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年出入2500次,有多少人在冒着生命危险上厕所?

2022-10-10 12: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常大叔患高血压、冠心病好多年了,一直都在按时服用药物,身体还算不错。

他每天晚上睡前都有去厕所的习惯,有一天晚上上厕所,没几分钟,家人就听见卫生间传来了一道“嘭”的响声。

推开门一看,常大叔整个人瘫倒在地、无法动弹,家人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但等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晚了,医生指出常大叔这是发生了心肌梗死。并且怀疑他的猝死与上厕所过于用力有关。

十分平常的上厕所,竟然还会导致“心脏破裂”?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会有上厕所玩手机的习惯,这到底是好是坏呢?

上厕所玩手机,危害比你想象中要大

据相关调查显示,46.90%的网友认为上厕所必须拿着手机,有43.36%的网友认为上厕所带不带手机无所谓,只有9.73%的网友认为上厕所不能带手机。

你知道吗,上厕所玩手机危害要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上厕所玩手机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上厕所的时间延长了,而厕所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诺如病毒等多种致病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能会附着在手机上,然后间接沾到身体上,就可能引发一些疾病。

此外,经常上厕所玩手机,还可能会面临这几个后果。

头晕脑涨:在厕所玩手机蹲久了,可能会导致血液下流,导致脑供血不足,一旦突然起身就可能会有头晕脑胀的症状出现。

痔疮、便秘:蹲厕所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肛垫下移、静脉曲张,诱发痔疮或者排便困难等现象。

颈椎间盘突出:上厕所时,本身身体会前倾,颈椎处的压力会增大,长时间蹲厕所可能会导致颈椎间盘突出。

静脉血栓:蹲厕所时间久了,肌肉收缩会变慢,血流也会减缓,很容易出现腿麻、腿肿等症状,经常长时间蹲厕所还可能会引起下肢静脉血栓。

血压升高:排便时,脑动脉的压力会增加,可能诱发猝死。对于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人群,一定要避免用力排便。

一般上厕所时间其实在3-5分钟为宜,如果蹲了超过五分钟了,还是没有明显便意,那还是赶紧起身,等有了便意再去吧!

老人上厕所时,需留意这6种情况

据相关数据统计,一个人一天上6-8次厕所,一年算下来差不多有2500次。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指出,厕所可是急救人员经常跑的地方,可以说是家中“最危险”的地方,却很容易被人们忽略。

因此,老年人上厕所时,一定要留意这几种情况。

1、排便太用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研究发现,心室游离壁破裂是急性心梗的一种致死症状,用力排便就是心室游离壁破裂的一大主要诱因,占比可达37.9%。

这是因为人在用力排便时,腹部压力会升高,导致心脏回血量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就会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引发猝死。

想要保证安全排便,要记住不要太用力,不要经常憋着,也不要上厕所时间太久,不要只吃素,不要吸烟等等。

2、起身太快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在厕所蹲久了快速起身的话,可能会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出现头晕、摔倒、猝死等症状。

3、憋尿后排尿

如果憋尿太久之后再去排尿,膀胱排空得太快,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可能会诱发排尿性晕厥,甚至危及生命。

4、蹲得太久

蹲厕所时间太久了之后,静脉的血流会变慢,很容易出现腿麻、腿肿等症状,时间长了还可能会形成血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

5、水多地滑

人们在卫生间洗澡、沐浴,经常会有水多地滑的现象,因此卫生间很容易摔倒,尤其是有心脏病的老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6、温度变化大

在厕所洗完澡之后,如果温度变化大,也可能会由于冷空气的刺激,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还可能会导致大脑、心脏血氧等。

安全如厕,3件事别忘了做

对于老年人来说,厕所是家中的“意外高发地”,那有什么方法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呢?

1、安装扶手和防滑地砖

有老人的家庭,最好在厕所使用防滑地垫,另外在坐便器旁边、淋浴侧面等位置,最好都安装上扶手。

2、做好室内通风

建议有窗户的厕所,每天要开窗通风两三次,洗完澡之后也要及时进行通风。

3、老年人上厕所留个“心眼”

建议老年人上厕所时,不要将厕所门插住,起身时要慢一点,排便不要太用力,上完厕所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

很多人习惯性地拿着手机上厕所,经常一呆就呆好久,其实这样的习惯并不好,上厕所时间长了带来的危害太多了。尤其是老年人,上厕所更要多留点心眼,避免因一些意外情况引发身体健康问题。

参考资料:

[1]《上厕所不玩手机的人,恭喜你!成功避开8大伤害》.生命时报.2019-05-08

[2]《上厕所太用力猝死!在卫生间里这样做,可能会要了你的命!》.901交通广播.2020-01-12

[3]《上厕所玩手机,从头伤到脚,甚至会猝死》.央广健康.2017-10-13

原标题:《一年出入2500次,有多少人在冒着生命危险上厕所?尽量避免这6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