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探访:“张北的风”不止“点亮北京的灯”

澎湃新闻记者 迪娜尔 实习生 薛晓彤
2022-10-17 14:0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河北 >
字号

初秋时节,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最美的时节之一。海拔1400米层林浸染,秋色无限,蓝天白云下,连绵起伏的山坡上时有牛羊,或悠然“散步”,或躺卧草间。一座座高达百米的风车矗立其间,随着叶轮缓缓转动,风能将被转化为电能,将“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这个极具想象力的设想变为现实。

张家口坝上地区,风车正在转动。来源:视觉中国 

“坝上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天刮出山子,秋天刮出犁底层”,这曾是张家口当地人对自己家乡的调侃,若干年后,昔日让人头疼的大风,成了创造奥运历史100%使用绿电的“金钥匙”,也成了张家口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重要“底气”。

“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张家口绿色发展的国际名片。”河北张家口市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蒋雪峰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截至2021年底,张家口已完成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2347万千瓦(其中风电1644万千瓦、光伏695万千瓦),成为中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

此外,其可再生能源终端消费占比达到32.5%以上,跻身国际一流行列。而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9.2%,成为张家口市经济增长新支柱。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已成为一句口口相传的金句。在这背后,是一条总长666千米的张北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每年可向北京输送140亿千瓦时的张家口“绿电”,更是张家口建设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不断创新升级的体现。

“可再生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清代至民国时期,张家口是北部的军事重镇,蒙古与内地贸易的枢纽,也是塞北与中原的联系纽带。张家口的张库大道,是著名的“北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张家口,被誉为 “华北第二商埠”,一度可与广州媲美。但往后的时间里,因GDP常年排在河北省尾端,张家口在长城沿线众多城市中变成了“小透明”,很多人甚至分不清它和张家界或者张家港。

在2010年至2015年,张家口还在经历转型阵痛。矿山、钢铁、化工、水泥四大高耗能产业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下降12.9%,但仍高达36%,张家口面临着转型困难,环保趋严的局面。转变在2015年到来。当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同时,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也正式落户张家口。一时间,张家口从一座北方小城摇身一变成为“国际张”。作为我国华北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张家口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在摸索中已取得初步成效。

如果细心观察,便不难发现张家口作为全国唯一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不同之处。在主城区,一辆辆车牌末尾印有“F”标识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从路上驶过。这类氢燃料电池车的排放物仅为水,无污染。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氢燃料电池车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约70千克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4棵普通树木一天的吸收量。

停靠在站点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张家口市委宣传部 供图

张家口市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项目总监孟晓敏向澎湃新闻介绍,张家口正在积极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截至目前,已投运氢燃料电池公交车444辆,载客超7033万人次,安全运行超2400万公里,推广氢能燃料电池公交车的做法写入《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

而在农村地区,连片的“光伏板板”正在将太阳的光芒转化为电能,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铁杆庄稼”。

河北坝上地区历来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小时数约3000小时。9月底,澎湃新闻记者在地处坝上的张北县油篓沟镇张号营村看到,居民家的屋顶装上了光伏发电装置。村民乔海向澎湃新闻介绍,他曾住在旧瓦房里,冬天很冷。2021年9月,在村干部的帮扶下,房屋进行了“光伏+供暖+保温”改造。安装光伏发电装置后,转化成的电会自动发至电网,村民可以通过卖电增加收入。

张家口张北县油篓沟镇张号营村居民家的屋顶装上了光伏发电装置。澎湃新闻记者迪娜尔 摄

在安装光伏发电装置之前,乔海并不知道太阳光也能挣钱。“以前,整个屋子只生一个暖炉,在冬天时会很冷,(取暖期)煤炭就花了2500块,现在家里安装了光伏+蓄热式电采暖(装置)后,房间暖和了,每年还能通过光伏挣6000多块钱。”

这个被称为“种太阳”的光伏扶贫,为村民的生活洒下一片阳光,已成为张家口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据张家口市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蒋雪峰介绍,目前,张家口市累计建成并网光伏扶贫项目1112个、规模135.9万千瓦,规模位列全国第一;光伏扶贫覆盖贫困户14.25万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45%,累计分配收益22.07亿元。

自主探索,解决“卡脖子”难题

基于充足丰富的可再生能源的优势,以及“示范区”的加持,众多新能源企业选择在张家口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张家口拥有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100多家,新型能源产业总产值超过250亿元,是张家口最具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之一。

在这背后,离不开张家口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张家口的风电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在张北县建成的长城风电场是国家首批建设的风电场之一,也是河北省第一个风电场。

