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闲读胡适:(二)冯顺弟,慈母严父恩师

2022-10-07 21: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秋月溶 民国女子

胡适和父亲真正在一起的时间极短。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胡传奉旨调往台湾,同年12月17日,胡适出生。1893年,胡适随母亲前往台湾父亲任所。

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因为日本有侵占台湾的可能,胡适不得不又随母亲返回上海,后回祖籍安徽省徽州绩溪县上庄村,进家塾读书。1895年8月22日,55岁的胡传病逝于厦门。

那时,胡适尚未满4周岁。满打满算,他和父亲一起生活的时间也不足两年。抚养、教导的重任,是母亲一力承担。

01

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

冯顺弟的父亲叫冯金灶,是个穷苦的农民,还有裁缝的手艺。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盖上自家的新宅,但因为贫穷始终没能如愿。等到女儿17岁时,冯金灶开始给她物色丈夫。

冯顺弟从小善良温顺、聪明能干,手脚勤快,和邻里们相处很和睦。十里八乡都知道冯家有个好女儿,胡传便托伯母星五嫂向冯金灶说亲

当时的胡传已经49岁,虽然在江苏办理税务,大小是个朝廷官员,但两任妻子均早逝,留下三个女儿和三个儿子。女儿嫁过去给他续弦真的好吗?父亲冯金灶对此没啥意见,到了出嫁的年龄,嫁谁都是嫁,何况能给很丰厚嫁妆的胡家?

女儿嫁过去不但做填房,要面对比自己还大的继子儿媳,还有一堆七七八八的关系,一个处理不好都会遭白眼。一个农民的女儿,嫁到这样一个人家能幸福吗?母亲担心女儿,坚决不同意。

可善良孝顺的冯顺弟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这门婚事。这个穷苦农民的女儿觉得,嫁给胡传可以改变父母的贫困生活,何况,只要自己恪守本分,善以待人,就一定能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关系。

成婚后,夫妇二人倒也琴瑟和谐,两人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1891年12月17日,19岁的冯顺弟在在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生下了儿子,取名胡适。

谁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短短四年内,冯顺弟尝尽了大喜大悲。先是丈夫远调台湾(中途随夫前去两年),接着因战争无奈返乡,好容易盼到丈夫获准回乡却,满心等着一家团圆,却传来丈夫中道病逝的消息。

那天,23岁的冯顺弟正陪着儿子,猛然听闻丈夫去世,如五雷轰顶,一下子从凳子上仰翻在地,晕厥过去。

02

冯顺弟是个坚强的女人。丈夫去世了,儿子还等着自己教养,偌大的家族还需要人掌持。

她擦干眼泪,把悲伤深埋心底,以后母的身份执掌起家政。

胡适的大姐比冯顺弟年长7岁,二姐和长兄也都比冯顺弟年龄大。要管好这样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对于年轻的后妈冯顺弟而言,的确难上加难。

胡传死后,家中根本指望不上比胡适大20岁的大哥。用胡适自己的话说,大哥“从小便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便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便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便拿出押。”

这样挥霍,再大的家业也会被败光,何况家中财政不再宽裕?可是,冯顺弟一个年轻的后母又能怎么办?她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这个“大儿子”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总有一大群人上门讨债,大儿子早早就躲得远远地,留下一堆烂摊子。尽管如此,冯顺弟也从来没有埋怨,尽最大可能给每个债主还一点。

幸好“二儿子”比较靠谱,一家的开销全靠他在上海经营调度,冯顺弟才得以全心全意处理内务。

家和才能万事兴。掌管一个大家庭,如果气量小,性子急,何来和睦?冯顺弟是后母后婆,因此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大儿子不省心,大儿媳又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儿媳和二儿子一样也很能干,却是个气量很窄小的人。因此,一对妯娌常常闹意见。婆婆是和气的榜样,妯娌间生气不好公然相骂相打,二人就都不说话摆着一张铁青的脸给人看,搞得全家小心翼翼,生怕点了炸药包。

后来两个儿媳都生了孩了,二人生气时便打骂孩子出气,骂出的话很尖刻。每当这时,冯顺弟只装做不听见,从不和两个儿媳吵一句嘴。有时实在忍不住了,她便悄悄到邻居家闲谈一会儿。

胡适和大哥的女儿只相差一岁,两个孩子有了小争执,冯顺弟总是责备胡适,要求胡适事事让着侄女。

以和为贵、处处忍让的结果是苦了自己。儿媳妇生气了可以发泄,受委屈了可以找丈夫哭诉,冯顺弟一个年轻的寡妇,带着年幼的儿子操持一大家子的生活,受了委屈找谁?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她也会哭。只不过,她从不嚎啕大哭,也不把怨气撒到别人身上,更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胡适记得很清楚,他在日记里写道:

