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讲座|昝涛:你会为了了解中东问题去读一本相关的历史书吗

昝涛
2022-09-14 17:11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的昝涛老师,近日出版了新作《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解答了一系列关于中东地区历史的、现实的问题。9月9日晚,昝涛老师举行了新书分享会,以下为此次分享会实录。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昝涛

在中文读者圈,人们会为了了解中东问题去读一本跟中东有关的历史书吗?基本上我的一个体会是:大部分关注中东的人,盯着的往往是热点的新闻或时事,就此来说,一般人们不会去选择读书,而是会看新闻,读一下各种评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与中东-伊斯兰有关的通识课上,我也给学生列了一些书单,但我想,大部分人是不会认真地去读这些书的。实际上,《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这本书和中东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它又不是那种专题性的专著,是从很远的、很宏大的背景来讨论问题的,不是直接的分析,对中东史专业的来说,应该是比较浅显的;而对一般读者来说,恐怕又不太容易找到切入点。

《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历史视野下的中东大变局》, 昝涛/著,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2022年5月版

这本书之所以会引起一些人较大的兴趣,是因为像我们这种在中东之外的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而在这种好奇背后,又不自觉地被灌输了一种“潜意识”,也就是觉得中东对他们来说变成了一个“问题”,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想去了解中东。这应该是很多人读这本书的原因。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不会主动去选择读这本书,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和自己直接相关的各种问题,但中东到底是什么“问题”,和我们的国家、社会及日常生活有什么直接关系?其实,大部分人是无感的。无感,自然也就不会有主动的兴趣。

另外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我刚说过,有点儿关心中东“问题”的人,大部分又过于现实了,所以,他们更多地想听人给他们讲一讲,了解一下中东发生了什么事情,看一下媒体上的分析。即便如此,每每都还是觉得新鲜,因为过于陌生,而总是搞不清楚那里面的多种线索,索性就维持这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就OK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对中东“问题”有兴趣的人,大部分会停留在一个没有办法建立常识性认知的状态,他们的认知总是需要不断地去重建,但总是围绕着多变的现实和信息。所以,那种在知识上的感觉就是时进时退,毕竟中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你也不会留下一些帮助自己建立关于中东的常识性认知的积淀性养料,毕竟你也没有时间追逐那变化多端的现实。

那么,有没有一些不变的东西,比如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些事情、现象可能是源远流长的,是不断出现的,肯定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问题,那么,它们在这样一个历史脉络里,是否构成一个现象呢?如果是,那么是否有办法从一个更宏阔、更具稳定性的视角给大家做一些分析?这是我定位《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这本书的一个初衷。有一个对我自己而言很难的地方,就是我总是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来回穿梭地思考问题。我首先还是把自己想成一个读者,我在想,写一本书,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把我研究过、熟知的东西告诉大家;另外一个就是,我想把我不知道但特别感兴趣的东西弄清楚,然后把这个弄清楚的过程讲出来。我的第一本书《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和第二本书《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正好分别就是前面所说的第一和第二种情况。第一本书讲的是土耳其的民族主义,这本书是从我读研究生开始,一直到工作后从事的土耳其专题历史研究,是研究了十年的一个题目。为了研究这个题目,除了专业学习,我还得学习土耳其语,去国外搜集资料,然后完成我的专业论文,在这个基础上,再经过很长时间的打磨,打通一些理论上的盲点,最后整合出了这样一本书,也有30万字。

《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20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如果我不是专业研究人员,而是从一般读者角度出发的话,我不会建议大家去读《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这本书,虽然这本书写得也不是很枯燥。这种专题性的研究,写的时候没有预设什么读者,它是按照“要求”完成的,比如说学术论文的要求、学术著作的规范甚至学科规范的要求,等等。还有,在十年多年前,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说,应该也没有考虑过能不能卖得好这种问题。这是一种知识生产的方式。

而《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这本书的起点是什么呢?这本书的起点跟个人的非专业性的兴趣有关。比如说,你作为一个学习世界史的人,除了读历史资料,和别人的过去打交道之外,你怎么和现实世界对话呢?人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现实感兴趣,是很自然的,现实会给你不同的灵感,这刺激你去研究历史。我觉得这些情况是很自然的。做中东史的人,可能和很多专业历史学者不太一样,就是这个领域的人很少,往往会兼顾现实问题。另外,中东总是世界上热点问题的集中地。

从个人的学习经历来说,我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在2000年前后我们读大学的时候,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更多人可能会选择世界史。为什么呢?回顾来看,那时候正处在全球化与中国发展加速的时期,当时的我们可能真的是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因而,我们渴望了解外部世界的心情更强烈,也觉得与世界“接轨”,应该机会更多。然而,今天我感觉更多成绩比较靠前的学生通常会选择本国史,而不是外国史。当然,我没有做过量化统计,只是一种对身边现象观察后的直觉。另外一个体会是,无论是研究外国的还是本国的,更多的人是对古代历史感兴趣。当然,在历史这个领域,厚古薄今是一种常见现象。

