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新理解直播间,平台与品牌的真正考验才刚开始

2022-11-15 12: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十年前,即使是最有抱负的野心家,也没人敢夸口直播的未来。

人们很难想象那个场面,越过一个小小的屏幕,源源不断的货物产品、高频输出的品牌信息和情绪高昂的主播一起,最终汇聚成一个深刻影响十几亿中国人娱乐和消费的产业,他们构建了消费中国的数字一隅。

以至于,各类网红城市和直播基地拔地而起,大主播和其他渠道暗战纷纷,大众陶醉在“买它”的狂欢里,品牌在各种流量池里生敲猛撞。

今年#双11#,尽管天猫、京东史无前例均未公布总成交额,但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全国快递量业务在本年11月1日至11日之间达42.72亿件,同比下滑10.6%。

双11的GMV色彩毫无疑问在被淡化,作为近年越来越受到各大平台及品牌重视的内容电商及直播,其在冲销售额之外的价值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与衡量。直播间带来的究竟是增量需求,还是满足了消费者的偶发性需求?在一片喧嚣声中,我们或许应当溯源商业的本质,去重新思考和理解直播间的意义。回到本质,才真正能够让品牌和平台穿过迷雾,最终穿越周期。

01 依靠「场和人」起家的品牌有天然的脆弱性

直播间的声量短期内很难衰退,因为整体市场还处于验证直播有效性和延展性的中后期阶段,虽然有诸多新消费品牌出现,但大量在这一波中起家的品牌还在发力和自证的阶段,市场还将持续投入,这是自然发展规律。

行业和资本对其的信心,不仅在于大众对直播的长时间投入和沉浸式观感,而在于直播间是一个崭新的「场域」。

用人货场理论来拆解,你会发现,中国品牌每一次集体爆发的时机,也就是「货」的重构,都建立在「场」的革新基础上。「场」的变化先于「货」层的变化,渠道革命直接带来品牌革命。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到二十一世纪前五年,中国大陆的线下购百商超基本都经历过一个重塑期。所谓的大卖场时代,快消巨头因而崛起。到了属于电商的线上时代,淘品牌、抖品牌因此拥有了无限机遇。

渠道业态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消费者的迁移,从而在更密切、更多元的互动中(比如直播),供给方从需求方(也就是消费者)那里得到了对产品需求更详细、深入的信息,产品迭代和品类结构的变化都随即发生,新品牌的机遇由此而来。

消费者的迁移就是「人」的变化。人群流量即时、短效的充盈能力,也造就了直播间的瞩目表现。相比于传统的线下卖场,吆喝的声音再大,最多引来整个集市的人,而直播间作为线上集市,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人群流量能够自由进出,也就拥有了人货场三者能够最高效汇集和匹配的能力。

而直播这个「新场域」内能抓住的人也有很多,主要分为三类。

1.有明确购物需求和品牌产品,这类人并不是直播电商的大盘,因为其很容易迁移向货架电商

2.有模糊的需求和品牌产品偏好,遇到有兴趣的直播内容,或者被直播吸引,会产生短时即兴下单,或者被说服型下单

3.无意识的闲逛,需求并不明显也说不出来,要看到内容、产品才能被激发需求,从而下单

后两类是直播电商主要抢占的对象,因为这些对象既有消费娱乐需求、又有消费闲逛时间,当然也有预算和钱,只不过是多少之分。直播就像彼时疯狂的电视购物轰炸一样,如同传统集市里那个最亲和的金牌售货员,持续而来的视觉和语言刺激让人无法不沉醉。

因此,这一波主要依靠「场」和「人」之变革起家的品牌,巧妙地运用内容流量端和渠道端的变化,直接站到了台前。爆款出货,随之推出品牌似乎成为了一条可复制的路径。

但狂欢者容易忽略的是,内容流量端是极为不稳定的因素,当app们都足够下沉,当县域村镇的老人手机上都被安上了购物app,当用户随意地在多个app之间切换自如时,下一步平台和品牌去哪里找人。又怎样留住人?

况且,这些人就如同后两类用户一样,本身就具备强流动性。因为他们在大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生命周期里,认知和需求也在变。

当人的强流动性、高变化性是一个明确已知时,以流量、渠道为核心的品牌自然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品牌可能需要做的是在用户心中树立平台品牌标识,甚至让品牌内容成为一种精神信仰。

02 兴趣与信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鲜明的品牌标识和品牌内容,就是信任资本的积累,也是第二层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电商发展以来无论直播从何时介入,始终解决的是交易效率的问题,也就是人货场之间的信任成本。

·货架电商类选手如淘宝天猫,先用支付宝解决了支付、履约上的信任问题,用户才开始信任平台,对平台的信任降到几乎零门槛时,大主播才应运而生,对平台的信任由此也部分迁移至直播间和主播。

·兴趣类电商如抖音,用户最早对平台的信任基础是内容塑造的,这种内容包括了短视频、直播等各类多元的内容呈现形式,而这些内容的创造者是其背后的脚本制作、拍摄者,以及出镜演绎内容的达人主播,因此用户的信任感并没有完全释放给平台,而是交付给一个融合了内容和达人的存在。

