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了爱情,她毅然离开了清华大学

2022-11-16 14: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赵彤彤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

-本期关键词:杨绛-

杨绛和钱锺书离开了清华大学,离开了三尺讲坛,这是清华大学的损失,更是莘莘学子的遗憾。但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1

在那一场思想大会之后,《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新闻,点名杨绛先生是上课专门讲谈恋爱的。杨绛知道后,不以为然,自己的名气不大,就是点名了也没几个人认识她。

原以为经此一事,下学期必定没有人选修她的课了,谁知道学生不仅没少反而增加了不少,看着多出的十几个学生,杨绛心里五味杂陈,暗想:“这是不是也算名人效应?”人生在世,谁没有一些说不出的委屈呢?每当受尽屈辱的时候,她就当作是一场磨炼。

杨绛就像一株韧竹,竹随风动,根却不动,终有一日风平浪静时,她再傲然挺立。

“洗澡”运动热火朝天,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这场运动中平安度过,比如高崇熙。高崇熙1919年在清华留美预备学校读书,后留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获得了博士学位。回国之后,一直在清华大学教书,1950年出任研究所的所长,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的领军人物,更是新中国化学界的启蒙人。

杨绛与高崇熙的夫人交好,高夫人为人热情,擅长交际,高崇熙却很内向。两家夫人常常来往,渐渐地,两对夫妇成了好朋友。

1952年2月11日,杨绛和钱锺书去高崇熙夫妇家里串门。那一天,他们出了清华的南校门,穿过一片麦田,步行到高崇熙夫妇住处去。高崇熙夫妇原来也住在清华的宿舍,但是后来因为工作需要,就搬到校外的实验工厂里边。到了高家,钱锺书看到高崇熙,什么都没有做,独自一人坐在那里发呆。这很奇怪,因为高崇熙平时在家里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工作。对于老朋友的来访,高崇熙愣了一下,然后请他们坐,还倒水给他们喝。高夫人不在家,进城里去了。宾主落座后,钱锺书关心地问高崇熙最近怎么样,毕竟这段时间哪里都是搞运动的。高崇熙没有细说,只是简单地回答:“没什么事,快完了。”可是他的表情却很不自然,给人一种强颜欢笑的感觉。杨绛心想他们来的可能不是时候,于是说只是路过看看,很快要走的。

钱锺书和杨绛稍坐了一会儿就告辞了,高崇熙没有留客,但是却好像恋恋不舍一样送出很远。从客厅、走廊、院子一直送到单位大门口,还脚步不停地往前送,还是钱锺书再三说不用送了,他才终于在单位大门口停下,一直看着钱锺书夫妇走入金灿灿的麦田小路。

回家的路上,杨绛说高先生有点奇怪,钱锺书也觉得今天的高大哥和平时不一样,两夫妻边走边聊。杨绛说,也许高大哥有事情,没时间接待他们。钱锺书说,去的时候他明明是没看书、没事做,就在那里干坐着呢。杨绛说,他好像不想被打扰。钱锺书说他送了又送的,简直是恋恋不舍地。两个人思前想后的,也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作罢。

2月12日,高崇熙自杀了,他服下了氰酸。高太太发现的时候,人已经变色了。消息是13日传到杨绛和钱锺书夫妇这里的,他们是高崇熙生前最后接待的客人。想到那一天会面的情景,夫妻俩非常后悔没有多和高大哥聊一聊,也许劝一劝,他就不会想不开了。

事情发生之后,一时之间被传得沸沸扬扬,原来高崇熙被诬蔑偷拿了公家的白金坩埚,他是一死以证清白。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据高先生的弟子说:“高先生在暑假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到化学馆加班,制作化学实验器材。那时候从美国进口一个蒸馏瓶要6.5元,可是高先生自己做的话只要0.2元。为了给学校省钱,高先生总是默默地付出。”

高崇熙在清华那些年,做出的事情没有人不称赞。为了学校、为了化学系,他殚精竭虑。根据清华的规定,教授服务五年之后,可以到国外进修一年,享受公费留学的待遇,而高崇熙早就达到年限了,却迟迟没有出国进修,要么把机会留给同仁,要么就是因公放弃。

