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0月文学报好书榜:书与书的衔接,是我将前往的远方

2022-10-02 18: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金秋十月登场,正开启一场漫长的阅读之旅。虚构类的几部作品,拥有纷繁复杂的情感世界,在时光流逝中作家们捕捉着一个个敏感又细腻的人情瞬间,它们是感性的火焰;非虚构类的几部作品,则探身寻找生命疗愈的种种可能,将古典与生活当作镜面,重新审视自我,它们是理性的冰河。经历那些文字的淬取,我们感受着庞大世界,一次次尝试理解、对话、弥合与再出发。

虚构

《关于告别的一切》

《上海爱情浮世绘》

《亲爱的蜂蜜》

《萨赫勒荒原》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白》

非虚构

《李商隐十五日谈》

《我将前往的远方》

《半岛:食与自然》

《我害怕生活》

《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

《藏书·家》

(以上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虚 构

10 月

《上海爱情浮世绘》

潘向黎 /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张滢莹

潘向黎让身为读者的我们看到,那一寸光华有多温暖,就有多绵长,每一个见过爱情真身的人,都拥有勋章和盾牌。

暌违12年后,潘向黎在小说领域带来的这部新作是写给上海和爱情的情书。9个故事的主人公年龄不同,叙述调子也迥然有异,情感、情绪的起伏如微风拂过草原吹起的涟漪,层层渐渐向远方传递。这是最上海的爱情:你在其中所见并非是摩登、冷峻的高楼,也不是家长里短、烟熏火燎的琐碎,而是一座城的气质在人的情感生活上的体现——守望、克制、利他、同理心、怜惜……当这一切以爱为引线点燃时,暗沉的夜空终会因它而璀璨。爱情也许是烟花,但潘向黎让身为读者的我们看到,那一寸光华有多温暖,就有多绵长,每一个见过爱情真身的人,都拥有勋章和盾牌。

《关于告别的一切》

路内 /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傅小平

这是路内借他们之口对无可名状的事物,或者无从把握的当下下定义。这实在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路内却写得讨人喜欢。

《关于告别的一切》是一部有意思的小说,也可以说是半部金句辞典,你越是读到后来,越会读到迸涌的“金句”。这增加了小说的思想含量——和路内一样,李白确实是个有思想的作家,他对很多事物都能独抒己见;也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李白或者他的“故知”语带戏谑地说出这些金句,确实读着有趣。我们还可以说,这是路内借他们之口对无可名状的事物,或者无从把握的当下下定义。这实在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路内却写得讨人喜欢,因为他不装、不端,因为他幽默、自嘲,他没想让李白成为思想贩子,也没想让自己看起来特别有思想,所以,尽管他在小说里道出了“关于告别的一切”,却还是不无真诚地说:“你不能判断,告别是否成为永别,永别是否仍是暂别。”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智利]本哈明·拉巴图特 / 著

施杰 /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凌俊

百科全书式的文本模糊了历史、回忆录、散文和小说的边界,读起来却没有任何奇幻之感,只觉时光流逝。

这本薄薄的小说集收录了拉巴图特五则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哈伯、史瓦西、德布罗意、格洛腾迪克、薛定谔、海森堡等人的天才与疯狂——科学推动了世界的前进,但这背后的狂喜与痛苦有时却不为人知,拉巴图特准确地捕捉到了其中难以割断的联系和无可弥合的矛盾,百科全书式的文本模糊了历史、回忆录、散文和小说的边界,读起来却没有任何奇幻之感,只觉时光流逝,在作者行云流水的叙述中,真实历史与杜撰虚构诗意并行,事实与寓言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亲爱的蜂蜜》

笛安 /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因为这份童心童真的存在,面对那些重要的困境时刻时,成年人筑起一道堤防,彼此成为互相依赖的精神共同体。

