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浅析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政策

张旭敏 吕磊
2022-11-28 19:3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近日,《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发布,其核心内容包括6个方面16条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研发经济总体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等目标。

上海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之一,产业体系健全发达、创新要素集聚、研发能力全国领先,已初步形成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2021年上海市共有6066家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同比增长率接近100%,产业规模为7617.14亿元;且上海已具备生物药、创新药、高端医学影像与医疗器械等全产业链发展的格局。近10年来上海医药领域的PCT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目前共有2855件专利进行了PCT申请,且100%都是高含金量的发明专利。全球排名前20的药企中,有17家将中国总部设在上海,14家将研发总部或创新中心设在上海,5家将生产中心设在上海。

尽管如此,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仍然面临着基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和挑战,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作为一个关键变量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上海出台了很多政策(如表1所示)来支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但大部分针对人才共性问题。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自身特色,具有创新成本高、投资风险大、研发周期长等特点;产业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领域层出不穷,相关人员只有相互学习,才能保证知识及时更新,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尽管上海在《措施》中明确要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布局,打造产学研医一体化合作模式,提升医药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但目前符合生物医药产业特征的人才政策或服务还是较少,这很可能会影响人才和产业之间衔接效率

表1 上海市生物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汇总(根据政府网站不完全统计)

整体上,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素质人才和高技术知识集聚,中端人才流失严重,这与上海人才政策与相关服务息息相关。《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指出,目前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共27.8万人,截至2021年底,上海累计拥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64位、医药卫生学部的中国工程院院士36位。在生命科学相关基因研究、新靶标研究、组织工程、干细胞、神经科学、转基因技术、生物芯片等科研领域,以及生产制造、外包服务等领域均汇聚了优秀的人才队伍,各类高水平人才占全国1/5。而一项关于生物医药企事业单位的调研发现,生物医药产业里的中端人才是企事业单位的骨干,但在人才政策上却得不到实实在在的支持,流失最为严重。显然,目前上海针对中、基层人才的相关政策和便利措施还明显缺乏;上海生物医药人才的平均薪酬为24.8万,人才落户和在沪购房等因素仍为人才流失主要诱因。

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存在人才缺口,仍需不断拓展知识来源,提升创新研发能力。一方面,上海是中国外资生物医药企业集中度最高的城市,在57家世界知名生物医药企业中,约有41家在上海设立了总部、研发中心等机构,构建起了上海与全球生物医药技术联系的桥梁,这是企业获取前沿知识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有报道指出,相关从业人才年轻化趋势明显,35岁以下人才占比超五成,有助于上海特色人才培养。未来几年内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对化学药品、医疗器械领域人才需求量较大,平均超过10万人。从生物医药企业紧缺岗位数量分布来看,紧缺岗位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序列和研发序列,这与企业用工需求量较大、本地人才供应不足相关。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链条齐备,创新资源富集,综合配套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然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处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面对市场挑战,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在未来发展特别在人才方面,要敢于走先手棋,胸怀全球,只有不断深挖生物医药人才的“蓄水池”,才能嵌入全球人才网络。

长三角

长三角五地将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从健全科创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推动科创金融产品创新、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七个方面提出19项具体政策措施。将推进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力度。(来源:解放日报

第十一届皖台科技论坛在芜湖举办

11月19日,以“区域科技经济合作与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皖台科技论坛暨2022皖台高校“云交流”活动在芜湖举办。论坛开幕式上,8个合作、投资项目签约。来自长三角的台商和在皖高校台师、台生等近50人出席线下活动,近20所台湾高校参与“云交流”活动。(来源:安徽日报

经济

苏州前十月外贸进出口21691.4亿元

今年前十月苏州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169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其中出口13001.6亿元、增长9.1%,进口8689.8亿元、增长2.2%,位列全国外贸规模领先城市第4位。(来源:新华日报

前10月江苏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5.1%

1—10月,江苏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比1—9月加快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回升。其中,10月份同比增长9.8%。累计增加值排名前十的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4.6%,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5.0%。(来源:新华日报

