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运动是城市最美的风景!上海马拉松,久别重逢的老友聚会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22-11-27 21:00
来源:澎湃新闻
私·奔 >
字号

上海马拉松鸣枪开跑。

“很开心,很幸运,也很感动,我们能一起跑步,这代表着城市的活力。”11月27日,在上海马拉松的终点处,不少完赛跑者都说出了类似的感受。

时隔两年,上海马拉松又回到了跑者的身边。从外滩的金牛广场到出发,一万多名跑者聚在一起,三声枪鸣,他们分批迈出坚定的步伐,让久违的大众路跑再次成为这座城市的风景线。

作为世界田联的白金标赛事,已经“26岁”的上马感动着每一位参与者以及他们身边的人。

万君华(右三)与跑友们合影。

一场“好久不见”的聚会

“好久不见啊,最近怎么样?”“一段时间没见到你,身形越来越好了嘛”“我看你最近的配速越来越快啊,今天是不是准备要跑一个PB(个人最好成绩)”……

清晨6点多,在上马集结点之一的南京东路步行街上,随处可以听到这样的寒暄和问候。

时隔两年重回赛道的上海马拉松,对于跑者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像是一场久别重逢的老友聚会。

“其实这种氛围从到达上马集结点之前的地铁上就开始了。”上海奔犇训练营团长万君华已经是第七次参加上海马拉松,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一次的上马是一种“老朋友聚会”的亲切感。

“早上6点多的地铁上,几乎每一站都会上来几个老熟人,有几个朋友真的是在过去两年好久没有见过了。”

万君华所说的这种氛围,在上马鸣枪起跑之前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在发枪集结点附近,跑者们有的拍照合影,有的分享着过去一段时间的跑步心得——“除了开心,就是觉得很幸运。”

相比于过往几届的上马,这一次鸣枪当天依旧是11月底,不过上海的温度却并不低,而且湿度有些大。

万君华。

从这场比赛精英跑者的成绩就能看出,男子组冠军杨绍辉最终跑出2小时16分04秒,不仅低于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也比上一届上马冠军贾俄仁加的成绩要慢了不少;女子组冠军张德顺的成绩同样不如上一届的女子组冠军。

“因为很久没有比赛了,很多跑者的训练状态确实不太好,再加上今天的湿度和温度。”作为持证跑步教练,万君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这次的完赛成绩是4小时07分29秒,比他的预计要慢了不少。

而他一路上也看到了一些自己认识的“严肃跑者”也出现了抽筋之类的情况,“我们都互相关照着,也互相嘱咐还是要慢一些,安全为主,这样的氛围让我们也都跑得还是很开心。”

上马赛事保障到位。

上马品质,上马服务

虽然这次上马的气温略显湿热,但是参赛的一万多名跑者还是都能安全完赛,这也得益于赛事主办方一直坚持着“上马品质”的服务和保障。

“今年的上马办下来真的实属不易,首先就是筹备时间太紧了,留给我们的也就只有一个多月。”

在上马鸣枪之前,赛事运营方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骏炜就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次的上马对于整个团队是巨大的挑战,但他们依旧坚持要将“上马品质”带回赛道。

一组数据就足以说明“26岁”的上马在服务和保障上的细致和周全。

本次赛事共设置26个医疗站点,沿途设有20辆救护车,2辆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的特种救护车及300余位医护人员;设立9家比赛定点医院、43组骑行急救队及800多位固定岗位急救志愿者,为跑者安全完赛保驾护航。

此外,赛事主办方还增加了志愿者和医疗急救人员的人数。

朱骏炜就强调:“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防疫方案和医疗方案,这是我们备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上马主办方的这份坚持和坚守,最终将熟悉的上马带回了跑者身边。

78岁的童元文(中)。

“两年没有比赛,但是上马还是办得很好,一路上补给非常充足,志愿者也都非常热情。”78岁的童元文老人用“人性化”和“人情味”来描述这场上马。

他的最终完赛成绩是4小时18分18秒,这个成绩也已经算是“大神水准”,童元文老人也将这个成绩一部分归功于赛道的服务和氛围。

今年的上马在起终点和全程中都没有设置官方的观赛点,但是为了保证上马原本的氛围,赛道沿线除了9处能量补给站、8个喷淋站和4个冰站,还有37处鼓动站及5处音乐站。

“之前的比赛,音乐站里都有很多拉拉队和歌手,但这一次很多站点只有一个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氛围。”

万君华也同样用“人情味”肯定了上马组委会的安排,“这是一场有温度的赛事,只有主办方秉持着这种温暖的态度,才能想到这么多细节。”

马拉松是城市的风景。

运动是城市最美的风景

为了保证每一位参赛者的安全和健康,上马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参赛规则。

从赛事前两周开始,主办方就和所有参赛者以电话和短信的形式保持着联系。

确实,当一万多名跑者从外滩出发,穿过熟悉的城市街道,一路奔跑着、欢笑着,上马再次成为了上海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也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活力。

新华社在评论今年这场上马时就提到了运动对于城市的积极影响:

“起于南浦大桥,止于卢浦大桥,全长3000米的黄浦滨江健身步道(绿道)自2017年建成以来就是上马必经之地。步道沿途设置卫生间、免费饮水点、健身冲淋点、休息座椅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便跑友日常使用。”

“截至2021年底,上海市累计建成市民健身步道(绿道)1871条,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上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超过四成,高于全国的37.2%。”

“如今,漫步黄浦江、苏州河畔,晨练夜跑的身影川流不息;在遍布城市大小不一的运动场上,年轻人挥洒汗水;离家步行不超过15分钟的各类社区活动中心,老年人拥有专属健身房……”

“当这么多人一起奔跑一起运动,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这就是赛事回归的正能量所在。”万君华也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腾飞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