郑周明

一个“大熊”,一个“蜂蜜”,作家笛安的这部长篇新作呈现了自身成为母亲之后有所新变的写作风格。小说中关于如何照顾人类幼崽以及蜂蜜行为对应的种种外界反应,都在她的现实体验之中,也因为这种母职体验,让她的写作第一次如此明显切近的进入家庭生活内部,让当下成为父母的“80后”读者感到格外熟悉。借助儿童的视角,读者会看到成熟的“80后”这代人身上所携带的社会转型痕迹,会意识到许多从未反思过的缺憾,也因为这份童心童真的存在,面对那些重要的困境时刻时,成年人筑起一道堤防,彼此成为互相依赖的精神共同体。

《萨赫勒荒原》

朱山坡 /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何晶

当小说故事在此生发、变异之时,一个“新南方”的文学空间也由此展开了。

朱山坡是一位有辨识度的作家,先锋小说的余韵在他的写作中有较强的凸显。在他这里,米庄、高州、蛋镇都是具有标识性的地名,因为这是他熟悉的地方,当小说故事在此生发、变异之时,一个“新南方”的文学空间也由此展开了。近年来,他将叙事的空间延展向更大的世界性地名,在新作《萨赫勒荒原》中同样如此,他将人物置于世界之中,但小说故事依旧都有他生活的经历。事实上,如评论家杨庆祥所说,“朱山坡所要建构的新南方地理,它既是历史性的,也是超越性的,它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现代主义的,具有模糊性、无边界感。”

《白》

[韩] 韩江 / 著

陈允然 / 绘

胡椒筒 / 译

磨铁·大鱼读品|四川文艺出版社

“白”可以是世界上很多事物。在某种碎片化、情绪化细腻文字里,白更是活着的证明。

袁欢

亚洲第一位布克国际文学奖获奖作家韩江在白纸上用力写下了《白》,为了纪念、缅怀和告别夭折的姐姐,她记录下63个有关白色事物的回忆,与内心的悲伤和解。她说:“韩语中的白色有“하얀”和“흰”两个形容词。有别于前者如同棉花糖一样的白,后者则凄凉地渗透着生与死。我想写的是属于后者的‘白’书。”这部作品其实很难定义它的类别,它是小说,却像诗,又像散文,“白”可以是世界上很多事物。在某种碎片化、情绪化细腻文字里,白更是活着的证明。

非 虚 构

10 月

《我将前往的远方》

郭强生 / 著

后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李凌俊

在时空转换之间,他提炼生命经验里那些让人熟悉、安心、不失望的记忆,率直地书写无奈和坚持、哀伤和坦然。

卡夫卡说,阅读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郭强生的这部作品和前作《何不认真来悲伤》都属于这类能在冰封海面上砍出缝隙的作品,他通过直接书写自己的生活和解读各类文艺作品,一再触及的家庭、父母、生老病死的话题,其实是文学始终要面对的重大母题。在时空转换之间,他提炼生命经验里那些让人熟悉、安心、不失望的记忆,率直地书写无奈和坚持、哀伤和坦然,却并不想将自己的思考强加于读者,而是试图同读者一起,通过文字进行自我疗愈,修补心灵,找到生命的来处和远方。

《李商隐十五日谈》

李让眉 / 著

胡杨文化·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张滢莹

在一场与古人的“邂逅”中,她写出了李商隐的敞开性:他是过去的,亦是当下和未来的,生命力和感性魅力从诗词的缝隙中摇曳而出。

关于李商隐的诗作和人生解读并不少,但正如诗人李让眉所说,原原本本的李商隐再不可得,“他用影子留住了光”。从诗人身份解读另一位诗人,容易的是惺惺相惜,难的则是不被惺惺相惜束缚。以每日一讲的形式,李让眉描绘其出身、身边人物群像、感情与婚姻,进而分析其诗作的美学内涵以及宗教对其创作的影响等。李让眉认为,诗本便不必是知识点的载体,它存活于察觉、碰触,甚至可能存活于消逝之隙。在一场与古人的“邂逅”中,她写出了李商隐的敞开性:他是过去的,亦是当下和未来的,生命力和感性魅力从诗词的缝隙中摇曳而出。