只有当直播间的内容信任(关于产品的信息量)+主播达人的个人信用背书+平台的品质保证等三项信任全部到位,用户从而得以在直播间这个场域下被引导,并因此积累起对品牌和产品的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信任迁移肯定会经历一定的「阵痛」,大主播沉寂后,很多品牌因为对其过于依赖而销量剧烈下降,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品牌方把这种「信赖」逐步让渡给了主播。而此后,品牌把最好的价格给到自播间而不是达人,是用一种相对强硬的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信任回收。

由于当下两种信任链路在电商平台中的并行存在,迫使各类电商平台都在完善此前自身的短板,试图强化更加完善、深度的能力。

比如天猫做内容电商,就需要将用户对商品的信赖转化为对其内容的信任,这也意味着内容建设需要更加的聚焦,从货的起点向外延展,如更加深入、专业地帮助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追求实用主义的底层价值。从而补足从「内容兴趣(信任)→直播形成互动→建立沟通体验→行动购买→体验分享」的信任链路,来争夺此前提到的第二类和第三类人群。

而抖音做货架电商时,需要思考如何把在直播电商积累的用户信赖更加自然地转化到货架。比如让被达人种草的用户如何在商城端更容易被推荐到相应的商品、构建从直播间到商城更加顺畅的链路,令“无意识闲逛的人”在未来有明确购物需求之时也能马上想到抖音。这是此前我们描述的第一条信任链路,完善「平台信任→线上逛街→目标搜索→产生购买→站内评价」的逻辑来争夺第一类购物需求和心智特别清晰的人群。

至此,你会发现,无论是货架电商,兴趣电商,从终局来说,是殊途同归。

03 突破电商平台同质化的窠臼

诚然,各大电商平台正在趋同化,压力又一次来到了品牌方面前。

一方面,品牌需要打造更加坚实的跨平台的能力(如内容如何复用等),另一方面则需要更加精细化,在不同平台进行差异化的内容打造,从而更精准地触及目标客群、针对他们的喜好对症下药,而不是到头来互相蚕食。

当然这个跨平台能力的前提,是对自身品牌特性、品类属性有极为清晰的认知,即这个品适不适合直播,能否与短视频内容兼容。因为直播电商相较于图文电商信息密度更高,双向交互性更强,需要专业丰富的内容制作与输出能力,才能将品牌与产品信息真实全面、精准高效地传递给消费者,这对专注C端的消费品类如服装、美妆等可能更有效率。

一些在自身行业深耕许久的品牌,就对是否要直播,怎么直播,以及如何在各个平台上差异化运营打法有独到的见解。

在与众多领先品牌今年的交流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认识到,品牌不能只依靠大促来起量,功夫多在平时。无论是店播内容还是达人内容的输出,都需要更加在乎品牌内涵和价值的传递,「这是一个长期蓄力的事情,大促只是这些转化的一个显性爆发节点」(某拥有众多快销品牌的日化巨头)。对这类品牌而言,直播电商的价值赋能在于,它既是一个品宣阵地,也能帮助私域积累,同时给到消费者信息度、愉悦感、价格优惠的体验升级。

不过,双11、618等大促节点,品牌多少还是要去吆喝,但这场主要由平台方发起的吆喝,创造的节日,重要性并不高于品牌方自身的吆喝,也不高于品牌长期与消费者达成的渗透、互动和连接。因此,减少大促依赖,在消费者理性之际,探索长效经营的生意方式,是双11走到第十四个年头,消费者对其也更加理性之际,品牌方必须要提上日程的事情。

具体到日常的长效经营中,品牌在做内容时,除了根据品类属性,更要学会判断平台调性,结合平台的禀赋用差异化的方式去做内容。

·比如淘宝如今的店铺展示页面,已经脱离了一个货架商品的呈现。它有品牌概念片轮播,有会员管理详情,还有关于产品的视频、图文介绍,这更像是一个品宣传播阵地。品牌当然可以借力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而对于靠短视频、直播走红的抖音来说,更创意化、卡点的短视频内容呈现,更有针对性地做达人管理,可能是品牌需要发力的重点。如何在高速更迭的「造热点」的环境中,不丢失品牌的初心。.

而对平台来说,将自身的调性突出,同时要具备全链路的能力,未必不是坏事。消费者在高速流动下,平台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告诉消费者「我可以给你什么」,反而是一件能够缩短和用户信息搜索、产品甄选和决策路径的好事。

对下重注发展的抖音商城,作为货架电商大盘中的后来者,平台的钩子需要更加明确而突出。比如时尚潮流的新生品牌若能够在抖音电商池子里,借力用户「尝鲜心理」,迅速占领用户心智,则平台应该在孵化这类品牌、与品牌方共创上投入更多资源,为品牌方树立信心的同时给用户传递更鲜明的信号。

奢侈品并非不需要入驻抖音,抖音也并非不需要大品牌。只是对抖音商城来说,目前需要将入驻的品牌进行调性、阶段、领域的精细划分,让用户在来到抖音时,能在平台的帮助下更准确地发现满足自己喜好、甚至超越自己最初需求的产品,便是一种不小的成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