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便不起床,轻轻的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先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各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奇怪的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日子。

这是冯顺弟的宽厚和智慧。她待人仁慈温和,但也非常讲原则,绝不容忍别人的侮辱。

胡适的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整日游手好闲。有一天他在烟馆里发牢骚,说胡适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肯定给了他好处。这句话传到了冯顺弟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这一切,小胡适看在眼里,记在心间。童年的乡村生活和母亲品格,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与以替代的影响。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也应该与此有着莫大的关系吧。

03

冯顺弟虽然只是一个农家女,但极有见地,尤其注重对胡适的教育。

也许丈夫勤奋苦学、为国尽忠的形象在她心中太过深刻,她也希望儿子有朝一日如丈夫一样吧。胡适3岁前,她就让他认方块字,学了大约有一千字。

胡适5岁时,母子二人回到家乡安徽绩溪县,冯顺弟立即让他在其四叔开的私塾里念书。在家乡读书9年,胡适先后读了《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易经》、《礼记》等经典。

在儿子的学习上,冯顺弟可以说是恩师兼严师。当时塾师的教法都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可冯顺弟却要求儿子好读书而必求甚解。

尽管家境窘迫,冯顺弟在儿子教育话费上却从不吝啬。当时的学费只有2元,冯顺弟第一年就交了6元。以后逐年递增,最后一年已经加到了12元。冯顺弟对先生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他为儿子讲书时,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

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胡适每读一个字,必得弄懂一个字的意思;每读书中的一句话,必懂那句话的含义。冯顺弟的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打牢了胡适的国学基础,并为他以后的学业成就铺平了道路。

为了儿子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只要是儿子希望得到的书籍,冯顺弟从来都没有半点为难。有一次,她得知邻人宋焕家中有部《图书集成》,正好是儿子一直求之未得的好书。当她得知宋家减价到80元时,便毫不犹豫借贷为儿子买下。为资助胡适读书,她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首饰。胡适感慨道:“吾母遭此窘状,犹处处为儿子设想如此。”

虽然只有胡适一个儿子,但冯顺弟从不溺爱独子,对胡适而言,她既是慈母又是严父。

胡适小时候身体弱,冯顺弟不准他和那帮野孩子们乱跑乱跳。每天天刚亮时,他便喊醒胡适,告诉他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他认错,让他用功读书。

她常常对胡适说丈夫的种种好处,告诫胡适:“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等到天大明时,她才帮胡适穿好衣服,催他去上早学。因此胡适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等到先生来了,胡适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冯顺弟教育儿子的方式也与众不同。

中国自古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冯顺弟虽然对儿子要求严格,却从不简单粗暴,很注重方式方法。胡适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事,她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严厉目光,就吓住。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

正是这种既严厉又保护自尊心的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了如何正经做人、爱惜名誉,也为他日后不断上进奠定了基础。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送男孩出外学徒经商,这是徽州人的习惯。但冯顺弟却没有沿袭老祖宗的做法,等到胡适13岁时,她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

儿行千里母担忧。小小年纪就远离家门,孤身一人的儿子能否吃好睡好学习好?想到自守寡以来就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独子,冯顺弟如何舍得?可深明事理的她硬是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

胡适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到上海后,他初进梅溪学堂,后因其课程设置不完备,又进澄衷学堂,后转学中国公学。1910年,19岁的胡适考取了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因行期由政府决定,胡适没有能回家乡向母亲告别。

胡适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初读农科,一年半之后改读政治、经济、兼攻文学、哲学,后又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在美留学期间,胡适只能写信与母亲交流。

冯顺弟深知儿子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她理解并支持儿子,7年时间里,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甚至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

胡适曾经回忆说,1913年母亲患了重病,她担心自己会一病不起,因此特意照了一张相,收藏了起来。为了不影响儿子在美国读书,冯顺弟嘱咐家人说:“我若一病不起,不可将此事告诉我的儿子,仍要请人按月写信给他,做出我还活着的样子。待他学成回国时,把我的这张照片给他看,就如同见到我本人一样。”

胡适没有辜负母亲期望,1917年7月,他从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

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奉养母亲颐养天年的胡适没有想到,回国后的第二年,他还没有来得及将母亲接到北京,劳碌一生的冯顺弟在家乡不幸病逝,享年45岁。

悲痛欲绝的胡适与刚完婚不到一年的妻子回家奔丧,写下《先母行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胡适从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零两三个月)便独自外出求学,与母亲虽然相处也只有短短十多年,却受其影响极大极深。比如他的待人接物的和气,他的宽恕人、体谅人……

原标题:《闲读胡适:(二)冯顺弟,慈母严父恩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