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嘉兴统战100微故事┃经始大业篇】一颗红心、多重身份,矢志追求民主进步

2022-09-19 17: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陈巳生(1893—1953),浙江海宁盐官人,近代实业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民进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等。他从实业救国到抗日救亡、民主救国,思想轨迹体现着不平凡的成长历程。他的一生,是为国为民的一生,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不懈奋斗的一生。

从学徒到革命先锋战士

陈巳生年幼丧父,16岁从海宁盐官到上海谋生,先当学徒,后当印刷工,并到中华基督青年会开办的夜校学习英语,成为基督教徒。淞沪战争爆发,佛教界的赵朴初和基督教界的陈巳生,都勇敢地站出来抢救安置难民。1938年8月16日,经过精密筹划,他们将800余名青壮年以难民名义,从上海乘轮船转送到皖南参加新四军,为抗日队伍补充新生力量,后又两次赴皖南慰问新四军。陈巳生和赵朴初,通过慈善救亡事业相见、相识到相知,成为终生的亲密战友。

经过严格的考验审核,陈巳生被秘密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陈巳生依托自己企业家、民主党派人士、宗教界人士等身份之便,为革命事业服务:安置掩护了一批中共地下党员;直接为新四军采购运输物资,为中共地下党调度活动经费;在工商界、文化界中广交朋友,宣传革命形势,商讨斗争策略,做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他忠诚于党的事业,一颗红心,矢志不变,直到1953年辞世,他的共产党员身份也没有公开。

民进早期活动的重要骨干

陈巳生还是民进创始人之一,在民进发起成立和早期的斗争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陈巳生已是上海工商企业界、宗教界知名人士,又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总干事。他同王绍鏊、谢仁冰、赵朴初、张纪元等都相识相知多年,“反对独裁,争取民主,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是共同活动的主要议题。由于陈巳生的关系,八仙桥青年会成了爱国民主人士活动的重要场所,酝酿民进成立的活动也多次在这里举办。

1945年12月30日,民进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会务由马叙伦负责,王绍鏊、严景耀、陈巳生协助。在1946年1月2日召开的民进第二次会员大会上,马叙伦、陈巳生等11人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并选举马叙伦、陈巳生、王绍鏊3人为常务理事。当时还没有设主席,常务理事就是实际召集人,可见当时陈巳生是民进组织的重要骨干之一。

那时,民建总会函请在沪的理监事推动上海的会务工作,陈巳生于1946年1月13日正式加入民建,并即增补为民建总会的常务监事,后又成为上海民建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陈巳生有了民进、民建的双重党派身份。

1946年6月23日,声势浩大的“上海人民反内战暨欢送和平请愿团赴京大会”举行,陈巳生是积极筹备者与参与者。拼凑成主席台的卡车和游行时的开道车,都是由陈巳生所设公司提供;标语以及散发的《告人民书》《告工友书》传单大部分由与陈巳生关系密切的文化公司印刷。以马叙伦为团长的九人和平请愿团中,还有两位学生代表,其中一位就是陈巳生的次子陈震中。父子俩都是中共地下党员,但由于党的保密纪律,两人均不知道对方的党员身份。

鞠躬尽瘁报效新中国的楷模

图为1949年10月13日,陈巳生(前坐者)及其次子陈震中(后排左二)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合影

上海解放以后,陈巳生的工作重心转向工商界。他和儿子陈震中分别被推荐为参加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正式代表。1949年10月1日,陈巳生父子两人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参与和见证了新中国政权的诞生。

图为陈巳生率领华东暨上海人民赴朝慰问团步行赶往前沿阵地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951年3月,陈巳生担任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华东暨上海分团团长。在朝慰问期间,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他深入前线慰问中国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受到朝鲜金日成将军和志愿军司令部首长的接见。他提出,要发动全国工商界为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的倡议。回国后,他多次作访朝慰问报告,动员各界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踊跃捐献飞机大炮。面对诸多活动和工作,陈巳生拖病超负荷坚持,终因积劳成疾,于1953年7月住入华东医院,确诊为直肠癌晚期。8月3日溘然长逝,终年60岁。

供稿 | 民进嘉兴市委会、党派干部处

编辑 | 宋青青

原标题:《【嘉兴统战100微故事┃经始大业篇】一颗红心、多重身份,矢志追求民主进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