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梅花”来袭,打起十二分精神

2022-09-13 17:35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来袭,从昨夜到今天,上海市民已经能感受到风雨天气带来的影响。9月13日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上海气象局预计,接下来的两天,上海大部分地区还可能有暴雨,局部有大暴雨。

今天上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前往有关排水设施和道路积水改善工程现场检查时指出,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防汛防台各项措施的落地落实,进一步强化预测预报预警,加大巡查防守力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排除风险隐患,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确保超大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这个夏天,有多个台风曾与申城擦肩而过,如“桑达”“轩岚诺”等。好在它们带来的影响并不大,雨水也比较“散装”。但上海应对台风的态度是明确的、一贯的:摒弃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坚决守牢防风险、保安全的底线,提前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抓实抓细防汛防台措施,确保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一座超大型城市,如何更好地应对台风、暴雨?除了抓好统筹调度、压实各级责任外,近年来上海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用好数字赋能,依托城市数字化转型和“一网统管”平台做到精准预测预警、高效协同处置。

事实上,在去年应对台风“烟花”的过程中,市民已经充分见识到上海“一网统管”和“智慧城市”的巨大效能。一个个监控探头对准了风浪来袭最凶猛的地方,一张张画面显示出全市各街道的实时情况。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全局防汛态势,还便于提升防汛防台工作的联动力度与处置时效。

在更多技术手段的加持下,上海还在不断夯实、加固应对台风的“智慧防线”。比如,用个头不大,外形酷似“玩具车”的管道检测机器人,排查桥涵隧道下的管道内部情况,解决了人在灾害天气中无法进入探测的难题;利用APP监测下立交积水,应急值守信息同步回传监控系统。

数字赋能是支撑,但主体还是人。往年每次台风来袭,社交媒体上都会流传“魔都结界”的段子,其实,上海真正的防台“结界”不在段子里,而在于思想上高度重视、各项应对措施准备充分,把责任体系延伸到最基层,确保事有人做、责有人担。

今天下午,上海市防汛办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保持高度警惕,科学落实防御措施,并且视情启动停课、停工、停运、停航、停园、停业“六停”措施。让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做好最充分准备,一起全力守护城市平安。

    责任编辑:王磊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