升,因为整个过程是缓慢的、逐渐的、悠长的。

我也曾经在写到6个月,积累一百多条笔记的时候产生过怀疑感,这个状态和长跑途中途心跳加速,气管被急促呼吸刺激产生灼烧感,似乎自己很难再跑下去了。此时最重要的是克服了生理和心理的瓶颈期,让自己身心能够适应这种状态,再坚持一段,会突然在某一刻感知到“研究内力”的威力。

也许你大论文最核心逻辑突然呈现了;也许你小论文写出来了;也许你和导师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导师对你的认同;也许你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突然建有极为轻松的感觉,这个时候就意味着你的认知能力已经提升了,你看待问题的高度、角度、深度已经有了质的提高。

其实我对我自己的成长一直保有怀疑态度,因为我一直需要某件事情来证明。

我写大论文总觉核心内容很拼凑,直到昨天,我突然想通了:我终于建立了一套流畅的论证思路,这让我兴奋不已,我明白论文还需要不停重写,但是我用了一年时间终于想通了一个一直困扰我自己以及学界的问题,足够让我兴奋不已。

另外一件事情:暑期我带着几个低年级本科生做设计竞赛,无论是自己还是学生并未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我原本认为本科生“画功平平”只是“立意尚可”,难以抗衡“画功深厚”“经验丰富”的职业建筑师。然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份作品居然在一千份图纸中能够突出重围,独占鳌头,得了第一。这个结果或许和我之前大量阅读有一定关系:深入阅读为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对问题认知维度、深度的改变,或许这段时间的深度阅读训练,让我的认知水平逐步和大牛评委们靠近,由此我所带设计小组提出的概念和思想恰好符合了评委的心意,这当然有运气的成分,另外这件事情从侧面说明了一年来深度阅读,认真写读书笔记非常有益。

在本文最后,我以《老子》的一句话为结尾:“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发端于微小进步的积累,由此我希望大家能够一起践行“研究之路,始于深读”,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大家共勉!

文字:少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