张家口长城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国良是最早的一批风电从业者。据他回忆,建站之初十分艰难,技术封锁卡住了风电发展的“脖子”。“当时,风电技术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风机所有部件都需要进口,风机上的一个控制指示开关也没有能力实现国内生产。”董国良向澎湃新闻说到,“当时国外厂家维护价格很高,风电人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因为没有图纸所以要提前给所有部件位置做好标记,标记细到一颗螺丝钉,这样才有把握将损坏部件更换后其他部件安装回原位置。”

从齿轮到电机,从逆变器再到主控设备,由简及难,从零部件到整体,在艰难摸索中第一台国产风机在1999年诞生,张家口的风电发展通过自主创新逐渐焕发生机。

随着张家口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难预测、难控制、难调度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调度中心”)工作了近30年的王延平向澎湃新闻表示,2009年张家口地区风机装机并网量突增,这对电网的冲击影响开始凸显,“风大风小都会导致风机脱网,而往往局部脱网就会引发地区风电场站接连脱网,如果不及时切断处理就会危及到地区电网稳定。”

早期的电网自动化水平较低,一度让电网调度手段捉襟见肘。如今,走进国网张家口供电公司电力调控中心,超大中央大屏引人瞩目,实时数据、线路数据等内容在大屏上一览无余,工作人员可实时监控着复杂而庞大电网的运行情况。

调度中心主任谢旭向澎湃新闻表示,受惠于不断提升的电网技术,让调度人长了一只“千里眼”,提前统筹协调全网电力电量平衡,能加强电力余缺互济,对确保电网安全起着。“目前,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提前预测张家口电网72小时的功率负荷,有充足时间和方法应对电网负荷变化。”

新能源犹如种菜,张家口地方产量高,可本地“吃不完”,若没有足够的运力运出去,最终只能白白浪费。作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卡脖子”问题, 可再生能源的输送和消纳已成为本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张家口怎么解决?

2015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决定建设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5年后的2020年,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运,提供了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世界级难题的中国方案。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工程输电线路通道。

蒋雪峰向澎湃新闻介绍,该工程输电线路总长666千米,张家口每年可向北京输送140亿千瓦时的“绿电”,相当于北京年用电量的1/10,年减排二氧化碳1280万吨。依托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和北京冬奥会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张家口“绿电”源源不断输送到冬奥会场馆,实现了史上首次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

此外,“张北的风”也同时点亮了雄安的灯。2020年8月,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也正式投运,根据规划每年可汇集18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

据国网冀北风光储输公司党建部副主任梁立新介绍,张北——雄安特高压工程是张家口建立可再生能源智能化输电通道领域的重大突破。利用特高压电网,张家口市可以把清洁能源输送到包括雄安新区在内的京津冀和华中负荷中心。

“绿电”助力产业发展

没有前人的经验引领,没有成功模式可以借鉴,作为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开展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为国内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提供了诸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在国家大力推行北方取暖替代煤方案和促进电力交易市场化的大背景下,2017年,张家口市政府、国网冀北电力和清洁能源企业联合煤改电用户代表探索性建立了“政府+电网公司+企业+用户”的“四方协作交易机制”,将可再生能源电力纳入电力市场直接交易,成功覆盖居民用电供暖、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冬奥场馆等领域,实现了惠及千家万户。

公开报道显示,该机制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彰,同时开辟了国内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先河。蒋雪峰提到,自开始运行至今已交易电量43亿千瓦时,并使当地冬季绿电取暖最低降至每千瓦时0.15—0.17元。

受益于绿色电力的支持,张家口在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上彰显了巨大潜力。目前,张家口凭借独有优势,成功吸引了阿里巴巴、腾讯、秦淮等一批大数据企业落户。

数据显示,张家口目前已有12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投运服务器达100万台,每年可消纳绿色电力约34亿千瓦时。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可再生能源可以实现大力度的就地消纳,帮助两大产业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另外,在多元化应用方面,张家口推进可再生能源在清洁供暖、公共交通、氢能等领域的应用,全市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由2018年的23%提升至2021年的32.5%以上,跻身国际一流行列。

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能源大数据中心。澎湃新闻记者迪娜尔 摄

在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能源大数据中心宣传展厅我们了解到,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印发《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明确,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将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主线,打造引领能源转型变革、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典范。

10月13日,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副院长薄文广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国家对张家口总体上功能定位决定了不能发展带来污染的产业,要走生态环保的绿色发展道路,如何在保护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张家口在接下来发展过程中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未来的张家口,将不只作为一座冬奥之城被铭记,“可再生能源之城”的招牌也将越擦越亮。张家口的“绿电”将成为推动河北省乃至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张家口的绿电将不断点亮北京的灯、雄安的灯,乃至中国的灯。

    责任编辑:王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