高崇熙先生为中国的化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创办者,他的声望极高,虽然不擅交际,但颇受敬重。人言可畏,至刚易折,也许他到死都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被无辜诬陷。

清华大学的发展与变迁,始终连着新中国的命运,更牵动着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因“三反”运动,学校停课了,几乎每天都要开会,党组织号召大家一起坦白自己的问题。随后,每个人都要填表格,把个人的特长和志愿都报上去,等候组织上重新安排工作。高等学校院系在全国范围内做大的调整。杨绛在《洗澡》中写道:“当时文学研究社不拘一格采集的人才,如今经过清洗,都安插到各个岗位上去了。”就是指这件事。

1952年的下半年,根据《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力量为宗旨,重整教育体系。整个模式是学习苏联的一套,清华大学在这场调整中变成了一所工科高校。

1953年初,杨绛和钱锺书服从组织上的调度,被安排到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工作,职务从教授调整为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郑振铎是文化部的副部长,副所长何其芳主持日常工作。杨绛和钱锺书离开了清华大学,离开了三尺讲坛,这是清华大学的损失,更是莘莘学子的遗憾。但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杨绛被学生批判后一直心有余悸,而钱锺书的性格也更适合做学问,所以他们是欢欢喜喜地去报到的。

2

1955年春,组织上发下来五一劳动节的观礼条,杨绛也得了一张,可以光荣地到天安门广场去观礼,虽然拿的是最末等的绿色条,她也非常高兴。

5月1日清晨,杨绛早早地就赶到集合地点,上了大汽车后,满眼都是戴着红条、橙黄条的同志,突然她看到了一个也戴着绿条的女同志,喜出望外,连忙过去坐到她身边。戴红条的女同志都穿着套装,神采飞扬,一看就是经常参加活动的先进分子。与杨绛同座的那位绿条同志人很随和,两个人下车后一起去了洗手间。

三个戴红条的女同志下车后就熟门熟道地先去上厕所,杨绛她们两个人连忙也跟了过去。这里的厕所很宽敞,或者应该称之为盥洗室,几个洁白的洗手池,墙上挂着明亮的镜子,隐隐有熏香的味道传来。出来的时候,三位红条女士已经不见踪影,幸好绿条好伙伴还在等着她,于是她们一起往观礼台走去。

穿过天安门大街,在广场上找到指定位置的观礼台,开始等候观礼。这一天的天气太好了,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可是杨绛的个子小,在人堆里,除去人们手里拿着的纸花,什么都看不到。远远听见有人在说:“来了,来了!”慌忙抻脖子看,还是什么都看不到,幸好还能听到游行队伍喊的口号声。随着声音由远及近,突然一群白鸽飞起来,伴着五颜六色的氢气球,煞是好看。有些氢气球的下面,还挂了长长的标语。

杨绛在观礼的队伍中,听着震天的口号声,看着潮水般的群众,感觉到了一个人的渺小,也感叹群众的力量是多么大。虽然离得远,个子又不高,踮起脚也看不到伟人,但也的确体会到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杨绛在工作之余,一直坚持翻译名著。法国18世纪作家勒萨日的代表作《吉尔·布拉斯》,中文版就以杨绛翻译的为佳。

勒萨日出身不错,性情倨傲,当过律师,后以写作为生。勒萨日写的剧本《主仆争风》和《杜卡莱先生》都非常有名,深得大众喜爱。他的小说以长篇巨作《吉尔·布拉斯》最为经典,是18世纪最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让勒萨日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名号。杨绛非常喜欢勒萨日的作品。

《吉尔·布拉斯》是以第一人称方式写作的,主人公吉尔·布拉斯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少年,出生于封建制度崩溃之前的法国。勒萨日用自述的手法将这个少年的发迹史展现在人们面前。少年聪明伶俐、勤劳努力,他侍奉了一个又一个的主人,一步一步向上爬,封爵后成为有权有势的人。