《半岛:食与自然》

解玉军 / 著

商务印书馆

何晶

她的写作有时颇多随性、自由松弛,这是内心表达的欲望在驱动;文字则平实质素,细致温情,如在现实的生活和自然中穿行一般。

解玉军是一个在豆瓣上写作的人,这本集子是她文字的首次集结出版。以她所言,她的文章也就四类,一是写吃的,二是自然观察,三是看书,四是伺候爸妈,所以本书分为“食”与“山海”两个部分,“食”写她日常生活中做过、吃过的食物,“山海”则是她在威海四处行走的自然观察,胶东半岛的岁月流转和时间漫漶由此显现。或许因为这些文字是豆瓣“日记”,她的写作有时颇多随性、自由松弛,这是内心表达的欲望在驱动;文字则平实质素,细致温情,如在现实的生活和自然中穿行一般。这是一个有着敏锐感受力的普通人对于周遭的一切的记录,亦是一份真切的生活手账。

《我害怕生活》

李静 / 著

单读|铸刻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创作者善于提问,评论者善于寻找答案,多年跨界之后,我们或许不必在意她的身份有多复合,而是看到写作如何使人保存那一丝亮光和真心。

郑周明

李静是一个多面向的创作者,她的作品有话剧剧本、批评随笔、文学评论、小说及诗歌,她集结了自己代表作品取名为《我害怕生活》,而其内质却是从鲁迅、王小波、莫言、王安忆、木心等作家那里汲取到了写作力量从而不害怕生活。写话剧《大先生》,她看到鲁迅是“一个复杂而本真的心灵”,看到他鼓舞青年群体时的爱与悲伤。从远方的青年到自己的青春,她也写下王小波对自己曾经迷茫时期的照亮,在王小波治愈了自身“无能的沉默”之后,她的文学批评有了许多锋芒,她强调作家和批评家是对手关系,“理性而快乐地冒犯”。创作者善于提问,评论者善于寻找答案,多年跨界之后,我们或许不必在意她的身份有多复合,而是看到写作如何使人保存那一丝亮光和真心。

《德意志理想主义的诞生:席勒传》

[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 / 著

毛明超 / 译

索·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成为”伟大人物,但席勒还是显得特殊。他是一个“把生活过成了诗”的理想主义者,在他身上,知言行和谐地统一在了一起。

傅小平

这本传记要是换个书名,可以是《成为席勒》。要是不介意书名多出几个字,可以是《成为席勒的N个理由》。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成为”伟大人物,但席勒还是显得特殊。他是一个“把生活过成了诗”的理想主义者,在他身上,知言行和谐地统一在了一起;他是一个创造了生命奇迹的,“由精神为自己创造肉体”的歌者,堪为生命力和意志力的化身;他联系着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他生活和创作的时代,同时还是歌德、诺瓦利斯、荷尔德林、谢林、费希特、黑格尔等伟大人物的时代。为这样一个生于理想时代,几乎能脱离于形骸之外的理想人物做传,简直太难了。萨弗兰斯基却能写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让我时不时读出“看哪,席勒来了!”的既视感,这非同一般的功力,的的确确、实实在在震撼到我了。

《藏书·家》

尼娜·弗洛登伯格、谢德·戴格斯 / 著

山山 / 译

未读·文艺家|上海文化出版社

它讲述的并不是让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那类书房,也不是装饰精美的居所,相反,它关注的是书籍讲故事的力量。

袁欢

本书收录了全球32位作家、艺术家、设计师和收藏家的书房,讲述的并不是让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那类书房,也不是装饰精美的居所,相反,它关注的是书籍讲故事的力量。就如小说家乔纳森说,“我是一点一滴地把书房建起来的。”书房蕴含的是主人的取向、性情等。比如《我的奋斗》的作者卡尔·奥韦·克瑙斯高是个随性的人,所以他经常随意地买很多书,因为“我相信一切都有助于我的写作。”并且这本书的“颜值”也是让人忍不住“哇”出口的美丽。在这里,你真的可以发现自己的梦中书房。

原标题:《10月文学报好书榜:书与书的衔接,是我将前往的远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