前十月浙企RCEP享惠1.49亿元

据杭州海关统计,1月至10月,杭州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4.3万份,签证货值134.42亿元,RCEP项下享惠进口9.96亿元,为企业实现进出口税收优惠1.49亿元。(来源:浙江日报

江苏三城市入选中国城市软件产业发展综合评价前十强

11月23日,全国首份城市级软件指数报告《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紫金指数(2022)》发布。《指数》显示,上海、深圳、南京、杭州、广州等城市软件产业发展优势突出,起到争先引领作用。其中,南京在企业集聚、名城名园建设上位居前列。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3座城市入选综合评价前十强。(来源:新华日报

安徽省今年已累计减免房租约6.38亿元

11月22日,安徽今年第三次印发有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屋租金政策落实通知,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再免收3个月房租。截至10月,全省行政事业单位累计减免房租约6.38亿元,惠及近2.5万户承租户。(来源:中安在线

安徽前十个月经济平稳运行

今年前10个月,安徽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恢复中加快、在提升中趋稳。安徽持续顶格推进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基地建设,重大项目投产以及电力、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行业快速增长,带动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为近7个月新高,前10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比前三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来源:安徽日报

上海互联网企业50强发布

《2022年上海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报告》显示,2021年上海市互联网综合实力前50家企业的互联网业务收入达5923.6亿元,同比增长25.7%,占上海市GDP规模的比重达13.7%,成为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结构和驱动力。其中,上海互联网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互联网企业数量达9家,32家企业的互联网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来源:解放日报

项目

江苏两项目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文旅部最新推出53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江苏省南钢工业文化旅游区、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两个示范基地上榜。目前,江苏已认定省工业旅游区过百家,初步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来源:新华日报

浙江26个对非经贸合作项目签约

21日下午,以“民心相通 文化互鉴 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2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在金华开幕。当天,浙江省26个对非经贸合作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金额达579.78亿元。(来源:浙江日报

国内最大规模公募REITs上市

11月22日,由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的中金安徽交控高速公路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发行规模为108.8亿元,这是安徽省属企业首单公募REITs,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公募REITs项目。(来源:安徽日报

上海航运11项重要成果发布

上海在“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一年来在航运领域取得的11项重要成果,包括全球主要港口远洋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时排名、《智能船舶发展展望2022》、上海国际集装箱舱位交易平台、上海机场“绿色双碳”社区联建实践成果等。(来源:解放日报

人才

江苏向全球发布13434个海外人才和博士后需求

2022-2023年度首批江苏海外人才和博士后需求信息公布。目前,江苏全省已有305家重点企事业单位提出8199个海外人才需求,1130家博士后站点、720家企事业单位提出了5235个招收博士后岗位需求。(来源:扬子晚报

第二届西湖高等教育论坛举行

11月19日,以“培养未来引领者:大学的使命与行动”为主题,由西湖大学发起并举办的第二届西湖高等教育论坛在杭州举行。来自海内外20余所高校校长及代表以线上方式出席,并在会后发布《2022西湖高等教育论坛宣言》。宣言提出,全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大学在其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使命,需要携手共进。(来源:浙江日报

政策

上海布局五大未来产业       

《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提到,上海将集中力量、滚动培育,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到2030年实现未来产业产值达5000亿元左右。(来源:文汇报

台州湾科创走廊发展规划公布

近日,《台州湾科创走廊发展规划》发布。台州湾科创走廊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以中央创新核、椒江科创谷、永宁江科创带、环飞龙湖科创生态圈为区域核心,构筑“一核三片多点”科创空间新格局,从西到东布局形成“科技创新—孵化加速—产业承载”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实现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效辐射带动城市创新能级提升。(来源:浙江日报

安徽科创企业初创起步期信贷服务指导意见出台

为有效疏通科创企业早期融资“最初一公里”堵点,安徽银保监局出台《关于推动科创企业初创起步期信用贷款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重点支持成立1年以内的科创企业,并提出研发“科创打分卡”评价模型、打造专属信用贷款产品等16项举措,指导辖内银行开展“初创信用贷”试点。(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张旭敏、吕磊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吴英燕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