《吉尔·布拉斯》也属于流浪汉小说,但是主人公与其他此类小说的主人公又略有不同,他受过一些教育,也没有贫穷到挨饿。吉尔·布拉斯总能随机应变,无论是佣人、医生、管家还是秘书,什么职业他都能做得有模有样。吉尔·布拉斯有一个优点,就是他从不气馁,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他始终心怀希望,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毛头小伙子刚刚走出乡村时,被人歧视,他用心去看、去学,变成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子。为了生存,他做过佣人;也能无耻至极,为了当一个名绅士而摆出清高的样子。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是一种蜕变。

勒萨日将吉尔·布拉斯的个性在对他言谈举止的描写中体现出来。从本质上来看,吉尔·布拉斯的个性始终没变,他一直是那个在危急关头什么下流勾当都干的人,干完之后受到良心的谴责,再关心他人疾苦,做好人好事。这些都是因为他身处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为了生存,他只能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主人公一生的轨迹几乎包含了所有阶层,所以小说牵扯的方面很广泛,可谓包罗万象。如此宏大的小说,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结构却非常严谨,读者可随着主人公的视角看遍法国社会的很多角落,光明与黑暗都在其中。

杨绛十分用心地翻译《吉尔·布拉斯》,47万字的巨作全部译完之后,又让钱锺书帮忙校对了一遍。钱锺书对待学问认真到了极致,他拿着铅笔在译稿上打叉,问他打叉的缘由,他也不说有什么错误,就只说这里看不懂。多年夫妻,杨绛明白他的意思,打叉就是指这处翻译得不好,于是把所有打叉的地方重新翻译了,钱锺书再读的时候就点头了。

1956年,杨绛的《吉尔·布拉斯》中文译本出版发行,她为这本书写了一篇序。当时流行一种框架式的写序方法,不写作家或作品,只写五点:时代和背景;思想性;艺术性;局限性;影响。这种犹如“八股文”式样的序,杨绛称其为“五点文”,杨绛写完总觉得没有写透,于是在这本书第二次印刷的时候又写了一篇《补“五点文”——介绍〈吉尔·布拉斯〉》。

《吉尔·布拉斯》译本一经面世就得到了一致好评,没多久就被抢购一空,出版社立刻找杨绛协商再版事宜,而杨绛却偏偏觉得很多地方还想再修改一下,出版方没有办法,只有同意修改后再印。直到1959年9月,《吉尔·布拉斯》的译本才得以再次面世。

1956年,文学所召开学术讨论会,杨绛和钱锺书都在参会人员之列。会上,大家对何其芳的《论阿Q》展开了讨论。何其芳在文中通过三个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第一,典型性人物特征不是阶级性所代表的;第二,典型人物的突出特点不是全部性格特点;第三,人物突出特点可能是阶级特征,但是不排除别的阶级的人物性格也有相同特征。

钱锺书夫妇也赞同何其芳的观点,并且在会上发言说明。钱锺书认为,阿Q精神在很多作品中都有,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都写过,比如《儒林外史》《女店东》《夸大的兵》等,钱锺书还一一列举其中人物,以佐证自己的观点。杨绛也在会上说,身处不同阶级的人物,也可以是同一类型的,比如个性粗暴的人,哪个阶级都有;个性善良的人,也不是只有一个阶级有。

在学术上,人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才能群策群力。杨绛夫妻只是单纯地就《论阿Q》这一文章发表言论,没有想过反对谁或者是针对谁,却没想到这番言论会被人断章取义,为日后被批判留下了隐患。

3

杨绛和钱锺书从清华园搬到中关园的时候,分到一处平房,面积不大。他们给书房起了一个名字叫“容安室”。陶渊明有一句“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意思是说靠着窗子观景,在景色中寄托傲世情怀,房间虽小却很开心。他们给书房取名“容安”二字,可见其心性意味。

钱锺书写了一组诗作,题为《容安室休沐杂咏》,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夫妻俩的书斋生活是何模样。

“曲屏掩映乱书堆,家具无多位置才。容膝易安随处可,不须三经羡归来。”

两个爱书成癖的人,到哪里都是一屋子的书。蒋恩钿夫妇送给他们一扇屏风,正好可以把客厅隔出一个小小的书房,正是“曲屏掩映乱书堆”。他们的家具确实不多,沙发、红木几和两个凳子都是七妹妹送的。在这个艰难的特殊时期,他们“不须三经羡归来”,隐居无欲,只愿能够“容膝易安随处可”,斗室可安。