不过,我不是这样的。我对中东这一块的现实问题非常关心,不仅是关心,还会去写。

这本书的起点,一方面,有很多是在大约十年的过程中,从历史角度述评中东现实问题的结果。这种述评,本身是一种对常识性问题的探索,因为很多东西,我也是跟大多数人一样,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但随着岁月,观察了一些东西,思考了一些问题。总之,起点就是自己的无知。中东,有很多的国家,那么深厚多元的历史与文明,有太多的事情不知道,所以,就特别想要了解。在了解的过程中,不是纯粹的读书,也追踪现实的发展,这个过程里我写下一些小文章。这些文章很多是跟“阿拉伯之春”、所谓“伊斯兰国”等问题有关的,所以,我比较早就跳出土耳其关注伊朗和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进程,包括叙利亚、伊拉克和埃及的基本情况。这些都是《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这本书的基础。

另外一块可以说是起点的基础是,我还长期在课堂上讲述《伊斯兰教与现代世界》,这样的通识性大课,实在是一种挑战,讲这个课的时候,自然会发现自己的短板。历史学者讲自己研究专题之外的东西,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部分需要借助于和消化别的学者的研究。在中国古代史这个领域,通常的情况就是按照断代来,比如秦、汉、唐、宋、元、明、清……专家往往就是专精于某一个断代,讲课涉及其他断代的时候,往往是介绍和评述他人的研究与观点,而不敢称自己是另外断代的专家。所以我们说,历史学专业与很多社会科学的差别很大。历史学的通识课,往往都是由某一个“点”上的专家,借助其他学者的研究来讲述的。这就是历史学的特点。

(这种)情况对我来说更是这样,我研究土耳其现代史,要讲中东历史相关的课程的话,那就得学习很多其他自己陌生的东西,就算是对奥斯曼帝国史了解的程度,也大致只能是在通史的意义上。涉及到中东这一块,研究土耳其共和国史算是我的“舒适区”,如果只待在这个“舒适区”的话,就不会有《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这本书。话说回来,它就是我跳出“舒适区”的结果,我希望把自己写过的、跟现实有关的评论性文章,以及自己为了备课而学习和消化的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起来。这就是形成这样一本书的大致过程。这本书,从题目就可以明白,不像第一本书那样,它不是狭窄专业领域中的专题研究。它关注的内容跨越了一千多年,而且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等多项内容。但即便如此,从知识量的角度说,仍有大量的东西不可能照顾得到,它不可能是百科全书。

我是第一次写这种书,在中途的时候几乎要放弃了,我觉得它比做狭窄专业领域的东西更难。我曾停下来问自己:这个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我想,可能最重要的就是把十几年读书、思考和零碎写作的东西,尽可能地整合起来,对自己有一个交代就好。如果拿第一本书的标准来评价的话,这本书就不构成专业上的著作了。但毕竟,它也是我长期思考的尝试,不想就那么弃之如敝履。

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教堂

中东地区是世界历史上比较独特的地区,它也产生了人类历史上文明交汇的深刻成果。实际上,了解中东历史,你会看到种族、宗教和语言等等的长期交汇。比如,人们通常以为中东穆斯林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伊朗尽管比阿拉伯更靠东一些、离中国更近,但是伊朗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跟欧洲的那些语言更接近一些,波斯语现在是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伊朗人也不再信奉拜火教而改信伊斯兰教了,这就是多文明交汇的结果。同样,世界上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在中东这个的地方出现的,对当代世界来说,基督徒、穆斯林加起来,数量可能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了,为什么这些宗教会有这么大的历史性影响呢?实际上这也是文明交流和交汇产生的重要结果。

再以我比较熟悉的研究对象土耳其为例,如果去土耳其旅游,可能需要看三个文化层,第一是赫悌、苏美尔等古文明,第二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第三是伊斯兰文明,土耳其的面积也就78万平方,但在时间的意义上,它经历了多个文明的变迁和交融。8000多万的土耳其人,99%的人口是穆斯林。而从语言上来说,土耳其语既不是波斯语所属的印欧语系,也不是阿拉伯语所属的闪含语系,而是阿尔泰语系,和中亚与东亚的诸多语言属于一个范畴。传说中和诺亚方舟有关的亚拉腊山,就在土耳其境内。古希腊-罗马是很重要的一块,比如著名的特洛伊、以弗所,都在土耳其。而关于基督教,到了土耳其,你还可以去看传说中著名的圣母玛丽亚小屋。与这个国家的当代情况有关的文明根基是伊斯兰文明,伊斯坦布尔的众多清真寺就是明证,最著名的就是圣索菲亚,历经多次变迁,曾作为教堂、清真寺、博物馆,2020年又被恢复为清真寺。

不管是伊朗、土耳其、叙利亚、埃及还是伊拉克,在中东地区几乎可以随处看到文明交汇的结果。这当然也是让人们对中东地区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

再接着说,尽管我们说埃及90%的人口是穆斯林,但仍有10%的人信仰基督教,具体说就是科普特人,他们的教会是基督教东派教会之一,属一性论派。在大马士革,也有古老的基督教教堂。更别说三教圣地耶路撒冷,人类文明史的相当部分可能都和这样一小片土地有关系。更不用说,对穆斯林而言,最重要的两座圣地麦加和麦地那,就在沙特阿拉伯。

