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份松弛感书单,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2022-11-13 19: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最近,“松弛感”这个词成功出圈,引起很多讨论。它似乎成了一种“奢侈品”,想想可以,不可遇更不可求。

你是否也在努力尝试,打破不断加码的紧绷状态?其实,最容易获得松弛感的地方,不在别处,就藏在你身边的书里。松弛感并非那样陌生、遥远和奢侈,这份“松弛感书单”,送给每一个为生活奋斗的你。哪怕每天只留出10分钟,你也可以“成倍松弛”。

图片来源:《我,到点下班》

《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作者:和之梦

努力拼搏很好,随遇而安也很好

既然是独一无二的人生

那就选自己钟爱的方式度过

此刻,你正在哪座城市奋斗?这座城市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抛开忙碌的工作,你是否好好看过你所在的城市?

竹内亮导演成名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同名书籍。十九位主人公,十九种具有启发的生活,似乎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有女性追求更宽容、广阔的生活空间,实现了人生价值;中年人也可以活得更加潇洒恣肆;晚年也可以继续发光发热……不给人生下定义,努力拼搏很好,随遇而安也很好。

平凡的日子也可以过得闪光耀眼,因为,你就是你。

“马略卡的四季”系列

作者:[英国] 彼得·凯尔

译者:王云、李宇华、尹珊、李迎、李晓育

天选打工人,日日内卷和内耗

歇一歇吧!户外、阳光、美食

足不出户也能三样全包

“若诸事不顺,便以笑为良药。”

“马略卡的四季”(《马略卡之冬:雪球橘》 《马略卡之夏:明日复明日》 《马略卡之秋:万岁!马略卡》《马略卡之春:雪花满篮》) ,讲述了原住苏格兰的凯尔一家,因机缘巧合,偶遇西班牙马略卡岛一处农庄,决定就此移民海岛,开启以种橘树为生的故事。在异国他乡,一家人历险重重,开始人们口中“向往的生活”。

旅行作家凯尔以其特有的英式幽默,让遇到的一切困难、意外、误会都多了一层都可以化解的轻松。在出国旅行受限的当下,你依然可以在轻松的阅读中沉浸式旅游。你会在这看到另一种生活的可能,再元气满满地回归生活。

《一个人的村庄》

作者:刘亮程

快镜头下的慢生活

“闲人”的正确打开方式

有读者说:刘亮程是位“奢侈”的作家。在地球人都觉得时间不够用的时候,他居然用整个夏天琢磨一个人、观察一匹马、戏弄一群蚂蚁!

跟虫子玩,看别人劳动,问候枝头的小鸟,欣赏一朵花的微笑;体会老鼠的艰辛,感受牛马的力量,看风把影子吹斜,丈量一场风有多远……这是否就是“松弛感”的最高境界?这样的“奢侈”你同样可以拥有!

叶兆言经典作品集

作者:叶兆言

你好,旧时光

一场午后漫谈

一场文史漫游

找一个闲适的下午,与叶兆言进行一场长长的午后漫谈。6本书,处处闪烁着他智慧的火光,娓娓道来却毫无说教。在远去的旧时光里,那些久违的文化记忆,是否会让你想起学生时代读过的那些书呢?

《瓦尔登湖》(木刻插图本)

作者:[美国] 亨利·戴维·梭罗

译者:仲泽

简单些,再简单些

再见,内卷

你好,生活

梭罗远离喧嚣,在瓦尔登诗意秀美的四季景色中,过着极简的生活,不断地思考如何生活才能离自己的心灵更近。他用文字树立了一根真实世界的标尺,穿透屡屡泛起洪流的假相和幻景,回归自在松弛的本真生活。他用澄澈的思想和文字告诉着你“物质极简、灵魂丰盈”的生活真谛。

《流浪者旅店》

作者:[荷兰] 塞斯·诺特博姆

译者:杜冬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一回,做一个松弛的流浪者

你有多久没有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最难忘的目的地是哪里呢?旅行的收获不仅仅是松弛,正如旅行作家诺特博姆所说:旅行是一种了解自我的方式,就像学习、阅读、爱一样。

虽然疫情暂时限制了我们的脚步,但你仍然可以在作家诗性的文字中,置身广袤的天地之间,探索每座城市的故事,体会旅行对生命的意义。

《世界美如斯》

作者:[捷克] 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

译者:杨乐云、杨学新、陈韫宁

心累的时候

回忆是最亲切的

在黄昏的广场上,背对夕阳,静静注视着流淌的伏尔塔瓦河……你有多久没有让自己如此慢下来了?不如从此刻开始,在诺奖作家塞弗尔特的散文体回忆录中,放慢生活的节奏,感受“美如斯”的世界吧!

塞弗尔特通过一则则故事,缅怀着他一生中遇到的人和事和半个多世纪来捷克文化界的变迁。在历经坎坷的一生后,晚年的他依然着迷于世间众美。回首往事,他说,“剩下的唯有回忆。还有微笑!”