“醇酒醉人春气味,酥油委地懒形模。日迟身困差无客,午枕犹堪了睡逋。”

宋代的程致道诗中曾经写过:“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钱锺书的诗中,春天也是如此美好。春天的气味就像是醇香的美酒一样,醉人心扉,让人慵懒得站不稳脚。困了,正好没有客人来访,美美地睡一觉。

“袅袅鹅黄已可攀,梢头月上足盘桓。垂杨合是君家树,并作先生五柳看。”

刚搬到中关园的时候,那里是新区,没有一点绿色,杨绛带钱瑗出去买了几棵柳树,栽种在新家的门前。“袅袅鹅黄已可攀,梢头月上足盘桓”写的是月上柳梢的美景;“垂杨合是君家树,并作先生五柳看”这一句,钱锺书是在向五柳先生陶渊明致敬,并自比五柳先生来激励自己。他写了这一句妙语后,乐呵呵地念给杨绛听。

钱锺书的诗,每一首都非常精妙,处处都藏着典故,句句都有深意,既描写了他们的生活场景,也展现了他们的精神状态。万人如海一身藏,他们这是中隐隐于市,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过着隐逸的生活。读书、做笔记、沉思,这是他们的自由小天堂。在心灵的净土中,他们选择宁静生活,独善其身,这种自慰也是自卫,他们有着知识分子的智慧。

外面的世界是不平静的,只有这书斋是他们最喜欢的地方。杨绛就在这一方天地中读书、写作、翻译。然而,世事难料,一场又一场的运动,如同雪崩一般袭来,文化、伦理、道德都滑向了崩溃的深渊,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要接受命运的洗练。

1957年,党号召知识分子和学生给国家提意见,主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明“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在当时有一个很特别的说法叫作“鸣放”,不少人都“鸣放”了,但是杨绛和钱锺书对此保持沉默,即便先后有多人来动员他们“鸣放”,他们也没有动摇。不管外边如何波涛汹涌,夫妻俩就是关起门来过日子,饭少出去吃,话也几乎不讲,谨小慎微。

不久,反对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反右运动开始了。根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发起了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那些“鸣放”的人都被划为“右派”,冯钟璞说杨绛夫妇实在是有先见之明。

也是在这一年,杨绛写的《斐尔丁在小说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发表了,刊登在文学所的季刊——《文学研究》上面,后来改名为《斐尔丁的小说理论》。在这篇文章中,杨绛旁征博引地写了很多西方早期小说的特点,都在文章注释中详细说明,目的就是让人们更加明确论据线索,她的文章非常严谨,结构清晰,但是有点不合时宜。

当时的文人都以“阶级分析”为切入点写文章,杨绛的这篇文章却没有按套路去写,自然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1958年的时候,有人写了一篇专门批判杨绛这一作品的文章,称其为“白旗”。作者认为这篇文章不能帮助大家正确地理解斐尔丁,杨绛歪曲了斐尔丁作品的真正意义,还介绍了很多资本主义观点。这篇批判文的作者熟知时下的“行情”,点出杨绛文中没有写出斐尔丁作品中的阶级内容,认为杨绛烦琐的引证、对比等写作手法,都是舍本逐末,言辞犀利地表明杨绛之文势必带来有害的影响。

杨绛的学术论文是在“反右”这一年发表的,而钱锺书的《宋诗选注》是在第二年出版的,两人凑成了“双反”。

杨绛和钱锺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按照当时的说法,这是封建迷信和资本主义的东西,他们的一切学术行为都被看作是“公开放毒,荼毒群众”。“拔白旗”运动开始后,杨绛夫妇都榜上有名,两个人都是“白旗”。可怜杨绛这小小的“白旗”,终日被“拔”得不成样子,杨绛心里苦不堪言。文学所开批判大会的时候,杨绛和钱锺书低头端坐,不言不辩,只是用沉默来应对。

杨绛和钱锺书只爱做学问,也只关心这点儿事儿,所以他们希望和政治保持距离,可惜社会离不开政治,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也离不开政治。

原标题:《为了爱情,她毅然离开了清华大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