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唐诗在今天仍然能打动我们?

2022-09-09 19: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大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个人能够决定的部分微乎其微。在人类生活里,我们需要面对的困境很多,有的很具体,有的则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当这些感受被以诗的语言表达出来,难以被归纳的情绪会变得清晰。

叶嘉莹曾说,“我对诗词的爱好与体悟,可以说全是出于自己生命中的一种本能。因此无论是写作也好,讲授也好,我所要传达的,可以说都是我所体悟到的诗歌中的一种生命,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的力量。”

图源:抖音唐诗主题系列节目《大家聊唐诗》

诗不能提供解法,但可以用它所蕴含的思想,帮人们收获一些安定内心的力量。不论是难以排遣的孤独,感觉自己是“天地一孤舟”,还是不知道人生除了考试、进入仕途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路径,诗中的不少情感,与历史,与当下是共通的。

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唐朝是中国近体诗完成的时代。某一刻,当我们与千年前的诗人产生共鸣时,过去的情感向现在蔓延,烦思与纷扰会找到它的去处。

01.

为什么唐诗在今天仍然能打动我们?

我们都是背着唐诗长大的。只是上学时,大部分人都把背诵当作任务来完成,很难看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里描述的清丽画卷。彼时年幼的我们,也很难体会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深情婉转。

等有了足够的生命经验可以更好地感受唐诗了,却又少了时间和心力。最终,很多人和它的缘分就止步于高考结束。

回过头来看,唐诗当然不应该只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环节。蒋勋在讲唐诗时曾提到,“诗很像一粒珍珠,它是要经过琢磨的。我们的口腔、舌头、牙齿、嘴唇在互动,像蚌壳一样慢慢、慢慢磨,磨出一粒很圆的珍珠。”

这些精心琢磨出的珍珠在千年岁月的冲刷之下仍然耀眼,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珍贵的审美体验。

唐诗最直观的美,在于其语言。中文的精妙和丰饶,都藏在短短数十字的诗句之中。诗中所描绘的,大都是生活中常有的事物和感受,但通过繁多的修辞手法,文字被精巧地组合起来,呈现出生动的图景和悠长意蕴。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简单的字句就描摹了边塞的壮阔之景;冬雪常见,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却让人蓦地发现雪的生机。

唐诗所追求韵律和节奏,尤其是律诗和绝句,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因而具有了一种形式上的美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工整的对仗,朗朗上口的语调,是独属中国古典诗歌的美。

《毛诗序》中写,“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唐诗直到今天仍然在打动我们,也是因为它生发于心,浓缩了人类永恒的情感。在阅读中,我们也得以直视被忽略已久的内心。

孤独、分别的遗憾、求而不得的痛苦......这些都市人的情感困惑,在唐诗蕴含的人生况味之中,都能得到共鸣和慰藉。毕竟,既然情感困惑如此相近,就没有那么独特和困窘了。

唐诗的含蓄和节制,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情感表达,诗句因而拥有了更多的回味空间。王维的《相思》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全诗并无一句提到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平淡的诗句下,情感暗潮涌动,诗人的深情更为动人心魂。

直到今天,这还是互联网上最火的唐诗之一。《抖音古诗词数据报告》显示,《相思》力压李白的《将进酒》,成为抖音网友点赞最多的唐诗。

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唐诗将幽微细腻的感受通过各种意象捕捉、描摹了出来,又因为其诗性语言的模糊,能够和个体生命产生不同的碰撞。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离乡日久后,再次返回家乡时内心的纷扰。同样漂泊在外的都市人也常常会有“情更怯”的感受,担心回家后看到父母的日渐衰老,也为熟悉的家乡事物的消逝而无奈怅然。

李商隐的《锦瑟》到底写的是什么,至今也没有定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的哀伤,却能够轻易地击中人心;“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则把都市人最无处可躲的孤独与寂寞写得那样空灵缠绵。

在漫漫人生中,总有那么些时候,人会和唐诗相碰撞,相感发。

02.

隐的态度,作为一种方式

唐诗独具的美感之外,它同样在内容上予以人们精神共振。

如今,稳定有着难以忽视的诱惑,幸福的标准被简化为一个统一的模板,为了给自己谋得一个安全稳固的未来,有的人选择考公,有的人选择考编,但也不时会想,是不是还有其他可能?

