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形式丰富,高潮迭起!合作区开学第一课 培养“新时尚推手”

2022-09-21 17: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是垃圾分类的中坚力量,也是垃圾分类宣传的纽带和桥梁。新学期伊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把文教区作为垃圾分类宣传的前沿阵地,走进艾乐儿幼儿园、伯牙小学、子期小学和横琴一中,为师生带来了以“分类在身边”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通过设置寓教于乐的艺术课程、发起“校园牛奶盒子回收行动”,以及开展垃圾分类教师专题培训,让垃圾分类理念扎根师生心中,形成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类的好习惯,带动家庭共分类。

趣味宣普 凝聚垃圾分类“青”力量

为了充分调动青少年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与以往相比,除了普通的单向式讲座培训,此次开学第一课进校园特地引进合作区垃圾分类公益艺术课程,一经推出就得到多个学校踊跃申请。

垃圾分类公益艺术课程由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珠海大横琴城市公共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不期而绘教育咨询(珠海)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秉承艺术与分类融合的理念,将垃圾分类知识巧妙穿插在课程中,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采取小班授课,主要分为少儿、青少年及成人系列,内容涵盖肌理绘画、立体书制作、可回收物装饰画、丙烯画、扎染等。自7月启动以来,在橙子开心农场、新家园社区、莲花社区、小横琴社区、横琴书笙馆等多个地方,累计开展32场,覆盖760人次,深受合作区居民喜爱。此次进校园课程为了适应合校园宣讲人数多、时间短等特点性,实现传播最大化,在保留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基础上,课程更加注重垃圾分类知识科普,简化互动流程。

课堂上,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画笔把自己的对环保理念的认识描绘出来。一幅幅创意无限、充满童趣的美术作品跃然在纸上。经过胸章机一压,画作便成了一枚小巧精致的环保徽章。同学们一拿到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环保徽章,便迫不及待将其别在胸前。在色彩的交织映衬中,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的理念也烙印在心间。

集“盒”出发 打开绿色循环小窗口

9月5日,“校园牛奶盒子回收行动”启动仪式在横琴一中举行。城市规划和建设局、横琴一中、赞助企业代表参会。

“校园牛奶盒子回收行动”由城市规划和建设局作为发起方,倡议合作区内所有学校以及企业单位积极参与,通过设置专门的牛奶盒回收容器,提供环保垃圾分类培训,以及相关激励机制,引导参与单位将“小小牛奶盒”进行科学回收,再由相关单位进行集中回收再利用。

活动上,横琴一中代表宣读“校园牛奶盒子回收行动”倡议书,鼓励在校师生积极参与牛奶盒回收计划。随后,活动设置了牛奶盒清洗互动、垃圾分类字谜垃圾分类扫地雷,垃圾分类投壶等互动游戏,在座师生积极参与,通过小游戏检测自己在课上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还有大棒骨,大棒骨也是属于其他垃圾!”参与游戏的学生争先恐后抢答。

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称:“牛奶盒消耗量大,其原材料是宝贵的可回收资源,但由于制作工艺、包装液体性质的特殊性,牛奶盒末端处理回收成本高,致使回收利用率不高,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本次活动将牛奶盒回收行动融入到垃圾分类教育中,充分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孩子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转化为日常的行动,一来可以在实践中巩固垃圾分类的理论知识,让环保理念扎根孩子心中,二来可以在分类前端做好牛奶盒的回收处理,提高牛奶盒回收利用率。”

教师专场 打造校园宣教主力军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促进引导的作用。合作区每学期定期开展教师专场培训交流,向老师宣导如何选择垃圾分类的宣传角度、介绍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让教师能把垃圾分类知识读懂、学透,使垃圾分类宣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以日常课堂为载体,让老师成为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教导的主力军,通过老师在课堂中持之以恒、春风化雨的教育引导,让垃圾分类理念浸润青少年的心田,以更多有新意有创意的宣传方式,有效带动青少年践行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从“新时尚” 转化为“新日常”。

此次全区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是合作区家、校、企三方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推动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重要尝试,今后合作区将继续完善校园垃圾分类宣教体系,逐步实现政、校、企、社“四位一体”垃圾分类宣教模式,让多方力量共宣垃圾分类,让青少年成为垃圾分类宣传的践行者和推广者,将垃圾分类从校园带回家庭,融入社会,共同给未来播种绿色的希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