我在想,当我们开始跳出中华文明、东亚文明这样一个中心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说世界文明交汇的中心应该是在中东地区。而从地中海区域的角度来说,之所以会产生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包括我们现在说的欧洲近代文明,无非就是中东和欧洲文明之间一直在不断交流的结果。当然,由于我们受欧洲中心主义的影响,好像伊斯兰文明对近代历史没有什么贡献,但是,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个样子。

所以,如果你也想跳出自己的知识舒适区,就要从多方面了解这个世界,把我们自己视为这个世界中平等的一份子。平等地看待和讨论遥远的文明国度,培养跳出自己舒适区的主动性和动力,当然,最终你的视野就会不一样。

把对于大家来说是“非舒适区”的东西写成一本书,这是我写到后面的想法。我在尝试一种写作风格,就是,既不是时事政治的专家来写国际关系,也不是纯粹的历史学家跟你讲历史脉络、线索等,我是想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这样,它的好处就是不会马上过时,而主要是关注基本知识和历史线索。当然,如果你想了解时事,可能也有一定的帮助,这书涉及的事件线索是延伸到2021年底。比如,关于IS,我结合了新闻报道和一些其他的书,做了一份上自1980年代下至2021年的大事记。这对了解IS的轨迹,还是比较有帮助的。吴思科特使(曾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编者注)在他慷慨写给我的推荐序中也说,如果要从实务工作的角度了解中东的基本情况,比如说外交工作,如果没有特别多的时间做专门的研究,这本书还是有帮助的,主要是对一些线索做了梳理,包括关于一个国家的基本发展问题。

最后,就是关于土耳其这一块,实际上是我的专业研究领域。这部分单独拿出来可能也够得上一本小书,有十万字多一点。《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这个书出版后的第二个月,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一个小册子——《奥斯曼-土耳其的发现:历史与叙事》,其实和这本书里面有一些呼应。所以,这两本书,如果是土耳其部分,是可以呼应的。《从巴格达到伊斯坦布尔》这本书是以现实问题为关注点,但大多以历史视野切入,比如说圣索菲亚问题,我在写2020年圣索菲亚事件的时候,是从1453年写起的,因为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就是1453年,灭亡东罗马帝国的时间,当时就开始了圣索菲亚教堂的改造。这个改造不止是宗教的目的,还有政治上的目的,影响很大,一直到1935年都是作为清真寺使用,1935-2020年是作为博物馆,到2020年又改为清真寺,我把这个线索讲清楚了。对于西方基督教社会和土耳其穆斯林社会关系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敏感话题。但是我没有单纯从土耳其当代的外交和内政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而是将其放在500多年的历史脉络中阐述。另外,在讨论2016年土耳其的未遂政变时,我也是放在大历史的视野中来看的。

我把土耳其的多个问题讨论得这么详细,不只是因为土耳其是我的主业,还有一点是因为我认为土耳其的发展称得上是“模式”。这种模式从凯末尔时代到今天有一些变化,或者说有转型。在欧洲、俄罗斯和美国的复杂关系里面,当时也包括中东内部的,其实土耳其的作用很大。我们今天可以看得更清楚。

最后,我们很难预知未来会怎么样。当时写这本书和成书修改的时候,还没有俄乌冲突这个问题,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沿着土耳其与西方和周边的关系,我做过一些简单的介绍。有一点是比较确定的,也就是一个霸权主导的世界遇到了很多的挑战。那么,中东地区在这样一个剧变时代将怎么样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几个角度需要注意:第一个是全世界主要的化石能源在这儿;第二个是它处在全世界主要贸易通道上;另外,伊斯兰文明的中心在这儿。这三大因素决定了在未来的世界变化当中,中东会扮演独特的角色。

在第四部分,我探讨了涉及中东之外的多个问题,包括欧洲的移民问题,还有美国和伊朗的关系,等等。这些实际上都会构成中东和世界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结语中,我还重点讨论了与能源相关的问题。这主要是看中长期和短期。中长期看,新能源是发展趋势,传统能源价格会处于低位,但是,短期来看不一定是这样,因为有特殊事件会造成巨大的震荡和波动,比如俄乌冲突的影响,已经造成了传统能源价格的上涨,引起很多国家的通胀,欧洲国家更多地在关注中东的化石能源的供给。

除了这些现实问题,中东与我们的智识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每一个人,包括历史学者,当然会关心今天是什么样子,明天是什么样子,还可能会关心长远一点的,可能10年以后,或者说20年以后,到本世纪中叶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到我们晚年会怎么样?大家都会关心这些问题。随着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我们是否愿意经常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关注距离我们比较遥远的地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中东地区当然会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当然会影响我们的国家,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从实用的角度说,我们增加一点关于这个地区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它会帮助我们增加一个思考问题的维度,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止是中国和西方的关系,中东地区属于重要的“中间地带”,是我们发展和上升过程中越来越需要注意的领域。通过这本书,我很期待的就是,能够帮助大家打开一种视野,既观察别人,又能够深入理解我们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我们和世界的关系。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