回想过去,似乎从有科举开始,文人们便前赴后继地在“中”与“不中”间,试图找到一种尽可能实现自我的方式。唐诗中充满了类似的探索,诗人们以自身为例,告诉我们想要不卷入急流,入仕之外,还有“隐”的态度。

叶嘉莹曾在书里写,“仕”与“隐”两种意念,是唐诗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读书人常苦苦挣扎、摇摆不定,不出仕做官,生计将难以为继,可如果选择归隐,抱负又要如何施展?

儒与道之间交融的,是诗人一生要面临的矛盾。于是,他们迷惘、困顿、不知所终,有人官场失意不得不隐居山林,有人在隐居生活里还经受着仕途的诱惑。

但在唐朝所有诗人里,孟浩然都是独特的那一个。闻一多评价他,“隐居本是那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点暂时的调济,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

孟浩然生于盛唐,青年时期,恰逢开元盛世的开启,机遇与希望一同涌来,众人壮志满满,准备有所作为。但在那时,出仕不是孟浩然的理想,他选择了一条更畅然却也更艰难的道路,在故乡襄阳的山与水中,成为一名隐者。

急流勇退,需要放旷的情怀。“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官场的竞争与孟浩然无关,更紧要的,是眼前浮过的孤云野雁,是登高望远、箪食瓢饮。

在鹿门山,他完成了精神上的圆融,对自然之景形成一种幽深的认知,诗意被他随意地泼洒在自己的作品里。

描写夜雨凄清,他说“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银河暗淡,雨淅淅沥沥地滴落在梧桐叶上,天地之间,人被温柔地包裹;描写月下独行,他言“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山树被朦胧月光映衬出一丝曼妙,诗人信步来到庞德公的隐居之处,此时,孟浩然的人生已经走入后半程,他终于再次发觉遁世的情趣。

孟浩然一生没有功名,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与游历中度过,但四十岁的时候,他也曾为仕途所累,不可避免地陷入入仕和归隐的两难之中,短暂地成为张九龄门下的一名清客。而在闻一多看来,“‘羡鱼’毕竟是人情所难免的,能始终仅仅‘临渊羡鱼’,而并不‘退而结网’,实在已经是难得的一贯了。”

孟浩然曾经启发了李白,为此李白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篇。但站在今天的角度,孟浩然显得尤为特别,他在那个没有什么选择的时代将自己活成了诗,“伫兴而作”,尽力过想要的生活,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而如果说以孟浩然为例,要求还是高了些,完全走向另一条道路过于艰难,那么,还有一种我们可以借鉴的方式,将“隐”的价值判断放入日常生活之中——不过分入世,也并非出世,只是保持着清醒,给自己休息的机会。

其中的代表是贾岛。他幼时家贫,曾出家为僧,在禅院里过着寂寥的日子,也习得了如何面对苦闷。

晚唐的诗人们爱贾岛,因为他能够不跟随大声呼号改良社会的主流,只想着前进,而是深挖出生活苍凉中的诗意。人们已经累了,在贾岛所书写的萧瑟与荒凉中,众人感受到了久违的关怀与抚慰。

他将大家从向上的激进中解救出来,带着他们重新注视清凉的一角,告诉他们沉寂中亦有生机。如闻一多所言,在“几乎狞恶的‘时代相’前面,不变色,也不伤心,只感着一种亲切、融洽”。这是一种难得的态度。

在不想奋进,也无力改变的时日里,与自己相处已经是一种修行。“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背后,是俗世规训之外另一片天空,有着失望与希望,也有着不同的可能。

03.

