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无言的爱 | 流动中的世代

2022-12-02 19: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Sixth Tone(第六声)此前举办英文非虚构写作大赛,以“世代”为主题向全球写作者征稿,最终12篇稿件从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近450篇投稿中脱颖而出,获得奖项。获奖作者中有穿梭于中美之间的华裔移民、居住在上海弄堂的意大利撰稿人、热衷观察世界的中国学生……他们以扣人心弦的笔触写下历史潮流下的个体命运、对家庭传承的复杂情感、国际交流中的碰撞和收获,展现出当代中国与世界发生联结的多元样貌。

(本文获第六声英文非虚构写作大赛优胜奖)

作者:Zhang Yuer

翻译:张丽婷

“奶奶,我爱你,我真的很爱你。”我说。

“我知道,我也爱你。”她答道。

我们总是提到“爱”,因为它蕴含着如此强大而美好的力量。如今我们却有点滥用了“爱”这个字,不免稀释掉了它深沉而强烈的情感共鸣。比如在美国电影里,“好的,我爱你”总是少年对其母亲的敷衍回应;在学校里,“再见,爱你”则是朋友们告别时的惯常用语……但在我家,以及许多其他中国家庭,我们几乎不曾说过“我爱你”。

不知为何,很多中国人总觉得这个字难以启齿,就算是在他们最亲的家人面前也说不出口。大概是觉得“爱”这种情感容易暴露出我们脆弱、柔软的一面,我们干脆就逃避这个话题,省的我们因此变得过于感性。这样的“矫情”实在是太尴尬了。最终,这种一表达爱就觉得尴尬的“应激反应”一代代传承了下来。这个年头,当一个中国孩子对父母说“爸妈,我爱你们”时,父母不是做出疑惑而狐疑的表情,就是理所当然地问“缺钱了吧?要多少啊?”

如果我们甚至都不能把爱说出口,那么“爱”这个词还能代表它本真的热情和深切的欢喜吗?难道中国人就是爱得比美国人少吗?这些问题困扰了我一段时间,直到奶奶去世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中国家庭和中国文化里“爱”的意义。

故事发生在两年前。

在赶往医院的路上,我紧紧攥着一个粉色的信封。里面是我为奶奶准备的生日礼物——一封我真诚书写的感恩信,里面承载了多年来我们共享的美好记忆。我精心准备了很久很久,想着奶奶收到后,不知道该有多开心。

偏偏事与愿违,还没来得及看到我的礼物,奶奶便离开了。

月光从窗口洒在病房,打下无数阴影。守在奶奶的病床前,我和家人煎熬地看着她从意识模糊到彻底失去意识。如果痛苦能具象化,那晚便是了。医院设备安静平缓地发出“滴滴”声,挂钟指针无情地“哒哒”敲打,奶奶最后的呼吸声混杂其中,像一段极不协调的韵律。粉色信封来不及打开,就已经被泪水浸透。站在奶奶的病床边,我缓缓靠近她,轻声说出了我们之间的第一句“我爱你,奶奶”。彼时,我似乎被一股难以言喻的电流击中而微微颤抖。

奶奶去世后,痛苦的内疚感纠缠了我很久。在奶奶临终的情景中——空洞的房间、面无表情的医生、以及窒息的沉默——我对她的表白和深情的信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我们明明有整整15年的时间去表达爱,但我们从没有。我和朋友打趣时“爱”这个词总能够轻易地从嘴里滑出,怎么反而当我面对最亲的家人时,这个字仿佛从我的字典里消失了一样?

当我回顾和家人共同生活的那15年,我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缝隙能够把“爱”这个字塞进去。我能够看到银发苍苍的奶奶引导着我笨拙的手指,教我握住毛笔,用那浓密的鬃毛蘸上恰好的墨水。我在棕黄色的纸稿上歪歪扭扭地画字时,她露出微笑。

我看到奶奶每天在酷暑里等我放学,然后我们沿着总是堵车的道路开车回家。我看到她请假在家照顾感冒的我,就算自己被传染了也毫无怨言。我想象她默许的微笑和隐藏的泪水背后的秘密情感,那情感从她心口涌出,自豪地闪闪发光。在记忆的围城里,我终于找到了真相,让我不再被失去奶奶的那种不堪忍受的遗憾完全笼罩。

我们中国人的“爱”,无声,但其蕴含的情感一点也没有因此而缺席或减少。就像我和奶奶,我们共享着含蓄的爱,即使没有人将其口头表达出来。爱是一种安静的情感,它内化为了我们呼吸的空气,你或许感受不到,但这不意味着它不存在。爱不一定是在神坛上的信誓旦旦,不一定是在干渴嘴唇上的轻轻一吻,不一定是在脸颊上温柔的抚摸。简单来说,爱不一定需要夸张的语言表达或肢体行动,相反,爱是一种归属感,在我们对彼此的关心和照顾中逐渐充盈我们的内心。

虽然中国的文化和语境似乎为爱的表达增加了一层隔膜,但我已经懂得,即使不把爱大声喊出口,也不妨碍我们感知到爱。通过家庭连结的集体记忆,我们能够感到真切的奉献和爱。如果那都不算是爱,那没什么算得上是了。

我和奶奶之间的“爱”,虽然是无声的,但我终于能够松开我紧紧抓住过去的手,放奶奶去往她该去的未来。

“奶奶,我爱你,我真的爱你”,我在病床前对她说的这几个字总是在我脑海里反复浮现。最终我意识到她其实并没有回答我,但我相信她听见了,并且在心里回复,

“我一直都知道,我也爱你。”

作者简介:Zhang Yuer就读于无锡狄邦文理学校,尤其关注青少年的社交认知发展。她创立了一个扶贫项目并支教三年,对公共演讲也很感兴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