《马可瓦尔多》

作者:[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马小漠

打工人的奇趣与窃喜

在沟渠里也可以仰望星星

马可瓦尔多是位城市小工。在充满着水泥和沥青的城市森林里,他却试图寻找大自然。春天花坛里冒出来的蘑菇,秋天城市上空的候鸟,都能让他那灰色贫乏的世界变得多彩肥沃。他有一双敏锐善感的眼睛,时刻捕捉着四季的变化和都市的隐秘。对他来说,“生命中除了以小时计酬的薪水、额外的工资补助和家庭津贴外,还有某些东西可以期待。”

《菊次郎与佐纪》

作者:[日本] 北野武

译者:陈宝莲

每个成年人的内心

都住着一个孩子

当《菊次郎的夏天》配乐响起,你的疲劳和焦虑是不是瞬间消失了呢?成年人的幸福有时就是如此简单。这本书正是《菊次郎的夏天》的灵感来源、“隐藏剧本”。北野武用搞笑到甚至刻薄方式描绘着自己的出身、父母、兄弟和家庭的故事。这些人和事,让你在笑与泪的交织中,学会理解亲人,理解自己。

《枕草子》

作者:[日本] 清少纳言

译者:林文月

1000年前日本才女的“朋友圈”

细节之美、生活之思

连“吐槽”都如此文艺

译林君仿佛看到了1000年前的“朋友圈”,清少纳言的文字处处透露着对生活的思考:四季节令、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身边琐物、男女情感、个人好恶……万物皆可写。如果你学会发现身边的细节之美,学会用优雅的吐槽来治愈不开心,松弛感随时不请自来。

《夜莺与玫瑰:王尔德童话全集》

作者:[英国]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王林

成年人的世界

也需要童话来治愈

童话不是为儿童而写,是为十八岁到八十岁之间孩童般的人所写。——王尔德

《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写给年幼儿子的故事。他“一反套路”,用唯美的故事编织了一个又一个梦境。阅读童话,无关年龄,很多人在成年之后,才真正读懂了儿时的童话,读懂了人生。

《我们为何无聊》

作者:[加拿大] 詹姆斯·丹克特、约翰·D. 伊斯特伍德

译者:袁铭钰

人生需要无聊的时刻

这可能是我们和机器的最大区别

满当当的、一直紧绷的生活状态,听起来就令人窒息,但无事可做、一直无聊的日子,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松弛感的人生需要一点无聊,不能太多,不能太少,要刚刚好。如何找到这种刚刚好的状态?

这本关于无聊的心理百科,正是你需要的。这是专门研究无聊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丹克特、约翰·D. 伊斯特伍德的突破之作。从无聊的历史和含义,到无聊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再到无聊的成因与机制、无聊的反义词和流行化,帮你360度无死角理解无聊,找回生活的松弛感。

《云彩收集者手册》

作者:[英国] 加文·普雷特-平尼

译者:王燕平、张超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

低头做事,抬头看云

“云就像天空的表情,并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摆设。”抬起头,发挥你的想象力,你面前的这朵云最像什么?这本赏云打卡手册,带你认识46钟云彩和大气光学现象。放下手机,一起加入赏云小分队吧!

《时间杂谈》

作者: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

译者:王燕平、张超

时间都去哪了?

怎么还没松弛下来就没了?

花点时间,读懂时间吧!

为什么总觉得假期的时间过得飞快,工作日却慢得怀疑人生?10月刚经历完“最长7天”和“最短7天”的你,是不是有很多问号?偶尔摸个鱼,读懂时间,松弛一下吧!在这本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时间百科里,你会了解到时间究竟从何时开始,一光年有多远,一飞秒有多短?扑克牌与历法竟然也有着某种关系……把时间交给时间吧!

《寻蜂记》

小小的蜂儿

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还记得那些陪伴你长大的昆虫吗?对大自然充满孩童般热爱的昆虫学家戴夫·古尔森,展开了一段纵贯全球的寻蜂旅程。他从英国索尔兹伯里平原的巨石阵到萨塞克斯郡的灌木丛,从东欧的波兰到南美洲的厄瓜多尔,跟随他的脚步,你会发现:原来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里,丰富多样的蜂儿正嗡嗡谱写着生命的乐章,这何尝不是一首大自然的生命赞歌?在寻蜂的旅程中,你是否看见了自己的童年呢?

《鸟鸣时节》

作者:[英国] 布雷特·韦斯特伍德、斯蒂芬·莫斯

译者:朱磊、王琦、王惠

网罗全球治愈鸟鸣

给心灵放个假

鸟类看似毫不起眼,却总能唤起你深刻的情感共鸣。英国博物学家、作家布雷特·韦斯特伍德和斯蒂芬·莫斯以月份为序,用优美、灵动的文笔依次介绍了一年当中有代表性的247种鸟类,其中200种在中国也有分布,鼓励你在忙碌的生活中聆听四季之歌,重建与自然的联系。赶紧置身大自然,给心灵放个假吧!

原标题:《这份松弛感书单,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