在时代的喧嚣中,安放自己

然而,在唐朝诗歌的范畴里,归隐只是其中一个主题,大部分人写诗,是为了求官、行道。如果仕途受挫,诗能够收纳他们的痛苦和磨难,在写出每一个词句后,心绪变得平和,情感却浓缩了起来。

时代面前,个人往往是无力的,只能被裹挟着,在生活的大江大海中起伏颠簸。诗人们也是如此,作为身处喧嚣中的个体,他们的遭遇只是历史的一个断面,但其中的挣扎与坚持却得以在诗歌之中保留。

在盛唐最鲜花着锦的时候,即便科举失败,年轻的杜甫也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然而命运急转直下,安史之乱的发生彻底摧毁了他预期的生活,流离颠沛成了他往后人生的主色,他的诗歌创作也随之进入了新的阶段。

看到因战乱被迫离开故土的妇孺,他以近乎白描的方式记录下“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沿途遇到被抓来服兵役的百姓,他敢于发问“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叶嘉莹曾说过,杜甫是一个有力地担荷起苦难的人,不逃避,不摆脱,赤裸裸地直面。他诗歌的珍贵就在于这种直面,如实记录了时代的悲剧。他的诗里不仅有自己,也关心同样在承受苦难的广大的人。诗承载了苦难,他的生命也因此抵达更深邃处。

而在时代中寻得安放自己的方式的,还有李商隐。他在诗里为自己独自创作了一个绮丽绚烂的空间。

李商隐生于晚唐,宦官专权,藩镇跋扈,时局十分紧张,他47岁的人生里经历过六个皇帝。不仅大环境如此,他个人的命运也令人唏嘘,少时丧父,要承担奉养家庭的责任,虽然读书刻苦,颇负才华,但仕途并不顺利,尝试多年终于考中进士得以为官之后,却陷入党争漩涡,蹉跎一生。

他在各个幕府中辗转沉浮,帮官员做了许多应酬的骈文文章。叶嘉莹在讲李商隐的诗时曾提过,“每当我看到李商隐的《樊南文集》,我就非常替李商隐悲哀,这么好的才华,这么好的文笔,每天去给那些长官写这种无聊的文字,真是非常悲哀的事情。”

在命运的嘲弄之下依然充满乐观和希望是一种苛求,李商隐也做不到,他的诗里常常充满了失意和怅然,“对外界、对生命所取的观照态度总是病态的、残缺的、悲哀的、痛苦的”。

然而,这些诗本身就已经是他没有被彻底击垮的证明了。他用繁复的意象给自己建立一个瑰丽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的情感和“性灵”得以在诗句中保存。

人们难以得知他在写下“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时,究竟是以怎样的心境来存放这些隐喻,但他也曾直白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果人生只是“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那么又怎知“岑寂”不胜“欢娱”呢?

李商隐的诗歌对叶嘉莹影响很深,她曾说:“我遭遇到很多人生中的挫折、苦难、不幸的事情,我都是用李商隐的诗来化解”。

叶嘉莹一生经历坎坷,但始终坚持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讲授与写作。她的弟子、江南大学副教授黄晓丹在回忆起自己与叶先生结缘的经历时曾说,在叶老师的身上,他们这些学生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当我们在台下仰望,先生身上体现出的从容、有力、清明和优雅,足以使我们相信,跟随先生,就不会在人生的风雨飘摇中失去方向。”

黄晓丹领悟到,“古典文学在叶先生身上体现的奇迹是赋予生命完整性并因之提升生命的尊严,在 ‘劲风无荣木 ‘的时代,能使 ’此荫独不衰’。

这种内在完整性的达成未必就高于迎战生活的成就,但它是我们在瞬息万变的世间唯一可以主动追求和把握的东西。”

个人或许无法完全决定生活的进程,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抓紧自己,找到一种自处的方式。尽所能从容不迫,以期明天的到来。

唐诗既然能够帮助普通人映照自身,那么该如何重读这些千年前的经典?

这一次,我们不需要聊升职、聊前途、聊难得的小长假该如何打发,只要聚在一起读读诗就好。

就像叶嘉莹一样,去感受诗歌中的生命,感受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力量。

参考资料:

1.《〈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朱自清

2.《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 叶嘉莹著

3.《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 叶嘉莹著

4.《唐诗杂论》 | 闻一多著

5.《蒋勋说唐诗》|蒋勋著

6.《蒙曼:唐诗之美》|蒙曼著

文章配图:《观鸟大年》《刺客聂隐娘》

《必是天堂》《将来的事》

封面题:《荒野生存》

撰文:紫怡、豆汁儿

监制:猫不易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